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名里帶南鄉子字的詩詞有哪些
《南鄉子》
唐 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田荷遮晚照。
《南鄉子》
唐 馮延巳
細雨泣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
閑蹙黛眉慵不語,情緒,寂寞相思知幾許。
玉枕擁孤衾,挹恨還同歲月深。
簾卷曲房誰共醉,憔悴,惆悵秦樓彈粉淚。
《南鄉子》
唐 馮延巳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
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南鄉子》
唐 李德潤
攜籠去,采菱歸,碧波風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齊棹急,羅衣濕,出向桄榔樹下立。
《南鄉子》
唐 歐陽炯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
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南鄉子》
唐 歐陽炯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
2.詩詞南鄉子
南鄉子 馮延巳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yóu)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南鄉子(送述古) 蘇軾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ruí)。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zhī)。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zhān)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南鄉子·自古帝王州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3.辛棄疾詩詞南鄉子
南鄉子⑴·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⑵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⑶?滿眼風光北固樓⑷。千古興亡多少事⑸?悠悠⑹。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⑺,坐斷東南戰未休⑻。天下英雄誰敵手⑼?曹劉⑽。生子當如孫仲謀⑾。[2]
詞句注釋
⑴南鄉子:詞牌名。
⑵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在今鎮江市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
⑶望:眺望。神州:這里指中原地區。
⑷北固樓:即北固亭。
⑸興亡:指國家興衰,朝代更替。
⑹悠悠:形容漫長、久遠。
⑺年少:年輕。指孫權十九歲繼父兄之業統治江東。兜鍪(dōu móu):指千軍萬馬。原指古代作戰時兵士所帶的頭盔,這里代指士兵。
⑻坐斷:坐鎮,占據,割據。東南:指吳國在三國時地處東南方。休:停止。
⑼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
⑽曹劉:指曹操與劉備。
⑾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雄壯威武 ,喟然而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3-4]
白話譯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5]
4.詩詞南鄉子
南鄉子 馮延巳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
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yóu) 蘇軾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鄉子(送述古) 蘇軾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ruí)。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zhī)。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zhān)醉不知。
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南鄉子·自古帝王州 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
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
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檻外長江空自流。
5.求張翥南鄉子的詩詞鑒賞
南鄉子
野唱自凄涼,一曲孤鴻欲斷腸。恰似竹枝哀怨處,瀟湘,月冷云昏覓斷行。
離思楚天長,風閃青燈雨打窗。驚起小紅樓上夢,悠揚,只在佳人錦瑟旁。
這是元朝詞人張翥的作品,依他自序,是“驛夫夜唱《孤雁》,隔舫聽之,令人凄涼”而作。可見,“孤雁”應是當時一種哀傷的曲子,宋朝李清照也有“孤雁兒”這種曲牌的詞作。“竹枝”也是哀調,是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投湘江殉夫的故事,她們的淚使竹子有斑痕點點,稱為“湘妃竹”,“竹枝”的哀調就是源自這故事。作者以“孤雁”比“竹枝”,正是形容兩者同樣哀怨。
另外,雁子飛至湖南衡陽即北返,當地因此有“回雁峰”的地名,瀟、湘二水會于湖南零陵,因此詞人也常把瀟湘和雁子的意象重迭。例如明朝高啟“詠雁”的作品有“寫月書斜,戰霜陣整,橫破瀟湘萬里天”,描述雁子在天空成“一”字或“人”字隊形,橫破晴空的景象。
唐朝錢起更直接有“瀟湘何事等閑回”的句字,把雁子和湘妃的哀怨故事完全結合。
而這作品美之處,在于聞驛夫野唱“孤雁”,神魂飄揚,最后彷佛自己就站在愛人身旁看著她彈琴。“驚起小紅樓上夢,悠揚,只在佳人錦瑟旁。”正是這種由雁子單飛的凄涼,轉為對自己愛情的期待。
張翥(1287~1368),元代詩人。字仲舉,世稱蛻庵先生,晉寧(今江蘇武進)人。早歲居杭州,受業于理學家李存,又從仇遠學詩,以詩文名及一時。至正初,以隱逸薦為國子助教,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封潞國公。曾參修宋、遼、金三史,編《忠義錄》,有《蛻庵集》五卷、《蛻巖詞》二卷留世。
蛻巖詞的內容包含了娛賓遣興的歌舞宴樂、綿麗纖婉的愛情流露,和濃郁的家國黍離之悲。詞風步武南宋騷雅一派,形成典雅溫潤、韻諧律協的特點;同時又博采諸家,形成融婉約清空、豪放曠達入工穩適度的老成風貌,被清代學者稱為“元代詞宗”、“元詞冠冕”,是騷雅詞在元代最高藝術成就的代表。
6.宋詞賞析南鄉子
“春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濕粉腮。”用“暗”和“亂”寫春雨,抓住了春雨飄忽不定、倏來倏往的特征。來得突然,使人們不及回避,才能打濕美人的粉腮。既有瓊杯美酒,又有美人粉腮,這場雨似乎擾亂了歡宴,真不是時候。但是,忽然有一陣東風卷地而來,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暉從云縫中斜射出來,把半邊天染紅,碧綠的江水也被染紅了一半,景色奇麗,更勝于前。
詞的上片,由酒杯而云山,而江水,而岷峨,這是詞人形象思維的過程,也是詞外的邏輯。藝術聯想和想象的動力是情感。罪系黃州的蘇東坡,端起酒杯,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正是這種情感作為動力,他的聯想才最終指向故鄉岷峨即蜀中,才產生了杯中之酒是岷峨的雪水這種奇特的心理。思鄉之情是詞的上片的內邏輯。詞的下片描繪倏忽變化的自然景觀,給人動蕩不定、神奇瑰麗的感覺。政治斗爭中遭到挫折的蘇東坡,對自然界倏忽變化的敏感,由此可見一斑。整個一首詞神氣貫通、融為一體。思鄉與人生的感慨盡得表現,正所謂“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