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高中古詩詞閱讀試題文字版

    1.【高中古詩詞鑒賞題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題(10年全國卷Ⅰ)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10年全國卷Ⅱ)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注】①本詩約作于皇佑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柬,斧已攔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答;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為: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詩最明顯的寫作特色是四個場景組合在一起,一句一個場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種花,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在修辭上使用了工整的對仗.故答案為:①一句一個場景;②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③對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古風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鴛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這是李白詩“登高望四海①”(《古風》其三十九).這首詩與《行路難》是同時期的作品.詩中借景寓情,抨擊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就是對權貴當道、才能之士被壓抑的混亂現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廣闊無邊.③、被,覆蓋.大荒,廣闊的原野.兩句意為:秋霜覆蓋,萬物凋零;北風飄拂,原野荒寒.④、兩句意為:榮華富貴象東流水一樣,轉瞬消逝;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多端.⑤、徂(cú)暉,夕陽的余輝.⑥、幟棘,有刺的灌木.鴛,通“鵷”.相傳鵷雛非梧桐不棲.兩句意為:梧桐本是鴛鸞棲息的樹木,現在卻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幟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現在反成了鴛鸞棲身之處.⑦、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明淵明不愿逢迎權貴,棄官還鄉,曾作《歸去來辭》.《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兩句意為:還是回家去吧,彈劍高歌《行路難》.參考答案:(1)(3分) A(2)(4分)要點: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10年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注]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àng):悲傷.(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3分)(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5分)譯文:據說在山間樹林中有一種奇異的鳥,自己說是“鳳凰”.清晨醒來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棲息在高高的山崗上.它一聲高吭的鳴叫可以響徹九州大地,伸長脖子可以遠望到最。

    2.關于高中語文的詩詞鑒賞 練習題

    早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1)你覺得頷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負,然而科舉失利,時有懷才不遇之感。

    尾聯語意雙關,"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詩人這樣寫,含蓄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開于百花之先,已見其"早";而"一枝"又先于眾梅,就更顯示出此梅不同尋常,就更加突出了題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達了他不甘寂寞孤獨,希望能在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

    (3分)4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①首句寫詩人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

    這一句的觀察順序是____;使畫面具有動感的關鍵詞是__;第二句寫塞上"孤城"及環境。從表現"孤城"的角度看,這一句運用了_的手法。

    (3分)②這首詩如一幅畫卷。如果說"孤城"是"畫卷"的主體部分,那么首句與"孤城"是什么關系? (1分)③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

    (2分) 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遠";上;反襯。(3分)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畫面。

    (1分) ③意境雄闊,悲壯蒼涼,表現了盛唐詩人廣闊的胸襟。(2分)4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1)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5個字)(1分);初夏天氣的總體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4個字)(1分)(2)散文創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與"不散"。(4) 答:(1)①初夏的風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清新、和暖")。

    (各1分)(2)這首詩的"散"與"不散":就天氣情況說,有雨景,有晴景;就距離情況說,有遠景(南山),有近景(柳樹、葵花);就自然情況說,有清風,有陽光。(2分)而詩人的情懷可謂"不散":前二句雖然寫雨寫晴,但側重點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雖然寫柳樹寫葵花,但側重點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詩人對晴朗風物的喜悅心情使上下文聯系起來,形成一體。

    (2分)[評分標準]"散"與"不散"各2分:只概括說明(如答案的首句),未能結合傷口分析,只給1分。45、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慶庵寺桃花 [南宋]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謝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東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擊元兵,兵敗后潛入山中,隱居達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強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絕食而死。

    此詩即寫于隱居期間。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①謝詩"尋"和白詩"覓"的對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兩詩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②請從兩首詩中選出一首,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要側重一個角度,結合詩句。(2分) 答:①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

    用典;對比(擬人)。(4分,每空1分)②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但是在鑒賞時應側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點具體來談,不可談得過于散亂。(2分) 46、閱讀下面宋詩,完成(1)-(2)題(6分) 北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雙禽來占竹,深秋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

