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必背必讀中的20首古詩是哪些
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清平樂 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浪淘沙——劉禹錫 (其一)浪淘沙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其二)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其三)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其四)浪淘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五)浪淘沙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其六)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其七)浪淘沙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其八)浪淘沙 鸚鵡洲頭浪淘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其九) 浪淘沙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鄉村四月——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學期語文必備古詩 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七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四渡赤水出奇兵——** 橫斷山, 路難行。
天如火來水似銀。 親人送水來解渴, 軍民魚水一家人。
橫斷山,路難行。 敵重兵,壓黔(qián)境。
戰士雙腳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烏江天險重飛渡, 兵臨貴陽逼昆明。
敵人棄甲丟煙槍, 我軍乘勝趕路程。 調虎離山襲金沙, **用兵真如神。
清平樂 六盤山——** 天高云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己亥雜詩》(龔自珍) 作品一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品二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2.蘇教版五年級下學期必背古詩25首
3、《別董大》 高適
4、《游園不值》 葉紹翁
5、《漁歌子》 張志和
6、《鄉村四月》 翁卷
7、《望天門山》 李白
8、《塞下曲》 盧綸
9、《涼州詞》 王之渙
10、《楓橋夜泊》 張繼
11、《題臨安邸》 林升
1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13、《夜書所見 》葉紹翁
14、《商山早行》 溫庭筠
15、《望岳》 杜甫
16、《贈劉景文》蘇軾
17、《官他鼠》 曹鄴
18、《見渭水思秦川》 岑參
19、《早梅 》張渭
20、《田園樂》 王維
21、《題李凝幽居 》賈島
22、《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游
23、《終南望余雪》 祖詠
24、《題烏江亭》 杜牧
25、《靜夜思》李白對我有幫助
3.五年級下冊古詩有哪些
1. 《牧童》
朝代:唐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
不脫蓑衣臥月明。
2. 《清平樂·村居》
朝代: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3. 《浪淘沙》
朝代:唐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4. 《清平樂·村居》
朝代: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5. 《舟過安仁》
朝代: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4.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必背古詩15首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白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萬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 湖 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 湖 上 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 兒
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
5.五年級下冊必背課外古詩文20首
《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篇目》各年級安排表 年級 詩題 朝代 作者 一 年 級 江南 漢樂府 風 唐 李嶠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詠鵝 唐 駱賓王 江雪 唐 柳宗元 憫農(鋤禾日當午) 唐 李紳 憫農(春種一粒粟) 唐 李紳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村居 清 高鼎 二 年 級 春雨 唐 杜甫 春曉 唐 孟浩然 絕句(遲日江山麗) 唐 杜甫 游子吟 唐 孟郊 靜夜思 唐 李白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鹿柴 唐 王維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絕句(江碧鳥逾白) 唐 杜甫 三 年 級 山行 唐 杜牧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竹石 清 鄭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小池 宋 楊萬里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絕句(兩個黃鸝) 唐 杜甫 塞下曲 唐 盧綸 四時田園雜興(選一) 宋 范成大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所見 清 袁枚 登樂游原 唐 李商隱 四 年 級 江南春 唐 杜牧 清明 唐 杜牧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涼州詞 唐 王翰 出塞 唐 王昌齡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別董大 唐 高適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五 年 級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蜂 唐 羅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 白 元 日 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宋 王安石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惠崇春江曉景 宋 蘇軾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六 年 級 贈汪倫 唐 李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 蘇軾 夏日絕句 北宋 李清照 示兒 南宋 陸游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南宋 陸游 四時田園雜興(選二) 宋 范成大 春日 南宋 朱熹 題臨安邸 南宋 林升 鄉村四月 南宋 翁卷 墨梅 元 王冕 石灰吟 明 于謙 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詠柳 唐 賀知章。
6.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古詩文
你好,
蘇教版五 年級上冊學期語文必備古詩
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7.五年級下冊必背古詩20首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蜂 唐 羅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 白 元 日 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宋 王安石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惠崇春江曉景 宋 蘇軾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涼州詞 唐 王翰 出塞 唐 王昌齡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別董大 唐 高適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8.五年級下冊古詩全部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的古詩文有:《牧copy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牧童》 作者: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于 《全唐詩》中。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2、《舟過安仁》2113 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5261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其行為中透出了只有兒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與聰明。體現了兩小童的可愛與思維的敏捷。
3、《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4102(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中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qīng píng yuè),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1653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
9.五年級下冊古詩詞全部
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秋思唐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3、長相思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4、卜算子??詠梅 現當代**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五年級下冊】5、牧童 唐 呂巖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6、舟過安仁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7、清平樂??村居宋 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8、浪淘沙唐.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要好好學習哦!我也是剛剛過你這年齡呢!加油吧!古詩可要背熟,以后大有用處呢。
10.小學5年級上冊古詩(蘇教)
六年級上冊:
《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唐)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宋)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宋)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宋)
《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漢)
六年級下冊: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明)
《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元)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宋)
《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唐)
還有兩首詞、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宋)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唐)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蘇教五年級語文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