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初中古詩詞重點詞語的含義(初中文言文重點字詞解釋和做詩詞賞析,文言文的技巧)

    1.初中文言文重點字詞解釋和做詩詞賞析,文言文的技巧

    初中的文言文都是一些基礎簡單的知識。

    不要求你弄清太多句式,關鍵是要多積累一些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比如說:以(把,用來,來,認為,按照)、之(助詞的,取獨不譯,代詞,音節助詞)、于(對于,在,比,和)、其(大概,難道,指示代詞這些那些,人稱代詞)、所以(用來。

    的方法,。

    的緣故)、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因此)、乃(于是就,才,竟)等等常見的字;還有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實詞:會(適逢)、度(估計)、再(兩次)、顧(回頭看)、拜(授予。

    官職)還有一詞多義:然(正確、這樣、但是、確信)謝(告辭、道歉、拒絕、感謝)等等,關鍵在于多讀,慢慢的就自身有一種翻譯能力了。

    做題時,不要求你逐字逐句翻譯清楚,只要掌握整體意思就行。關鍵字對就給分。

    有時還可結合題目中的信息幫助理解。關于詩詞,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弄清其思想感情的核心和基調就好辦了。

    2.關于古詩中的'詞'的含義即解釋

    語言學里,詞是能夠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

    作為詩歌的一種,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 詞的形式有以下特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

    一般說,詞調并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3.快中考了,山東人教版初中三年所有文言文中重點詞語解釋,語句解釋

    八年級上冊課內文言文能力測試(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⒈解釋加點字⑴具答之( ) 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⑶ 屋舍儼然( )⑷各復延至其家( ) ⑸乃不知有漢( ) ⑹便要還家( )⒉下列加點字與“皆嘆惋”句中的“皆”字意義不同的是(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B、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⒊有些成語出自本文,請寫出兩個 、⒋下列加點詞語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C、無論魏晉 D、設酒殺雞作食⒌翻譯句子(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譯文: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譯文: ⒍留白,是繪畫藝術的一種手法,文學創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你認為本文何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

    (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 的寫法。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有仙則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無案牘之勞形( )⒊“無絲竹之亂耳”中的“之”字與下列各句加點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D.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⒋翻譯下面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⒌作者引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為了說明( )A.自己和諸葛亮、揚雄一樣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諸葛廬、子云亭齊名。 C.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D.表明作者懷念諸葛亮、揚子云。(三)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⒈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⑴可愛者甚蕃( ) ⑵濯清漣而不妖( )⑶香遠益清( ) ⑷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⒉ 翻譯文言語句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⒊ 選文第1節從 、、三個方面對蓮花進行了描寫。⒋ 短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對待的?請簡述理由。⒌ 模仿例句,用同樣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 ,因為它 。

    (四)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⒈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⑴為宮室、器皿、人物 ( ) ⑵中軒敞者為艙( ) ⑶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 ⑷高可二黍許( )⒉翻譯下面句子⑴嘗貽余核舟一⑵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⒊選文中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話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⒋這件雕刻作品的主題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⒌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的名句分別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⒈解釋下面加點的字⑴不獨親其親 ( ) ⑵男有分,女有歸( )( )⒉找出文中兩個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通 解釋 通 解釋 ⒊翻譯句子(1)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⒋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 (六)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

    4.古詩中如何理解詞句含義

    古詩文詞句的解讀(即理解或翻譯),是古詩文教學的難點之一。

    一次偶然的課堂教學事件告訴我,“聯系”便是突破這一難點的有效方法之一。三年前,我教學《口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 2003年5月第五版)一課時,討論到“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一句的翻譯時,一位女生發言說:“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參考書》上的說法),話還沒說完,有一位男生 “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我問他為什么笑,他說:“這些賓客在做廣播體操啊?”這一問,反把我給問住了。是啊,賓客們驚訝的動作根本不可能如此一致,怎樣理解恰當呢?稍思片刻后,我反問道:“賓客們有一致的地方嗎?”同學們馬上回答道:“以為妙絕。”

    “對啊,賓客們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們怎樣理解這句呢?”在我的啟發下,同學們普遍認為這句應理解為:“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認為好極了,有的伸長脖子,有的斜眼旁視,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贊嘆。”這件事,使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深深地懂得了:解讀古詩文的詞句,除了借助于有關工具書、參考書(參考書僅能提供參考)外,還必須聯系作品內容,聯系社會實際,聯系自身經驗,仔細推敲,才能真正走進文本,真正理解其內容。

    一、聯系作品內容解讀 如果割斷了文章的前后聯系,就詞解詞,就句釋句,那就很難把握作品原意。如對《蒹葭》(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三冊)中的“溯游”一詞的理解,教材上的注釋為“順著河流往下走”。