    野性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注]此詩為文同任興元府知府時所作;文同是蘇軾的表兄,北齋是他庭院中的書齋。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 A.中國詩與中國畫本來密不可分,細讀文同的《北齋雨后》,可見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將下屬請到北齋處理公務。

    C.北齋可賞奇,詩人曾在雨后看枝頭好鳥,待到深秋還可賞玩彩蝶戲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氣;"雙禽"、"一蝶"乃為對仗所造,數詞不必實解。

    E.北齋雨后之景與品茗賞畫之樂予人"野性",更令詩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從你所認定的第(1)題的答案中任選一項,說說它為什么"不恰當"?答:(1)B C(共4分,選對一項得2分)(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說免了下屬的例行參見(戀北齋而推委公事),故B項不恰當。

    第三、四兩中的"雨后"與"深秋"互文見義,詩人觀鳥看蝶是同時(深秋雨后),故C項不恰當。(只就其中一項回答。

    意思對即可。)4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注:浴蠶,指古代時用鹽水選蠶種。 前人這樣評論這首詩的末句:“心思之巧,詞句之秀,最易啟人聰穎。”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80字左右) 答:要點:(1)側面落筆,以“閑”寫忙,興味尤繞。

    (2)牽入梔子花,豐富了詩意。雨浥梔子,意象甚美。

    (3)含蓄不發,搖曳生姿。(6分。

    3.關于高中語文的詩詞鑒賞 練習題

    早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1)你覺得頷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負,然而科舉失利,時有懷才不遇之感。

    尾聯語意雙關,"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詩人這樣寫,含蓄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開于百花之先,已見其"早";而"一枝"又先于眾梅,就更顯示出此梅不同尋常,就更加突出了題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達了他不甘寂寞孤獨,希望能在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

    (3分)4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①首句寫詩人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

    這一句的觀察順序是____;使畫面具有動感的關鍵詞是__;第二句寫塞上"孤城"及環境。從表現"孤城"的角度看,這一句運用了_的手法。

    (3分)②這首詩如一幅畫卷。如果說"孤城"是"畫卷"的主體部分,那么首句與"孤城"是什么關系? (1分)③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

    (2分) 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遠";上;反襯。(3分)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畫面。

    (1分) ③意境雄闊,悲壯蒼涼,表現了盛唐詩人廣闊的胸襟。(2分)4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1)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5個字)(1分);初夏天氣的總體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4個字)(1分)(2)散文創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與"不散"。(4) 答:(1)①初夏的風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清新、和暖")。

    (各1分)(2)這首詩的"散"與"不散":就天氣情況說,有雨景,有晴景;就距離情況說,有遠景(南山),有近景(柳樹、葵花);就自然情況說,有清風,有陽光。(2分)而詩人的情懷可謂"不散":前二句雖然寫雨寫晴,但側重點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雖然寫柳樹寫葵花,但側重點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詩人對晴朗風物的喜悅心情使上下文聯系起來,形成一體。

    (2分)[評分標準]"散"與"不散"各2分:只概括說明(如答案的首句),未能結合傷口分析,只給1分。45、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慶庵寺桃花 [南宋]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謝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東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擊元兵,兵敗后潛入山中,隱居達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強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絕食而死。

    此詩即寫于隱居期間。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①謝詩"尋"和白詩"覓"的對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兩詩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②請從兩首詩中選出一首,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要側重一個角度,結合詩句。(2分) 答:①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

    用典;對比(擬人)。(4分,每空1分)②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但是在鑒賞時應側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點具體來談,不可談得過于散亂。(2分) 46、閱讀下面宋詩,完成(1)-(2)題(6分) 北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雙禽來占竹,深秋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

    野性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注]此詩為文同任興元府知府時所作;文同是蘇軾的表兄,北齋是他庭院中的書齋。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 A.中國詩與中國畫本來密不可分,細讀文同的《北齋雨后》,可見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將下屬請到北齋處理公務。

    C.北齋可賞奇,詩人曾在雨后看枝頭好鳥,待到深秋還可賞玩彩蝶戲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氣;"雙禽"、"一蝶"乃為對仗所造,數詞不必實解。

