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眼兒媚·詠紅姑娘 納蘭性德

    眼兒媚·詠紅姑娘原文:

    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霞綃裹處,櫻唇微綻,靺鞨紅殷。
    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玉墀爭采,玉釵爭插,至正年間。

    眼兒媚·詠紅姑娘注釋

    ①紅姑娘:酸漿之別稱。多年生草,高二三尺,葉卵形而尖,六七月開白花,其果實成囊狀,色絳紅,酸甜可食。楊慎《丹鉛總錄·花木·紅姑娘》引明徐一夔《元故宮記》:“金殿前有野果,名紅姑娘,外垂絳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又《飲水詞·叢錄》云:“按紅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燈籠草,即酸漿草也。元棕擱殿前有草名紅姑娘,見《清吟堂集》詠紅姑娘題注。
    ②騷屑:風聲。漢劉向《九議·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雪吸吸以湫戾。”王逸注:“風聲貌。”唐高適《酬李少府》:“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
    ③霞給:謂美艷輕柔的絲織物,此處形容紅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 lè):形容紅姑娘殷紅的顏色,好像是紅色的寶石(紅瑪瑙)一樣。參見《臺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謂元代至正年間,宮殿前種植了紅姑娘,宮中女子爭相采摘,又爭相插戴。玉揮,宮殿前的石階。玉墀,女子之頭飾,玉制之釵,由三股合成,燕形。至正,元惠宗順帝妥歡帖睦爾第三個年號(前二年號為元統、至元),即公元1341一1367年。

    眼兒媚·詠紅姑娘賞析

      元代棕擱殿前曾植野果紅姑娘。如今野果依稀尚存,而元代王朝卻早已淪為歷史的陳跡了,故此篇作者是借詠紅姑娘抒發了今昔之感。上片側重刻畫紅姑娘之形色,下片則述古寫懷.值得注意的是,結句點出“至正年間”,而“至正”是為元末惠宗順帝之時。順帝昏庸,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遂致各地義軍蜂起,最后元朝滅亡,政權為朱元璋所奪。此篇末明點“至正年間”,其中所含深意是耐人尋味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眼兒媚·詠紅姑娘 納蘭性德

    明清

    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 劉墉

    閱讀(273)

    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原文: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隨我于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送蔡明遠敘。乙未冬日臨。石菴居士。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注釋(1)既:已經。(2)奉命:被命令,被要求。(3)邗(hán)溝:聯系長江和淮

    明清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 納蘭性德

    閱讀(271)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原文:重來對酒,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曉角·重來對酒翻譯及注釋翻譯幾欲舉杯,對酒無言,折盡風中搖曳的柳條也數不盡那濃濃的離情別緒。遙憶當年

    明清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納蘭性德

    閱讀(304)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原文: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斷續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河瀆神·風緊雁行高注釋①無邊:此處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典。這里是

    明清

    踏莎行·初春 徐燦

    閱讀(287)

    踏莎行·初春原文: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踏莎行·初春注釋踏莎行:詞牌名。莎,音suō。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靈已化作柳絮飄向

    明清

    南鄉子·詠瑞香 顧太清

    閱讀(275)

    南鄉子·詠瑞香原文:花氣靄芳芬,翠幕重簾不染塵。夢里真香通鼻觀,氤氳。不是婷婷倩女魂。細蕊綴紛紛,淡粉輕脂最可人。懶與凡葩爭艷冶,清新。贏得嘉名自冠群。南鄉子·詠瑞香注釋[1]翠幕:翠色的帷幕。[2]氤氳:彌漫貌。[3]嘉名:好名稱。 南鄉子

    明清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納蘭性德

    閱讀(268)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原文: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注釋①風飐(zhan)柳:風吹動柳條。飐,風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②僝僽:憂愁

    明清

    青衫濕遍·悼亡 納蘭性德

    閱讀(274)

    青衫濕遍·悼亡原文: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

    明清

    題畫 江世銓

    閱讀(262)

    題畫原文:不寫晴山寫雨山,似呵明鏡照煙鬟。人間萬象模糊好,風馬云車便往還。

    明清

    江上阻風 宋琬

    閱讀(280)

    江上阻風原文:睡起無聊倚舵樓,瞿塘西望路悠悠。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江上阻風鑒賞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訟,冤始盡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與四川按察使。本詩即寫于赴任途中。“睡起無聊倚舵樓,

    明清

    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 納蘭性德

    閱讀(298)

    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原文: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注解簾纖雨:細雨。晏幾道生查子詞:(無端輕薄云,暗作簾纖雨。)彈指:《翻譯名義集》:《僧

    明清

    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納蘭性德

    閱讀(272)

    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原文: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注釋①湘簾 : 用湘妃竹編制的簾子。②玉樓 : 指華麗之樓閣。宋辛棄疾《蘇武慢·雪

    明清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納蘭性德

    閱讀(270)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原文: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注釋①湘真:即陳子龍。陳子龍(1608一1647),字人中、臥子,號大樽、軼符,松江華亭(今上海

    明清

    菩薩蠻·春閨 徐燦

    閱讀(296)

    菩薩蠻·春閨原文: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卷簾風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家。菩薩蠻·春閨注釋[1]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2]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3]殘紅:凋殘的

    明清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 倒讀《巫山一段云》) 董以寧

    閱讀(311)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原文: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評解  此詞為回文,倒讀為另一詞調《巫山一段

    明清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納蘭性德

    閱讀(304)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原文: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斷續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河瀆神·風緊雁行高注釋①無邊:此處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典。這里是

    明清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 納蘭性德

    閱讀(271)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原文:重來對酒,折盡風前柳。若問看花情緒,似當日、怎能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曉角·重來對酒翻譯及注釋翻譯幾欲舉杯,對酒無言,折盡風中搖曳的柳條也數不盡那濃濃的離情別緒。遙憶當年

    明清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納蘭性德

    閱讀(268)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原文: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注釋①風飐(zhan)柳:風吹動柳條。飐,風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②僝僽:憂愁

    明清

    青衫濕遍·悼亡 納蘭性德

    閱讀(274)

    青衫濕遍·悼亡原文: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

    明清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 納蘭性德

    閱讀(202)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原文: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好事近·簾外五更風翻譯及注釋翻譯認命了,很多事,喜怒哀樂,是我一個人的,終究只是一個人的。沒有誰,會同你傻傻

    明清

    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 納蘭性德

    閱讀(206)

    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原文: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注釋短衣匹馬: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尚騎射,故穿窄袖之衣,稱為短衣。這里是謂穿

    明清

    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 納蘭性德

    閱讀(169)

    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原文: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采得石榴雙葉子,欲貽誰?便是有情當落日,只應無伴送斜暉。寄語東風休著力,不禁吹。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翻譯及注釋翻譯依立在垂柳飄飄的紅橋上,羅裳輕舞隨風飄。摘下兩片石榴葉,想

    明清

    一叢花·詠并蒂蓮 納蘭性德

    閱讀(171)

    一叢花·詠并蒂蓮原文: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藕絲風送凌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一種情深,十分心苦,脈脈背斜陽。色香空盡轉生香,明月小銀塘。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菰米漂殘,沈云乍黑,同夢寄瀟湘。一叢花·詠并蒂蓮注釋①闌珊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