1.畫面感強一點的古詩詞有那些
1.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 絕句 僧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黎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 玉京秋 周密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
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5.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古詩詞之描繪畫面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在水一方 古詩詞之描繪畫面1請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所表現的畫面描述出來。
2.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展現的畫面。3.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5.請用自己的話描繪“蕩胸生曾云,決毗入歸鳥”的所展示的畫面。6.“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勾畫了怎樣的圖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7.請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所展示的畫面。8請你用自已的話描繪“幾處早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場景。
9.請描述“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所呈現的畫面。10“羌管悠悠霜滿地”描寫了怎樣的景象?在這里有什么作用?11.詞的上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場景?請簡要分析。
12.這首詩的頷聯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蘊含的哲理歷來為人傳頌,而它所描繪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請說說這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描述畫面題)13.請描述詩歌前兩句所展現的情景。
(畫面描述)14.請描述“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你腦海里出現的畫面15描繪“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的畫面。
3.詩歌中描繪畫面怎么寫
描繪畫面題最關鍵的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給出的詩句,你要做的就是根據其含義寫出具體場景,給人以生動形象之感。你可以這么做:
第一,就是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能力,聯想與其有關的具體場景。這一點就是說在理解詩詞含義基礎上去做,也就是剛剛我們所說的關鍵。聯想的時候充分調動自己的審美和欣賞能力。你要想想既然題目問題是要求我們把具體畫面寫出來,它就一定會有美麗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的美麗寫出來!
第二,根據詩詞語言特點,盡量描寫生動形象。給出的詩詞,一般都會有著明顯的語言特點。你要去觀察它是否運用了修辭或者其他表達技巧。描繪的時候要寫出它的表達美在哪里,目的就是讓這幅畫面生動形象展現在人們面錢。
第三,描繪畫面語言精煉,突出重點。我們描寫這個場景的時候記得語言運用要通順,讀起來條理清晰,思路躍然于紙上,給人以精煉有重點之感。
4.求幾首詩歌的畫面描寫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huā)葉衰(cui)。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
露水將要被早晨的陽光曬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
所有生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
只擔心瑟瑟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枯黃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
什么時候才能重西流?
野望
傍晚十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小牛返還家園,
獵馬帶著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早寒江上有懷
草木枯黃凋零了,陣陣鴻雁飛向南,
北風呼嘯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鄉是那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
遙望遠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與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載依舊。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
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
5.江南曲古詩畫面
儲光羲采用樂府舊題寫了四首《江南曲》五言絕句,都是表現江南水鄉民情風俗的,其主旨與古詞相類.本篇是第三首.
藝
/首句“日暮長江里”為以下三句詩所寫情事布置了一個特定的環境.“日暮”與“長江里”這兩個分別表示時間與地點的片語一經組合,就會在讀者的聯想中構成一幅優美的畫面:殘陽斜照,深碧的江面上,閃動著桔紅色的光點.景色迷人.
藝術次句“相邀歸渡頭”緊承首句.天色已晚,采蓮的、打魚的人兒都該回家了,一只只的帆船,滿載著勞動的果實,競相駛往渡口.此刻,人們的心情是愉悅的,歌聲、嘻笑聲、此起彼落的打招呼的聲音回蕩在江面上,呈現一派歡樂的氣氛.“相邀”二字就渲染了歸渡頭時人們這種快樂的情緒.