    E.北齋雨后之景與品茗賞畫之樂予人"野性",更令詩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從你所認定的第(1)題的答案中任選一項,說說它為什么"不恰當"?答:(1)B C(共4分,選對一項得2分)(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說免了下屬的例行參見(戀北齋而推委公事),故B項不恰當。

    第三、四兩中的"雨后"與"深秋"互文見義,詩人觀鳥看蝶是同時(深秋雨后),故C項不恰當。(只就其中一項回答。

    意思對即可。)4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6分) 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注:浴蠶,指古代時用鹽水選蠶種。 前人這樣評論這首詩的末句:“心思之巧,詞句之秀,最易啟人聰穎。”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80字左右) 答:要點:(1)側面落筆,以“閑”寫忙,興味尤繞。

    (2)牽入梔子花,豐富了詩意。雨浥梔子,意象甚美。

    (3)含蓄不發,搖曳生姿。(6分。

    要求扣住前人評述的“心思巧詞句秀”進行賞析,表達簡明通順。有欠缺酌扣。

    4.高考古詩詞的閱讀鑒賞

    一、品味富于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

    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

    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 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

    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二、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要正確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最根本的是要學會知人論世,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

    ”如前面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必須聯系當時的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感情篤厚,但是“結縭 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劉逸生《宋詞小札》),并抓住一問一答進行分析,我們就不難領悟到這首詞的感傷情懷,既有愛花惜春的遺憾,又有紅顏易老的傷感,更有惜別懷人的煩悶,幾股愁思扭結,于“短幅中藏有無數曲折”。 所以,評價古詩詞,要學會知人論世,從整體上把握詩詞的基調和主旨,是鑒賞古詩詞的根本。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

    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 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四、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夸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 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

    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 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征,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

    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贊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贊美之情。

    “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裊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贊美。

    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五、領悟古詩詞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

    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 如:陸游《卜算子·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于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

    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后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凄苦的主觀精神。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于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斗艷,任隨百花妒忌,甘愿獨受凄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贊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 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

    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

    5.高中語文文言文,現代文,古詩詞閱讀答題方法

    高中現代文閱讀散文答題技巧 表達技巧分類: 1.表達方式 ①敘述的技巧: 插敘:給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使情節更加完整,內容更加豐富。

    倒敘: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取得先聲奪人的表達效果。(還沒考過) ②描寫的技巧: 描寫的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

    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側面描寫(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襯或反襯,能突出要表現的事物。 正面描寫:渲染:濃墨重彩的描繪能感染讀者;白描:簡練勾勒,生動傳神。

    景物、環境描寫:突出環境特點,烘托人物,渲染氛圍,烘托主題。 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使人物形象豐滿,增強感染力。

    ③敘述人稱的技巧:第一人稱: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第二人稱:能增強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以往考查頻繁,現在幾乎不考) ④議論的技巧。

    在開頭或結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間常起過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在開頭能定文章基調;在結尾能升華主題。2.表現手法 襯托,以描述的環境、氣氛等烘托主體人事物,突現中心,表達強烈感情。

    鋪墊,為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生,進行的環境、情緒、氣氛等描寫的造勢。 對比,在兩種互相對立事物的比較中突出主體,凸顯正面,使形象鮮明。

    渲染,以濃墨重彩的描繪營造氛圍,為行文設鋪墊,凸顯人物性格,增強感染力。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還可使要表達的意思含蓄、深刻。

    托物言志,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深刻生動地表現深層含義。 聯想想象,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可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 抑揚結合,為褒先貶,為損先揚,鮮明對照和強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以小見大,即從平凡細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題,可突出中心,有強烈的震撼力。 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3.修辭技巧 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反問、反復、設問。考查最多的是比喻、擬人、排比。

    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擬人,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排比,能強烈表達思想感情。議論,能增加語勢,說理更透徹;抒情,可淋漓盡致。

    4.布局謀篇技巧 承上啟下→總領全文→引起下文→過渡自然→前后呼應→伏筆照應→制造懸念→照應開頭→總結上文→卒章明志→詳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開頭――①總領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話題;③為下文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④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⑤制造懸念。

