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詩詞中蘊含有化學知識.(1)下列古詩詞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1)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涉及可燃物的燃燒,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B、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涉及水的狀態變化,但是變化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中,涉及碳酸鈣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中,涉及碳酸鈣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屬于化學變化.
故填:B.
(2)“有麝自來香,不用大風揚”說明粒子具有不斷運動的性質.
故填:不斷運動.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下列關于“淚”的說法正確的是:“淚”說明石蠟熔點低受熱易熔化.
故填:B.
2.古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
A、蠟炬成灰淚始干說的是蠟燭燃燒,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
B、爆竹聲聲一歲除,說的是燃放爆竹,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爆炸反應,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
C、烈火焚燒若等閑說的是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
D、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說的是水蒸氣冷凝成水滴,只是狀態發生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