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

    雜詩七首·其四原文: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雜詩七首·其四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艷,如李花般清麗。
    早晨她來到江北岸邊游玩,夜晚她到蕭湘的小島中休憩。
    當世的風氣輕視美麗的容顏,貝齒輕啟的微笑為誰而發呢?
    轉瞬間,歲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難以永遠存在的。

    注釋
    ①南國:古代泛指江南一帶。容華:容貌。 
    ②湘沚:湘水中的小洲。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沚,水中小洲。朝游北岸,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應取意于屈原《九歌》。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 
    ③薄朱顏:不重視美貌的人,這里指不重視有才德的人。 
    ④發皓齒:指唱歌或說話,這里是指推薦、介紹。 
    ⑤俯仰:低頭揚頭之間,極言時間之短。 
    ⑥榮耀:花開絢艷的樣子,這里指人的青春盛顏。久恃:久留,久待。

    雜詩七首·其四鑒賞

    蕭統《文選》選錄曹植《雜詩》六首,獲得歷代詩評家的贊賞和肯定,是曹植詩歌中的著名篇章。此詩是其中的第四首。

    這首詩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現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負,希求建功立業,垂名青史。曹操一度想立曹植為太子,結果沒有實現。曹操死后,他因此備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叡(魏明帝)的猜忌和壓抑,屢徙封地,連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談不上實現政治抱負。這首詩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艷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時俗”二句,說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為時人所賞識,比喻自己懷才不遇;“俯仰”二句,說時光流駛,佳人的容華難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時無法施展抱負的深沉慨嘆。

    在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從屈原的辭賦開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賢能之士的傳統。曹植這首詩,在構思和寫法上明顯地學習屈賦。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二神,其游蹤大致在沅、湘、長江一帶,《湘夫人》篇中有“聞佳人兮召予”句,以佳人指湘夫人。曹植這首詩中的前四句,其構思用語,大約即從《湘君》、《湘夫人》篇生發而來。《離騷》云:“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曹詩末二句又是從它們脫胎而出。這種繼承發展關系,可以幫助說明這首詩的主題是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元代劉履《文選詩補注》(卷二)釋此篇題旨說:“此亦自言才美足以有用,今但游息閑散之地,不見顧重于當世,將恐時移歲改,功業未建,遂湮沒而無聞焉。故借佳人為喻以自傷也。”清代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九)也說:“此詩傷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無人調護君側,而年將老也。通體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韻長。”劉、張兩人的解釋都是頗為中肯的。曹植在《求自試表》一文中,強烈地表現了他要求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愿望,文中后面部分有云:“臣竊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常恐先朝露填溝壑,墳土未干,而身名并滅。”這段話的意思與此篇“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二句的內容也是息息相通的。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首詩的主題不是作者自傷,而是為曹彪鳴不平。“佳人”蓋指彪,時為吳王也。《魏志》:彪于黃初三年,徙封吳王,五年改封壽春縣,七年徙封白馬。朝游夕宿,喻遷徙無定也。”(見黃節《曹子建詩注》卷一)曹彪是曹植的異母弟,曹植與曹彪同受朝廷猜忌壓抑,有同病相憐之感,黃節的看法可備一說,但證據畢竟不足。徐公持同志說:“按曹彪雖膺過吳王的封爵,其封城卻并不真在吳地。當時自江以南,全在孫氏控制之下,曹彪無由得至江南。他這個吳王封在壽春附近,此點曹植不會不知。所以詩寫‘南國’‘佳人’,‘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等等,不可能是指曹彪,而是借用楚辭的意境和成語,來抒發自己對‘時俗薄朱顏’的感慨,其主旨是懷才不遇。”這樣講比較合乎情理。

    這首詩與曹植的另一首名作《美女篇》主題相當,在藝術描寫上卻有豐腴與簡約的區別,可進行一下比較。《美女篇》全詩較長,節錄如下: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借問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獨長嘆。