    文章或段落中間――①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②前后呼應;③為下文作鋪墊、引起下文;④照應上文,轉換話題。 文章或段落結尾-―①升華感情;②深化主題;③總結上文;④卒章顯志,點明主題;⑤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首尾圓合;⑥言已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

    題目在文中的作用-- -- 一是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二是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三是點明主題。5.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寫 1、截。

    截是指題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我們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來或裁出來,按規定寫進答題處就可以了。 2、改。

    改就是我們在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后,由于語句在長不合書寫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求根據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 3、寫。

    有些閱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我們整體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才能悟出答案。這樣的題目要求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答案意旨表達出來。

    做這類題目,答案書寫要嚴格遵守第一點談及的三原則,吃透答案的內容要點,吃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范的語句表達。答 題 方 法 和 技 巧 粗讀 定內容 敘事抒情 寫情抒情 說理議事 借物抒情 定文體 散文 小說 精讀 定結構(線索、結構) 定中心(文章主旨) 定特點 寫景抒情 借物抒情 托物說理(借物說理、借人說理、借話題說理) 答題 審題干,定區位 抓語詞,定重點 多聯想,定答案 解題步驟 (一)明確內容 對所給閱讀材料進行總體瀏覽,主要閱讀文章的題目、開頭、結尾及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心中略有一個文章的整體的了解。

    確定所給材料是寫社會人生的哪個方面的,是抒發人生情感方面的,還是討論文藝問題的;是重在敘事抒情、寫景抒情。托物抒情,還是重在說理議事、追溯緣由、辨明真偽的。

    (二)快速讀懂 快速讀懂的一個有效方法:理清思路,歸納勾連,濃縮成文 第一步:化整為零,標畫圈點 以自然段落為單位,標畫圈點領起句段、過渡句段,標志事件階段過程的時間詞,標志段落之間語意因果、轉折、并列的關聯詞,標志層次的總分詞語,段落間的指代詞,段落中心句,表達主旨的議論抒情句段。 第二步:化零為整,合并提取 合并,。

    6.高中語文古詩題和現代文閱讀題各題型的答題方法和模式

    在我們這邊古詩鑒賞滿分就8分,但得滿分的人少之又少。僅我們老師給總結的就有8種題材。

    寫景詠物詩,即事感懷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思婦歸情詩,羈旅行役詩,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詩,閑適隱逸詩,贈友送別詩。

    而答題技巧是要根據具體的問法而言的。

    一針對意象或意境

    ⑴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加入自己的聯想)

    ⑵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⑶分析思想感情(切記不能太空洞,要寫出因什么而產生的這種感情)

    二針對表達技巧(或是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手法)

    ⑴開門見山的說出用的手法

    ⑵結合詩句闡釋說明作者是怎樣運用這種手法的

    ⑶借此手法傳達出作者這樣的感情

    三針對語言特色(或語言風格/語言藝術)

    ⑴用一個兩個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

    ⑵用詩中有關句子具體分析該種特色

    ⑶作者的感情

    四針對煉字

    ⑴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翻譯原句

    ⑵表達技巧(主要是修辭)

    ⑶烘托了這樣的意境,表現意境所起的作用

    ⑷作者感情

    ⑸若為比較類題目,在最后應加上另外一個詞“不能起到這一作用”之類的話

    五針對關鍵詞

    ⑴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⑵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對于那些常見的表達技巧,表達手法,表達方式,說明方法,結構方式,意境和語言特色之類的你應該知道吧,在這就不寫了,如果不清楚就再問吧。

    對于現代文閱讀,主要有小說,論述類文章,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閱讀,新聞閱讀,報告閱讀,科普文章閱讀,散文,詩歌與戲劇。

    在這,我寫一些通用的吧,

    一標題作用

    ⑴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

    ⑵點明主題

    二環境描寫的作用

    ⑴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

    ⑵增添或烘托某種氛圍

    ⑶襯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

    ⑷轉化或推動故事情節

    ⑸揭示文章主旨

    ⑹烘托人物形象或暗示人物命運

    三某些情節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

    ⑵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⑶為后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⑷照應前文

