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春節和元宵節的古詩有哪些
1、壽春節進
唐代:貫休
圣運關天紀,龍飛古帝基。振搖三蜀地,聳發萬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動四夷。恩頒新命廣,淚向舊朝垂。
2、古蟾宮·元宵
明代: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3、元宵
明代: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宋代: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5、浣溪沙(丁亥餞元宵)
宋代:劉鎮
簾幕收燈斷續紅。歌臺人散彩云空。夜寒歸路噤魚龍。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風。丁寧鶯燕莫匆匆。
2.關于春節和元宵節的古詩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新年作
唐代: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除夜雪
宋代: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楊 廣
**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 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 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觀燈樂行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元 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與春節元宵節有關的古詩詞
春節:
1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 《除夜》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宵節:
1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2《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3《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望采納!
4.描寫春節和元宵節的詩句
一、關于春節的詩句
1、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溫庭筠《燒歌》
2、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陸游《除夜雪》
3、消息東郊木帝回,宮中行樂有新梅。沉香甲煎為庭燎,玉液瓊蘇作壽杯。遙望露盤疑是月,遠聞鼉鼓欲驚雷。昭陽第一傾城客,不踏金蓮不肯來。——唐·李商隱《隋宮守歲》。
4、細草穿紗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宋·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二、關于元宵節的詩句
1、燈轉華夏千年過,些小佳節繼開來。香車寶馬今何在?喜慶中原億眾安。《元宵有感》
2、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詩曰》作者:姜白石
3、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清)丘逢甲
4、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滿簾花影月三五,一碗湯圓情萬千。《元宵夜思兒》
5.有關元宵節、春節的古詩詞并賞析~~
春節的古詩詞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有關元宵節的古詩詞 元宵節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這首挺經典的,個人也比較喜歡的。. 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YI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賞析】(宋)王安石 《元日》.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
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
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6.5首關于春節、元宵節的古詩詞
關于春節的古詩詞:1、《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2、《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3、《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代】孟浩然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關于元宵節的古詩詞如下:1、《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2、《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宋·蘇軾元宵似是歡游好。
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7.關于春節、元宵節的古詩、古詞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 天上風云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8.有描寫春節或元宵節的古詩嗎
《元夕影永冰燈》(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有關于春節元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