    《美女篇》的主題,過去不少評論者都指出它是曹植以美女自比,比喻他懷抱才能而不得施展。如清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卷三)說:“子建求自試而不見用,如美女之不見售,故以為比。”《美女篇》與《雜詩》“南國篇”的主題相同,又同用比喻手法,城南美女與南國佳人,都是曹植自比。《美女篇》“佳人慕高義”以下四句,說城南美女不為眾人所理解,意思與“南國篇”的“時俗”二句相通,點明了“懷才不遇”的主旨。“盛年處房室’二句,也與“南國篇”的“俯仰”二句一樣,在結尾表現了深沉的慨嘆。上面《美女篇》的引文,在“攘袖”二句下省略了十句,這十句連同“攘袖”二句都是寫城南女的姿態和裝束,從各個方面來刻劃她的美麗,而“南國”篇寫佳人之美,僅用了“容華若挑李”一句,非常簡括。《美女篇》在其他方面的描寫也較“南國”篇豐腴,但寫美女姿態裝束的一段尤為突出。這兩首詩同用比喻法寫同一個主題,但使用了詳略不同的寫法,“南國”篇簡練爽朗,《美女篇》華贍生動,在藝術上各擅勝場,用詞造句毫無雷同之感,這里表現了曹植高超的寫作才能。

    鐘嶸《詩品》評曹植詩云:“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這是對曹植詩歌很深刻的評語。“情兼雅怨”是論思想內容,指出曹植詩具有“小雅怨誹而不亂”的特色,曹植后期的不少詩作,傾吐牢愁,的確多近似小雅的怨誹之詞,《雜詩》“南國篇”、《美女篇》都是其例。骨氣即氣骨,也就是風骨。骨氣奇高,是贊美曹植詩富有風骨,即富有爽朗剛健的風貌。詞采華茂,是贊美曹植詩語言華美豐富。鐘嶸主張詩歌應當“干之以風力(即風骨),潤之以丹采”(《詩品序》),即以爽朗剛健的風骨為骨干,再用華美的辭采加以潤飾,二者結合起來,達到優美的藝術境界。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符合于他的藝術標準,所以獲得極高評價。明胡應麟在評曹植《五游》、《升天行》諸詩時云:“詞藻宏富,而氣骨蒼然。”(《詩藪》內編卷一)也是承襲了鐘嶸的批評標準。

    曹植的詩,總的說來是風骨、詞采二者兼備,但仔細分析,不同的詩篇在某一方面往往有所側重,有的風骨更遒勁一些,有的詞采更宏富一些。他的部分詩篇,像《箜篌引》、《美女篇》、《白馬篇》、《名都篇》等,大抵篇幅稍長,對偶句與鋪陳語較多,其詞采華茂的特色就顯得更為突出,但也仍然具有風骨。另外有一部分詩,像《野田黃雀行》、《泰山梁甫行》、《雜詩六首》等,大抵篇幅稍短,描寫較簡練,對偶句與鋪陳語少,這類詩篇更鮮明地顯示出骨氣奇高的特色,但也仍然具有詞采。王世貞評曹植詩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遜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辭太華。”(《藝苑卮言》卷三)王世貞認為曹植詩成就低于曹操、曹丕,意見未必公允,但曹植詩在詞采華茂這方面的確大大超過其父兄,特別如《箜篌引》、《美女篇》一類詩表現尤為突出。王世貞又說:“子桓之《雜詩》二首,子建之《雜詩》六首,可入《十九首》,不能辨也。”(同上)又從風格的質樸剛健方面對曹植的《雜詩》六首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可與漢代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并駕齊驅。王世貞不喜華麗文風,所以對曹植作出這樣的評價,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植的不同詩篇,在風骨和詞采二者的某一方面的確有所側重。