    但聯系全詩的中心意思和表達風格,我覺得理解為 “沿著直流的水道往上走”似乎更確切些。《蒹葭》是一首愛情詩,表達的是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思念和渴求相見的戀情。

    若按該教材的注釋,詩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便理解為:“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嶇彎又長。

    順著河流往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這樣,給人的印象則是:主人公猶豫不決,徘徊不前,無渴求相見之心,缺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氣。

    我覺得這里的關鍵是對“游”一詞如何理解。《辭源》將“溯游”的“游”解釋為“河流的一段”(第 1835 頁商務印書館出版 1981 年 12 月修訂第一版)。

    《中學生文言詞典》(第 430 頁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一版)亦緣此說。 王力 先生則認為:“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古代漢語》第 455 頁中華書局出版王力主編 1962 年 11 月第一版)。

    仔細想來,這兩種說法其實并不矛盾,前者沒有排斥“直流”,后者也沒有排斥“一段”,可綜合起來把它理解為“河流當中直流的一段”。那么,既然“溯洄”解釋為“沿著彎曲的河道往上走”,“溯游”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沿著直流的河道往上走”。

    這樣的理解既切合實際,也符合詩意。一條河流無論總體怎樣彎曲,但總有一段或數段是直的。

    從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來看,主人公越過了險阻,來到一段平直之處,眼前出現了“伊人”的幻覺,這是符合常理的。同時,這又暗示著:只要不怕艱難險阻,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事物終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再從表達風格上來說,這首詩運用了重章疊句的寫法。全詩共三章,每章只是變換了幾個字,很好地表現了反復詠唱、纏綿無盡的感情。

    從這一點上講,“溯洄”、“溯游”中的“溯”都理解為“逆水流方向而上”,也是與全詩重章疊句的寫法相一致的。因此,詩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可這樣理解: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彎彎,崎嶇而又漫長。繼續沿著河道往上走,道路忽而變直了,仿佛她在水中央。

    再如:我在教學《三峽》(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一課時,不少同學將“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翻譯為“除非正午,才看不到太陽,除非半夜,才看不到月亮。”這正好與文章的原意相反。

    問他們為什么這樣理解,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是《參考書》上的解釋。其實《參考書》上并沒有“才”這個字,那句中的“除非”是“除了”的意思(如果把它與“才”搭配起來,便是“只有”的意思了)。

    再讓同學們仔細讀課文,他們這才恍然大悟:這句突出的是“兩岸連山” 的高峻,應該理解為:“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蘇教版新課程教材中是這樣注釋的),或“除了中午,看不到太陽,除了半夜,看不到月亮”,或“只有在正午,才看到太陽,只有在半夜,才看到月亮”。二、聯系社會實際解讀 對古詩文詞句的解讀,如果脫離了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實際,憑自己的一般經驗或想當然望詞釋意,往往不能正確把握其內容、含義,有時還會鬧出笑話。

    如:《曹劌論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一課對 “ 登軾而望之 ” 中的 “ 軾 ” 解釋為 “ 古代車子前面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 。與之相配套的《語文教科書教師備課手冊》上將 “ 登軾而望之 ” 翻譯為: “ 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撤退的情況。

    ” 這實在令人費解。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曹劌并非毛頭小伙子或平衡木運動員,哪有如此敏捷的身手躥到 “ 車前用于扶手的橫木 ” 上。

    5.初中文言文詞匯的意思必記的有哪些 包括課外的 謝謝

    第三部分 文言文[考試目標一] 理解常用文言實詞的意義和常用文言虛詞的一般用法。

    [例題精析]例1.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寫出它的本字。A.良鄂然,欲毆之。

    ( 通 )B.甚矣,汝之不惠 。 ( 通 )C.圣人非所與熙也 。

    ( 通 )D.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 通 )例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古今同義的一項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C.犧牲玉帛,弗敢專也,必以信。 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例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齊無人邪?使之為使。 其賢者使使賢主。

    B.寡人反取病焉。 則久已病矣。

    C.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

    D.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吾賴是以食吾軀。

    例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與“楚人以晏子短”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 于是乃以田忌為將C. 我以日出時去人遠 D. 以我酌油知之例5.與例句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蓮之出淤泥而不染A.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B. 子將安之?C. 彼竭我盈,故克之。

    D. 人之為學者有難易乎?◆例1是考查學生理解和掌握通假字的能力。答案是:A. “鄂” 通“愕”;B.“惠”通“慧”;C.“熙”通“嬉”;D.“闕”通 “缺”。

    ◆例2是考查學生辨析字詞古今含義的能力。A項中的“卑鄙”古義是地位低微,學識淺陋。

    今義是語言、行為品質惡劣;B項中的“其實”古義是它們的果實,今義是表示所說的實際情況;C項中“犧牲”古義指牛、羊、豬等祭品,今義是指為正義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D項中“修狹”古今同義,都是長而窄的意思。A、B、C三項中加點的詞古今含義有明顯差異,故答案為D。

