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個古代詩句形容 一個人淡定機智,從容不迫
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出自宋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白話文釋義: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出自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白話文釋義: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3,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出自唐代:王維《終南別業》
白話文釋義: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4,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出自魏晉: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
白話文釋義: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白話文釋義: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關于淡定,從容,懷有人生大意的詩句
1、《小窗幽記》 明朝文學家 陳繼儒
原文: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譯文: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淡然處之。
2、《題都城南莊》唐代詩人 崔護
原文: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詩人 李白
原文: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4、《終南別業》唐代詩人 王維
原文: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譯文: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萬化。
5、《誡子書》三國 諸葛亮
原文: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譯文: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3.形容坦然的古詩詞
和枕上吟朝代:宋 作者:趙希逢 夢回客枕覺衾寒,展轉憂思不一端。相逢一醉誰能辭,紛紛塵談霏屑玉。主人名閣意寓言,不飲俗客只飲仙。眼前具足吞云夢,夢象豁達無頗偏。
一時價高洛陽紙,迭唱更酬萃朱紫。好風吹月入酒卮,志氣飄逸神爽飛。悠然清興正未艾,晨光峰頭忽熹微。
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4.表現從容的詩句、警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位卑未敢忘憂國
幸得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悵近黃昏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習慣一個女人,習慣一張木床,而不去管,過些年后,是誰睡在她或它的上面。。
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