    《雜詩》“南國”篇這首詩,其中“時俗薄朱顏”二句,也是文采斐然;但大體說來,其藝術上的主要特色是簡練峭直,語短情長,含蘊豐富,意境深邃,它雖然不像《美女篇》鋪陳細致,詞藻華美,但也自具一種爽朗自然之美,經得起吟詠咀嚼。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

    魏晉

    讀山海經·其一 陶淵明

    閱讀(250)

    讀山海經·其一原文: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讀山海

    魏晉

    四時 陶淵明

    閱讀(228)

    四時原文: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四時翻譯  隆冬過去,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變幻莫測,大多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

    魏晉

    歸園田居·其四 陶淵明

    閱讀(240)

    歸園田居·其四原文: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翻譯及注釋翻

    魏晉

    魯人鋸竿入城 邯鄲淳

    閱讀(250)

    魯人鋸竿入城原文: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魯人鋸竿入城翻譯及注釋翻譯魯國有個拿著長竿子進城門的人,起初豎立

    魏晉

    酌貪泉 吳隱之

    閱讀(232)

    酌貪泉原文: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酌貪泉翻譯及注釋翻譯古人傳言此泉水,一飲就生貪婪心。試使夷齊飲此水,終當不改清廉心。注釋⑴據《晉書·良吏傳》記載,當時派到廣州去當刺史的皆多貪贓黷貨,廣州官府衙門賄賂公行,貪

    魏晉

    讀山海經·其十 陶淵明

    閱讀(305)

    讀山海經·其十原文: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讀山海經·其十翻譯及注釋翻譯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同樣

    魏晉

    苦寒行 曹操

    閱讀(239)

    苦寒行原文: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

    魏晉

    誡外甥書 諸葛亮

    閱讀(271)

    誡外甥書原文: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誡外甥書翻譯

    魏晉

    薤露 曹操

    閱讀(243)

    薤露原文: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薤露翻譯及注釋翻譯  漢朝自建國到

    魏晉

    移居二首 陶淵明

    閱讀(238)

    移居二首原文: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

    魏晉

    車遙遙篇 傅玄

    閱讀(212)

    車遙遙篇原文: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游兮西入秦,愿為影兮隨君身。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車遙遙篇鑒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人雖已經離去,情卻常難斷絕。因此就有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凄傷,有了“才下眉頭、卻

    魏晉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閱讀(243)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詠懷八十二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著覺。起坐彈鳴琴。起床坐著彈琴。薄帷鑒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魏晉

    燕歌行二首·其二 曹丕

    閱讀(293)

    燕歌行二首·其二原文: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嘆。展詩清歌仰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云間,飛鴿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燕歌

    魏晉

    銅雀臺賦 曹植

    閱讀(294)

    銅雀臺賦原文: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揚仁化于宇

    魏晉

    歸園田居·其四 陶淵明

    閱讀(240)

    歸園田居·其四原文: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翻譯及注釋翻

    魏晉

    飲酒·其四 陶淵明

    閱讀(242)

    飲酒·其四原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飲酒·其四翻譯及注釋翻譯秋菊花盛正鮮艷,含露潤澤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濃。一揮而盡杯

    魏晉

    七哀詩 曹植

    閱讀(252)

    七哀詩原文: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七哀詩翻譯及注釋翻譯明月照在高樓之上

    魏晉

    雜詩七首·其一 曹植

    閱讀(291)

    雜詩七首·其一原文: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雜詩七首·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高臺上常常吹著悲風,早晨的太陽照著北林。我懷

    魏晉

    雜詩 陶淵明

    閱讀(316)

    雜詩原文: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翻譯及注釋翻譯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

    魏晉

    洛神賦 曹植

    閱讀(212)

    洛神賦原文: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

    魏晉

    白馬篇 曹植

    閱讀(227)

    白馬篇原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

    兩漢

    七步詩 曹植

    閱讀(248)

    七步詩原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七步詩翻譯及注釋翻譯鍋里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