    ⑸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

    ⑹刻畫人物性格

    ⑺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四分析人物

    ⑴點出人物的身份/地位

    ⑵根據具體句子刻畫性格

    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⑴內容上:揭示文章主旨;表明文章的中心

    ⑵結構上:①開頭:統攝全文、鋪墊伏筆、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②中間:過渡,承上啟下

    ③結尾:照應前文,點題,卒章顯志

    ⑶感情上: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⑷表現手法上:修辭。

    五分析某句話或某段話的語言特色

    ⑴注意文章遣詞造句的特點,

    ⑵句式,修辭

    ⑶形式上的特點與文章內容相結合

    六人稱的作用

    ⑴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⑵第二人稱:便于直接對話交流情感,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使抒發的感情更加強烈,可以造成擬人效果

    ⑶第三人稱:能比較客觀的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7.高中古詩詞鑒賞 要有答案的

    1. (2007年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 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點火,節后點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解析】 第(1)題側重于對其中關鍵詞語的理解,由此把握詞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2)題側重于對本詞的內容與形式的總體理解把握。賞析“情”與“景”之間的關系。

    在回答第(1)題時,同學們常常只注重語言的表層含義,而忽視語言的深層含義。挖掘語言的深層含義,才能準確全面把握詞人的心情。

    其次同學們容易犯先入為主的錯誤。許多學生對蘇軾豁達、樂觀的性格印象深刻,沒有認真地去讀這首詞,對詞人在這首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把握不準。

    在回答第(2)題時,有的同學弄不懂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不會由景入情作深入的分析。要記住“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為情設。

    景與情的關系主要有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中除了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之外,還有以樂景寫哀情。

    情景交融要仔細體會蘊含在景物之中的情感。 2. (2007年重慶卷)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海棠(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①,香霧空_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 ①崇光:美艷的光彩。 (1)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兩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比較鑒賞。

    近年來高考詩歌鑒賞題較多地運用這種方式命題,2007年高考有6省市采用這種形式,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從命題角度看,可以分為對詩歌語言的品味、對詩歌表現手法的理解、對詩歌形象的解讀、對思想感情的把握、對意境營造的領會等方面的比較。

    第(1)題第一問考查詠物詩所詠事物的特點,解讀時理解這首詩中海棠的特點,不要去猜想海棠花共性的特點。第二問考查的是表現手法。

    希望同學們能夠熟練掌握詩歌的表現手法,才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注意表現手法中包括修辭手法。

    第(2)題比較分析抒發感情的不同,要結合詩歌的內容來分析。詩歌的比較鑒賞,一般是從兩者的異同點出題。

    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花的喜愛之情。細微之處的區別一是愛花在盛開之時,一是惜花在將謝之際。

    實戰演習 1.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閨情(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注]不忿:怨恨。 (1)詩中前半部分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臺灣詩人鄭愁予在《錯誤》一詩中有句名言“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你認為這首詩中是否也存在“美麗的錯誤”?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2.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孤雁(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詩題為“孤雁”,結合首聯和尾聯分析,作者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刻畫孤雁? (2)清人朱鶴齡注此詩說:“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

    分析作者在詩中如何表達這種思想感情。 3.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留春令 詠梅花(史達祖)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顧、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

    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1)“一涓春月點黃昏”—句中妙用了“點”字,請你賞析這個詞的妙用。

    (2)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簡析“聞說”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清平樂(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1)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試從這一角度分析“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一句的藝術表現力。 (2)“雁來音信無憑”一句,表現了作者當時什么樣的心情? 5.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柴侍御(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這是兩首送別詩,兩詩詩眼分別是什么?它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兩詩首句都寫得別致,有什么相通之處?參考答案 1. (1)描繪了一位思婦徹夜不眠,孤獨難耐的畫面。(2)早晨的喜鵲聲油然引起了深閨女子的驚喜和期望,但是喜鵲聲并未給她帶來喜訊,卻又使思婦的內心限入極度的失望和怨恨;從而使詩韻不盡。

    8.古詩詞選擇題60道最好要高中的,必須有答案

    請用你的細心,給下面的題目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把序號寫在括號里.(10分,每小題2分).