    ◆例3是考查學生理解掌握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的能力。此題的答案是A。

    因為A項中兩個加點的詞都是“派遣”的意思;B項中的“病”分別是“辱”、“困苦”的意思;C項中的“名”分別是“出名”、“名聲”的意思;D項中的“食”分別是“食物”、“供養”的意思。◆例4是考查學生對文言虛詞“以”字的理解能力。

    例句中“以”,意思是“因為”,四個選項中,A項是“因為”;B項是“用”;C項是“認為”;D項是“憑、靠”。正確的選項是A。

    ◆例5是考查學生理解和掌握文言虛詞“之”的能力。該題的答案是D。

    因為D項中的“之”與例句中的“之”一樣“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中的“之”是作結構助詞,相當于“的”;B項中的“之”是作動詞,“去、往、到”的意思;C項中的“之”作代詞,是“他們(指齊軍)”的意思。[能力訓練一] 一、寫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置于市,賈十倍 同 2.坐縻廩粟而不知恥 通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4.才美不外見 同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通 6.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 同 7.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通 8.詘右臂支船 同 9.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通 , 通 10.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通 11.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 12.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通 13.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通 14.屬予作文以記之 同 15.無他,但手熟爾 通 16.談笑有鴻儒 通 17.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同 18.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同 19.不用,則以紙帖之 通 20.默而識之 通 21.之虛所賣之 通 22.系向牛頭充炭直 通 23.便要還家 通 24.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同 25.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同 2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邪 通 27.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通 28.左手倚一衡木 同 二、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與今義。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2.蔣氏汪然出涕曰 古義( )今義( )3.微斯人,吾誰與歸 古義( )今義( )4.大小之獄 古義( )今義( )5.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古義( )今義( )6.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 )今義( )7.可以已大風 古義( )今義( )8.臣本布衣 古義( )今義( )9.王曰,何坐 古義( )今義( )10.未果,尋病終 古義( )今義( )11.屬予作文以記之 古義( )今義( )12.至若春和景明 古義( )今義( )1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義( )今義( )14.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義( )今義( )15.見白書,乃鉆火燭之 古義( )今義(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何苦而不平( )2.釋擔而立,睨之( )3.請損之,月攘一雞( )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會賓客大宴( )6.復前行,欲窮其林( )7.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8.以光先帝遺德( )9.齊威王欲將孫臏( )10.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 )11.有一老父衣褐( )12.因長跪履之( )13.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14.懼有伏焉( )15.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16.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四、解釋下列加點實詞在句中的含義1. 告之于帝,帝感其誠 (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2. 溫故而知新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3. 高可二黍許 ( ) 雜然相許 ( )4. 齊人固善盜乎 ( ) 汝之心固,固不可徹( )5. 晏子使楚( ) 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 ) 齊命使各有所主 ( )6. 西蜀之去南海 ( ) 挈妻子而去之走 ( ) 去國還鄉 ( ) 去死肌,殺三蟲 ( )五、根據要求選擇答案: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A.處士笑而然之(認為……是正確的) B.漁人甚異之(奇異)C.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到了) 。

    初中古詩詞重點詞語的含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初中古詩詞重點詞語的含義(初中文言文重點字詞解釋和做詩詞賞析,文言文的技巧)

    詩歌

    收集6則古詩詞(收集六首古詩)

    閱讀(45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收集6則古詩詞,內容包括收集六首古詩,收集6種不同的古詩詞,收集6句描寫不同季節的古詩。1.漢樂府《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

    詩歌

    非常有深意的古詩詞(求很有深意的詩句)

    閱讀(71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非常有深意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求很有深意的詩句,求很有深意的詩句,跪求一下有深意的詩句有些啥子非常感謝。蝴蝶為花醉,花卻隨風飛,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 我自是年少,韶

    詩歌

    看到草原想到的古詩詞(看到可愛的大草原,會想到那些古詩)

    閱讀(35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看到草原想到的古詩詞,內容包括看到草原你想到了哪些古詩詞,看到草原你想到了哪些古詩詞,看到可愛的大草原,會想到那些古詩。草原詩三首 (一) 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 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 (二) 極目青天日

    詩歌

    含欣的古詩詞(含欣的詩句)

    閱讀(47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含欣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含欣的詩句,含有欣字的古詩,含“欣”的詩詞。含“欣”的詩句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從。 唐 · 李白《古風 二十》弦歌欣再理,和樂醉人心。 唐 · 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未果三山期,遙

    詩歌

    升職的古詩詞(形容升官的詩句有哪些)

