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人老心未老”的詩句有哪些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文天祥《》
譯文:年紀老邁而情懷更加豪壯,豈能因白發而改變人的心愿?境遇艱難而意志越發堅定,決不會墜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3、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
譯文:當年趙王問,廉頗老將軍還能吃飯么?
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譯文:深夜躺在床上,聽窗外風雨呼嘯,也許到了夢中,我又會回到戰馬嘶鳴的浴血戰場。
5、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書憤》
譯文:我的壯志沒有和年華一樣老去,死后依舊是鬼里面的英雄。
6、此心未與年俱老,猶解逢花眼暫開。——陸游《雜感》
譯文:這欣賞美景的心沒有和年華一樣老去,迷蒙的雙眼在花開的時候仿佛也清晰起來。
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譯文:落花不是無情的,只不過化作春泥來守護春花。
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
譯文:夕陽的景色無比美麗,只是接近黃昏了。
9、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老來多健忘》
譯文: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記不起,唯獨沒有忘記思念你。
10、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譯文: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
2.形容人老心不老的詞
童心未泯:年歲雖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還有著孩子的天真。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老來俏
【解釋】:指年老而愛打扮的人。多含貶義。
【出自】:曹禺 《日出》第二幕:“對了,就是她!老來俏,人老心不老。”
鶴發童顏
【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朱顏鶴發
【解釋】: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精神矍鑠
【解釋】: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出自】:(1)《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中“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3.人老心未老的詩句
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年紀老邁而情懷更加豪壯,豈能因白發而改變人的心愿?境遇艱難而意志越發堅定,決不會墜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自: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3、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出自:宋·陸游《書憤五首·其二》。
譯文:絲絲的春雨飄灑在上林苑的亂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見了洛陽宮的斷磚破墻。我的壯心并沒有同年歲一起衰老消亡,縱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出自:宋·張元干《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譯文: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胡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5、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上華顛。
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出自:宋·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譯文: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仍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流人物。
4.形容老年人身體不好的詩句
1、形容老年人身體不好詩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繁霜鬢:增多了白發,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2、原文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注釋
⑴登高: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
⑵猿嘯哀:指長江三峽中猿猴凄厲的叫聲。《水經注·江水》引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晚年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上高臺。
歷盡了苦難后雙鬢已長滿了白發,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4、簡析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心老人不老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