    1、《山行》是描繪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維 C、王昌齡 D、杜牧

    3、把“春風”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詩?(C )

    A、《憶江南》 B、《滁州西澗》 C、《詠柳》 D、《游園不值》

    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中寫的名勝是( D).

    A、泰山 B、華山 C、黃山 D、廬山

    5、“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寫的是(B ).

    A、花 B、風 C、竹 D、水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漢樂府·長歌行》.

    (1)悲傷 (2)傷悲 (3)憂傷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識鳥歸來 (2)似曾相識雁歸來(3) 似曾相識燕歸來

    13.《七步詩》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1)”.

    (1)陰山 (2)邊關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濕處”的下句是(2).

    (1)花重綿陽城 (2)花重錦州城 (3)花重錦官城

    1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葉紹翁的(1).

    (1)《游園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1)的詩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詩句.

    (1)漢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樓臺煙波中 (2)多少樓臺風雨中 (3)多少樓臺煙雨中

    2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1)的詩句.

    (1)王維 (2)王之渙 (3)王勃

    22.《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張養浩 (2)馬致遠 (3)元好問

    2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王昌齡《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3)的《無題》.

    (1)李賀 (2)李清照 (3)李商隱

    2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的(2).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詞句.

    (1)岳飛 (2)辛棄疾 (3)陸游

    28.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句中,“紅”是指(2).

    (1)紅色 (2)花 (3)樹葉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時”是張九齡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1)的《別董大》.

    (1)高適 (2)岑參 (3)王昌齡

    3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龜年 (3)崔九

    32.“別時容易見時難”“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是(3)的詩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隱

    僅供參考

    9.2011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一冊古詩要全部,題目帶內容

    高中語文(人教版)課內必背古詩文匯集 第一冊 1、**詞二首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錯 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3、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4、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乃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5、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中古詩詞閱讀試題文字版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高中古詩詞閱讀試題文字版

    詩詞

    古詩詞疊詞家家

    閱讀(49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疊詞家家,內容包括41、古詩詞中有許多疊詞,你能幫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10分),找含有疊詞的古詩詞~~,古詩詞有許多疊詞。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

    詩詞

    古詩詞50首五年級

    閱讀(2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50首五年級,內容包括一到五年級古詩,五十首,小學1至5年級語文50首古詩,小學五年級非課本古詩50首求。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詩詞

    初一的古詩詞鑒賞及答案

    閱讀(21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一的古詩詞鑒賞及答案,內容包括初一語文古詩詞賞析,初中課外古詩鑒賞及答案,初中古詩賞析題及答案(課外)。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①,豐年留客足雞豚②.山重水復疑無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簫鼓追隨春社近⑤,衣冠簡樸古

    詩詞

    描寫面食的古詩詞

    閱讀(44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面食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面食的詩句,贊美面食的詩句,描寫面條的詩句。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陸游)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蘇軾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

    詩詞

    二年級上冊語文書上所有古詩詞

    閱讀(91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二年級上冊語文書上所有古詩詞,內容包括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下冊全部古詩,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是哪些,二年級語文課本全部古詩。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上的古詩一共有四首,分別是《登鸛雀樓》、《望廬山

    詩詞

    好聽的古詩詞.

