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重陽節敬老愛老的詩詞(配樂)
我這里有一手網友自己原創的詩詞《重陽慢》,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幫助你
重陽節*憶菊夢
重九菊海,觀之甚嘆,忽憶兒時與祖父情深,幼年弱質幸承憐愛。祖父今已耄耋之年,竊望其壽且多福。今正二九之季,當感其深恩。乘佳節作此以寄之。
金風初透,涼露悄臨,茱萸佳陽正盛。登岱宗岳峰,憶往昔祖孫情,兒時偏愛菊仙影,而今寒重,思憶無聲。待晨清,靜看旭日東升,花落猶抱莖。 文皇瀟灑,待而今,須驚世盛。昨夜夢菊境,星繁月明,隨祖插莖,滿院黃甲金兵。采金精,寄濃愁鄉情。紅袖瑤琴撫,采暗香東籬亭。
2.有沒有什么描寫重陽節有音樂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編輯本段【解題】
獨自在異鄉闖蕩,每到過節時就會思念自己的兄弟,知道兄弟登上高處插上茱萸作重陽節紀念時,少了一人來參加。
編輯本段【注解】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2、憶:想念。
3、倍:加倍,更加。
4、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zhūyú: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編輯本段【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編輯本段【英語譯文】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Wang Wei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編輯本段【評析】
詩寫游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后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3.重陽詩歌朗誦
:《重陽節,獻給爺爺奶奶的歌》
男:今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重陽節。
齊:今天大家歡聚一堂,共同點亮節日的燭光。
男:秋風送爽,祝爺爺奶奶壽比山高,
女:丹桂飄香,愿爺爺奶奶福如水長。
男:是爺爺奶奶慈愛的目光伴隨我們成長,
女:是爺爺奶奶溫暖的呵護讓我們幸福健康。
男:我們有一千句話要說,有一萬首歌要唱,
齊:祝爺爺奶奶幸福安康。
男:一祝爺爺奶奶笑口常開、身體健康;
女:二祝爺爺奶奶吉祥如意,兒孫滿堂;
男:三祝爺爺奶奶天天開心,萬事順暢;
女:四祝爺爺奶奶春秋不老,壽比天長。
齊:最后,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我們永遠愛您!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重陽古詩詞配樂(求重陽節敬老愛老的詩詞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