三、四兩句進一步描繪“相邀歸渡頭”中的一個饒有意趣意的場景.船兒往前行,槳兒向后劃,那水中的落花雖然尾隨著犯兒前進,可總是進進退退、又止又行的.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細節,用“來去逐船流”加以準確生動的表現.但是,詩人攝取這個鏡頭.的并不在于描寫落花逐船的自然景象,而是借以映現此時此地青年男女們幽隱的情思.“如有意”三字賦予“落花”以生命,將其人格化,這樣就使落花逐船流的自然現象具有了象征的意義,“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實際卜是寫出了回歸渡口途中,青年男女們駕著小船,相互追逐嬉戲的情景.這種情景,和《江南曲》古詞中所寫“魚戲蓮葉間”頗相仿佛.“如有意”是說好似有意又好似無意.在這些青年男女中間,或許有的已經建立了愛情關系,有的雖相互悅慕卻沒有說破,或者還只是一相情愿,而對方尚未理睬等等.不管怎樣,在那種人多眼雜且又駕舟而行的場合,無論對小伙子還是對姑娘們來說,都不好有什么引人注目的舉動.但熱烈的戀情又使他們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他們只好利用手中的槳,撥弄著船兒,有意無意地追逐對方,或以歌笑傳遞信息,或以手勢動作暗示點什么,以期滿足他們心理上的某種要求.因此,透過這兩句詩所展示的生活畫面,我們可以窺見青年們那復雜而又微妙的內心世界.'
這首小詩描繪了長江里日暮時分兩個互相聯系的生活場景,并把它們放在優美的背景上有層次地層現出來,寫得清新歡快而又含蓄深婉.特別是后兩句,意象豐富,情思纏綿,令人玩味不盡.
6.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中考語文 古詩詞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縱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對古詩詞考查的比重逐年增大,題型在傳統的接句式默寫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賞析,作為點睛之筆的詩詞名句更是考查的重點.現將初中語文課內古詩詞名篇名句分類整理、賞析匯編,備戰中考,希望能給2010年中考學子有所幫助. 一、抒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反離別詩哀傷纏綿的格調,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以對偶句的形式,抒發了作者想要留住時光、留住美好事物,卻又無可奈何的惜春傷時的情感.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俯視一切的心胸氣魄.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也常用來形容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 5.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雄渾沉郁、蒼涼悲壯,抒發了守邊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思鄉的情懷. 6.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現了作者豁達的胸襟和對人們的美好祝愿.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詩人想擺脫愁思而又無法擺脫的苦悶心情. 8.海日生殘夜,江村入舊年.通過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蘊含著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道理,也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9.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之情. 1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用暗喻的手法形象的表現了愁絲之紛繁難解,突出了那種只有內心知道卻難以向外人言說的苦惱. 11.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借用典故,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體現了作者抑郁不平的心情. 1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借具體景象,將詩人因朋友離別而產生的無限悵惘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1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傷感的態度,表達出詩人對朋友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 14.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借用比喻,巧妙的抒發了自己欲歸不能的愁悶心情. 二、言志類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詩人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情操. 2.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給人以鼓舞.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深刻哲理.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作者要報效國家,渴望殺敵立功的心意.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抒發了詩人要統一全國的志向,反映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偉大抱負. 7.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現了作者想要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點名題旨、揭示中心,表達了作者隱居躬耕、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愿望.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借事說理,表達了對當權者糜爛生活的諷刺、批判,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前途的憂慮之情. 10.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古人悲秋之調,借鶴沖天直上,表現了詩人毫不氣餒、昂揚進取的精神.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運用比喻,融入議論,表現了作者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 12.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巧妙的表現了自己強烈的愛國熱情. 三、哲理類 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的深刻哲理.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表現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出不同結論的深刻道理.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寫山環水繞的美景,寄寓只要鍥而不舍就會產生新希望、出現新境界的生活哲理. 四、繪景類 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巧用擬人、化靜為動,描繪了一幅清新、優美、自然、動人的田園風光.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雪后景觀,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用生動的語句,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奇特壯美的沙漠風光圖. 4.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的逼真如畫,讓讀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長江出峽的浩蕩水勢,有身臨其境之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借描寫大海雄渾壯觀的景象,抒發了作者豪邁廣闊的胸懷.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通過描繪傍晚山中美麗的自然風光,抒發了詩人悠然自得的愉悅心情.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肯定了歷史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指出各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詩人出現,激勵人們應積極進取、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