    閱讀(19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好聽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很好聽的古詩,最好聽的古代詩句,好聽的古詩名。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

    詩詞

    開頭一字是家古詩詞

    閱讀(7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開頭一字是家古詩詞,內容包括求一個“家”字開頭的詩句,“家”字開頭的詩句,“家”字開頭的詩句開頭的啊。哎~~被人搶先講了個“家祭無忘告乃翁” 只找到了一些五言詩: 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 家書抵萬金。 家家行客歸。

    詩詞

    旅游景點和相關古詩詞

    閱讀(27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旅游景點和相關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旅游的詩句,跟名勝古跡有關的古詩,關于風景名勝的古詩。《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昏旦變氣

    詩詞

    古詩詞大全阿凡提

    閱讀(31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大全阿凡提,內容包括阿凡提古詩大全得作者事誰,阿凡提古詩大全得作者事誰,阿凡提的全名叫什么。選自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 認識一個民族,首先要認識這個民族的文化,而搞好民族團結,更需要彰顯各民族文化,促進傳播,交流

    詩詞

    江南算不算春天的古詩詞

    閱讀(25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江南算不算春天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江南春天的古詩,關于描寫江南的春天的古詩,《江南》算不算夏日美景的詩詞。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2、憶江南 唐·皇甫松蘭燼落,屏

    詩詞

    五下古詩詞三首的教學反思

    閱讀(2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五下古詩詞三首的教學反思,內容包括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古詩詞三首詩意及中心思想急急急急急急幫幫忙,5.《古詩詞三首》的感想,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古詩三首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 教學要求 1.了解詩的內容,理解詩句,體會詩

    詩詞

    讀古詩詞益處

    閱讀(38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讀古詩詞益處,內容包括朗誦古詩詞的好處,讀古詩文有什么好處,讀詩詞的好處請具體列舉。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小學生背誦、學習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使孩子終生受益,好處數不勝數

    詩詞

    黑板報的主題古詩詞

    閱讀(6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黑板報的主題古詩詞,內容包括手抄報內容是寫的春天的古詩,以“古詩詞”為主題的手抄報的題目,關于古詩詞的板報主題。分成幾部分:寫一些古代詩,詞,歌,賦·····或者分成不同時代,不同內容,不同特點;要不就寫一些偉大的文人和他

    詩詞

    以南開頭的古詩詞

    閱讀(3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以南開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以南汀開頭的古詩,以南汀開頭的古詩,南字開頭的詩詞。“南”字開頭的詩詞有《奉和御制平胡》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 《幸白鹿觀應制》、 《猛虎行》 、《江村行》《奉和御制平胡》

    詩詞

    古詩詞疊詞家家

    閱讀(49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疊詞家家,內容包括41、古詩詞中有許多疊詞,你能幫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10分),找含有疊詞的古詩詞~~,古詩詞有許多疊詞。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

    詩詞

    古詩詞50首五年級

    閱讀(2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50首五年級,內容包括一到五年級古詩,五十首,小學1至5年級語文50首古詩,小學五年級非課本古詩50首求。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詩詞

    初一的古詩詞鑒賞及答案

    閱讀(21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初一的古詩詞鑒賞及答案,內容包括初一語文古詩詞賞析,初中課外古詩鑒賞及答案,初中古詩賞析題及答案(課外)。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①,豐年留客足雞豚②.山重水復疑無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簫鼓追隨春社近⑤,衣冠簡樸古

    詩詞

    描寫面食的古詩詞

    閱讀(44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面食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面食的詩句,贊美面食的詩句,描寫面條的詩句。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陸游)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蘇軾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

    詩詞

    二年級上冊語文書上所有古詩詞

    閱讀(91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二年級上冊語文書上所有古詩詞,內容包括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下冊全部古詩,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是哪些,二年級語文課本全部古詩。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書上的古詩一共有四首,分別是《登鸛雀樓》、《望廬山

    詩詞

    好聽的古詩詞.

    閱讀(19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好聽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很好聽的古詩,最好聽的古代詩句,好聽的古詩名。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

    詩詞

    開頭一字是家古詩詞

    閱讀(7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開頭一字是家古詩詞,內容包括求一個“家”字開頭的詩句,“家”字開頭的詩句,“家”字開頭的詩句開頭的啊。哎~~被人搶先講了個“家祭無忘告乃翁” 只找到了一些五言詩: 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 家書抵萬金。 家家行客歸。

    詩詞

    五年級必備10首古詩詞

    閱讀(233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五年級必備10首古詩詞,內容包括五年級上課外必背古詩10首,小學五年級上必背古詩十首,五年級要背的十首古詩。1.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2.江南春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