    閱讀(257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升職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升官的詩句,關于升遷的古詩,古人祝賀升官的詩詞。1.《念奴嬌(劉左史光祖夫人生日)》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劉郎初度隨春到,尚記彩衣春立。又上夫人千歲壽,相望不爭旬日。琴瑟儀刑,山河

    詩歌

    贊頌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贊美黃河的詩句)

    閱讀(257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頌黃河的古詩詞名句,內容包括贊美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請寫出連續兩句贊美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贊美黃河的詩句。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3黃河落

    詩歌

    古詩詞中含春的詩句(唐詩中帶有春的詩句)

    閱讀(361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含春的詩句,內容包括唐詩中帶有“春”的詩句,古詩中帶有春字的詩,古詩中含有春字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2、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3、云想衣裳

    詩歌

    點點星河古詩詞(帶有星河的詩句)

    閱讀(478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點點星河古詩詞,內容包括帶有星河的詩句,關于星河的詩詞,關于“星河”的古詩文都。《南歌子·天上星河轉》宋代:李清照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

    詩歌

    古詩詞人物形象分析(怎樣分析古詩詞中人物的形象)

    閱讀(834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人物形象分析,內容包括怎樣分析古詩詞中人物的形象從哪些方面入手急求,如何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如何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詩人自己,要從詩句中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品格正直,不為政壇所

    詩歌

    新課標小學古詩詞全解(小學語文新課標人教版古詩詞匯總)

    閱讀(1376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新課標小學古詩詞全解,內容包括小學語文新課標人教版古詩詞匯總,新課標小學古詩系列,新課標小學古詩系列。我只記得古詩了,只告訴你古詩可以嗎?我找了好久,才找到1-6年級的呢!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

    詩歌

    有祝福寓意的古詩詞(代表祝福的詩句)

    閱讀(135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祝福寓意的古詩詞,內容包括表示祝愿的詩句,求幾句帶有祝福意思的唯美古文句子,古人表達祝愿的詩詞。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與

    詩歌

    關于吃面條的古詩詞(和吃面有關的古代詩句)

    閱讀(10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吃面條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和吃面有關的古代詩句,有關贊美面條的詩詞,有關贊美面條的詩詞。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數筯玉簪橫。宋代黃庭堅《過土山寨》譯文:面條一杯像銀線一樣散亂分布在碗了,蔞蒿幾片像玉簪橫放在面上。2、

    詩歌

    一別過百年的古詩詞(帶有百年的詩句)

    閱讀(161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一別過百年的古詩詞,內容包括不超過一百字的古詩,描寫百年的詩句,帶有百年的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李白《短歌行》百年鼎鼎

    詩歌

    收集6則古詩詞(收集六首古詩)

    閱讀(45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收集6則古詩詞,內容包括收集六首古詩,收集6種不同的古詩詞,收集6句描寫不同季節的古詩。1.漢樂府《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

    詩歌

    非常有深意的古詩詞(求很有深意的詩句)

    閱讀(71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非常有深意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求很有深意的詩句,求很有深意的詩句,跪求一下有深意的詩句有些啥子非常感謝。蝴蝶為花醉,花卻隨風飛,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 我自是年少,韶

    詩歌

    看到草原想到的古詩詞(看到可愛的大草原,會想到那些古詩)

    閱讀(35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看到草原想到的古詩詞,內容包括看到草原你想到了哪些古詩詞,看到草原你想到了哪些古詩詞,看到可愛的大草原,會想到那些古詩。草原詩三首 (一) 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 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 (二) 極目青天日

    詩歌

    含欣的古詩詞(含欣的詩句)

    閱讀(473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含欣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含欣的詩句,含有欣字的古詩,含“欣”的詩詞。含“欣”的詩句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從。 唐 · 李白《古風 二十》弦歌欣再理,和樂醉人心。 唐 · 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未果三山期,遙

    詩歌

    升職的古詩詞(形容升官的詩句有哪些)

    閱讀(257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升職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形容升官的詩句,關于升遷的古詩,古人祝賀升官的詩詞。1.《念奴嬌(劉左史光祖夫人生日)》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劉郎初度隨春到,尚記彩衣春立。又上夫人千歲壽,相望不爭旬日。琴瑟儀刑,山河

    詩歌

    贊頌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贊美黃河的詩句)

    閱讀(257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頌黃河的古詩詞名句,內容包括贊美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請寫出連續兩句贊美黃河的古詩詞名句,贊美黃河的詩句。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3黃河落

    詩歌

    古詩詞中含春的詩句(唐詩中帶有春的詩句)

    閱讀(361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中含春的詩句,內容包括唐詩中帶有“春”的詩句,古詩中帶有春字的詩,古詩中含有春字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2、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3、云想衣裳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