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級上下冊所有古詩
【一年級上冊】 畫 唐朝?王維 靜夜思 李白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年級下冊】 春曉 唐 ? 孟浩然 村居清 ? 高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 清?袁枚 小池 宋?楊萬里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二年級上冊】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山行 唐 杜牧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贈汪倫 唐 李白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二年級下冊】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絕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背誦或默寫情況家長簽名:【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門山 唐 李白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小學三年級上冊古詩有哪些
【小學三年級 】 上冊: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參考資料:課本如果滿意記得采納哦!你的好評是我前進的動力。
(*^__^*) 嘿嘿……。
3.小學三年級上冊古詩有哪些
【小學三年級 】
上冊: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參考資料:課本
如果滿意記得采納哦!你的好評是我前進的動力。(*^__^*) 嘿嘿……
4.小學三年級上冊古詩大全
上冊:《夜書所見》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后雨》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宋代詩人)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唐代詩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唐代詩人)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蘇軾(宋代詩人)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下冊:《詠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詠柳》 作者:賀知章(唐代詩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詩人)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詩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作者:李商隱(唐代詩人)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5.小學三年級古詩
小學三年級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隱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
4.異鄉:他鄉、外鄉。
5.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9.茱萸(zhū yú ):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人們插戴茱萸,據說可以避邪。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
1.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絲絳:絲線編成的帶子。這里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
春 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釋】
1、深:暗。
2、長河:銀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6.小學三年級上冊最新古詩大全
小學三年級古詩詞(人教版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文大意: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文大意:獨自客居他鄉,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文大意: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文大意:湖水波光閃動的景象在初晴的襯托下才顯得漂亮;山中云霧彌漫,飄著小雨,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作那美麗的西施;無論淡妝濃抹總能恰到好處。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文大意: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整株樹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而成。從樹上垂下來的無數柳條,好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一樣。
這些細嫩的樹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神奇的剪刀啊!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詩文大意: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詩文大意:農歷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向會。家家戶戶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盡了幾千條紅絲線啊。
嫦娥【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文大意: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7.小學三年級學的古詩有哪些
三年級上冊: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年級下冊: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嫦娥》
唐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8.小學三年級上冊所有古詩內容
山 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低 頭 思 故 鄉。 春 曉 (孟 浩 然) 春 眠 不 覺 曉,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花 落 知 多 少。 村居 (高鼎) 草 長 鶯 飛 二 月 天,拂 堤 揚 柳 醉 青 煙。
兒 童 放 學 歸 來 早,忙 趁 東 風 放 紙 鳶。 所 見 (袁 枚) 牧 童 騎 黃 牛,歌 聲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鳴 蟬,忽 然 閉 口 立。 小池 (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小學二年級 】 上冊: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 盡 已 無 擎 雨 蓋,菊 殘 猶 有 傲 霜 枝 。
一 年 好 景 君 須 記,最 是 橙 黃 橘 綠 時。 山行 (杜 牧)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白 云 生 處 有 人 家。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霜 葉 紅 于 二 月 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 別 家 鄉 歲 月 多,近 來 人 事 半 消 磨。
唯 有 門 前 鏡 湖 水,春 風 不 改 舊 時 波。 贈汪倫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將 欲 行,忽 聞 岸 上 踏 歌 聲。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倫 送 我 情 。下冊: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 離 原 上 草 , 一 歲 一 枯 榮 。
野 火 燒 不 盡,春 風 吹 又 生。 遠 芳 侵 古 道,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孫 去,萋 萋 滿 別 情。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 落 疏 疏 一 徑 深 ,樹 頭 花 落 未 成 陰。兒 童 急 走 追 黃蝶 ,飛 入 菜 花 無 處 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 照 香 爐 生 紫 煙,遙 看 瀑 布 掛 前 川。飛 流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銀 河 落九 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小學三年級 】 上冊:《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參考資料: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