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透生死的古詩詞
《挽歌詩三首·其一》【晉】陶淵明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陶淵明一生自在,把生死看的格外透徹,這從他不慕功名,歸園田居就可以看出來,絕筆詩中“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是他一貫淡然的風格。
《臨路歌》【唐】李白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這首詩一如既往的豪邁、大氣,卻透著份悲傷,不是因為即將死去,只是壯志未酬,徒留遺憾。
大家可以從詩中感受:“大鵬奮飛啊振動八極,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濟。雖被摧折,其余風啊仍可激揚萬世,游于扶桑啊又掛住左翼;力雖不濟,后人得此余風而可傳此事跡,然而世無孔子,誰能為我的摧折而哭泣?”。
2.有關人生哲理對待生死的古詩句
1、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白話釋義: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詠石灰》
白話釋義: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3、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宋·陸游《示兒》
白話釋義: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漢·劉向《荊軻刺秦王》
白話釋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
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白話釋義: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6、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唐·杜甫《蜀相》
白話釋義: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3.正確對待生死的詩句
1、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原文出處
《過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4、《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4.找五首看破世塵的詩詞
蘇幕遮·草
梅堯臣(圣俞)
露堤平,煙墅杳。
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
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歸園田居》五首·陶淵明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5.古人感嘆生死詩句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報任安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看破生死的古詩詞(看透生死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