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有六字的詩詞
《蜀道難》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無題》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二十四詩品》
年代: 唐 作者: 司空圖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
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廉海燕雙飛去。
滿恨游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
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答題不易,滿意請采納,謝謝。
驚殘好夢無尋處。
2.有關六言古詩詞
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王維《自適》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舟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李白《采蓮曲》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
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
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
超塵埃以遠逝,與世事乎長辭。——張衡《歸田賦》
《怨歌行》
北周.庾信
家住金陵縣前,嫁得長安少年。
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舞媚娘》
北周.庾信
朝來戶前照鏡,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
只疑落花慢去,復道春風不還。
少年惟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
《妾薄命》
曹植
攜玉手喜同車,北上云閣飛除。
釣臺蹇產清虛,池塘觀沼可娛。
仰泛龍舟綠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詠漢女湘娥。
隔漢江寄子安
魚玄機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憶空吟。
鴛鴦暖臥沙浦,砠矦閑飛桔林。
煙里歌聲隱隱,渡頭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 收起
和尚0109 2014-11-14
《怨歌行》
北周.庾信
家住金陵縣前,嫁得長安少年。
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舞媚娘》
北周.庾信
朝來戶前照鏡,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
只疑落花慢去,復道春風不還。
少年惟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
3.六句的古詩詞有哪些
1、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譯文
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葉翠枝綠。當你懷念家園盼歸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腸百結。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吹進羅帳激我愁思?
2、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譯文
陽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紅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見魚兒游,潭四周樹木濃密可藏烏鴉,兒童和老人喜悅地聚觀謝雨盛會。
常到潭邊飲水的麋鹿突然逢人驚恐地逃避,猿猱聽到鼓聲不用呼叫而自來。這樣的盛況回家應告訴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3、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
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4、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宋代:姜夔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譯文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后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后,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后一次涌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于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狂歡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5、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宋代:朱敦儒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譯文
清明時節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殘留的香燭紙錢上,橋下溪水碧綠,橋外燕子銜濕泥筑巢。白日漸長,獨自一人人寂寞的倚著欄桿。
剛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發著嫩綠之色,剛掉落花瓣的新杏,還未散發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與誰一起觀賞呢。
4.六言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六言》 宋 章甫 刺繡何如倚市,力耕須要逢年。留醉堂中老子,日長沽酒無錢。
2. 《六言》 宋 吳浚 草間路六七里,溪上梅三四花。日落鳥聲何處,山空犬吠誰家。
3. 《六言》 宋 林景熙 沙鷗對立機外,胡蝶相逢夢中。帆去帆來野水,花開花落春風。流水獨吟花逕,好山重約云門。茶甌疏竹孤寺,桐角斜陽遠村。
4. 《六言》 唐 呂巖春暖群花半開,逍遙石上徘徊。獨攜玉律丹訣,閑踏青莎碧苔。古洞眠來九載,流霞飲幾千杯。逢人莫話他事,笑指白云去來。
5.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五首》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豈曼容。一塵原托仁政,六字誰賡變風。
6.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楚水別來十載,蜀山望斷千重。畢竟擬為傖父,憑君說與吳儂。
7. 《身心問答三首》淵明形神自我,樂天身心相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時當成幾佛。
8. 《六言詩》漢 孔融郭李分爭為非。遷都長安思歸。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
9. 《田園樂》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線更帶朝煙。花落家僮未歸,鳥啼山客猶眠。
10. 《歸田賦》張衡 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塵埃以遠逝,與世事乎長辭。
5.一至六年級的所有古詩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詠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漁歌子
題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員二使安西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七律。長征
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詩經。采薇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天凈沙。秋
卜算子
馬詩
浪淘沙
6.一到六年級所有的古詩詞
1 《江南》 樂府民歌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3 《詠鵝》 駱賓王(唐) 4 《風》 李嶠(唐) 5 《詠柳》 賀知章(唐) 6 《涼州詞》 王之渙(唐) 7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8 《春曉》 孟浩然(唐) 9 《涼州詞》 王翰(唐) 10 《出塞》 王昌齡(唐) 1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12 《鹿柴》 王維(唐)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 15 《靜夜思》 李白(唐) 16 《古朗月行》李白 17 《望廬山瀑布》 李白 18 《贈汪倫》 李白 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
20 《早發白帝城》 李白 21 《望天門山》 李白 22 《別董大》 高適(唐) 23 《絕句》(其三) 杜甫(唐) 24 《春夜喜雨》 杜甫 25 《絕句》(其一) 杜甫 26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27 《楓橋夜泊》 張繼(唐) 28 《游子吟》 孟郊(唐) 29 《江雪》 柳宗元(唐) 30 《漁歌子》 張志和(唐) 31 《塞下曲》 盧綸(唐) 32 《望洞庭》 劉禹錫(唐) 33 《浪淘沙》(其一) 劉禹錫(唐) 34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 35 《池上》 白居易(唐) 36 《憶江南》 白居易(唐) 37 《小兒垂釣》 胡令能(唐) 38 《憫農》(其一) 李紳(唐) 39 《憫農》(其二) 李紳(唐) 40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 41 《山行》 杜牧(唐) 42 《清明》 杜牧(唐) 43 《江南春》 杜牧(唐) 44 《樂游原》 李商隱(唐) 45 《蜂》 羅隱 46 《江上漁者》 范仲淹(北宋)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49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北宋) 51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52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53 《題西林壁》 蘇軾 54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55 《示兒》 陸游(南宋) 56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南宋) 57 《四時田園雜興》(一) 范成大(南宋) 58 《四時田園雜興》(二) 范成大(南宋) 59 《小池》 楊萬里(南宋) 6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南宋) 61 《春日》 朱熹(南宋) 62 《題臨安邸》 林升(南宋) 63 《游園不值》 葉紹翁(南宋) 64 《鄉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65 《墨梅》 王冕(元) 66 《石灰吟》 于謙(明) 67 《竹石》 鄭燮(清) 68 《所見》 袁枚(清) 69 《村居》 高鼎(清) 70 《己亥雜詩》 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