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納蘭性德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原文: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夢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
    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凈消塵土禮金經。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翻譯及注釋

    翻譯
    干枯凋落的樹葉堆積在溪上,水已結冰。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依然照著長亭短亭。來到一座廢寺前,寺的門額上已經看不清寺名。
    閑游的過客駐馬臨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撥弄佛前燈芯。塵世辛勞,凡人幾時醒悟。

    注釋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⑵敗葉:干枯凋落的樹葉。
    ⑶題名:寺名。
    ⑷斗雞人:斗雞本為一種游戲,戰國時即已存在。《戰國策·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踘者。”此處“斗雞人”與前“倚馬客”對舉,謂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來閑游的過客,或是貴族豪門的公子哥們。
    ⑸金經:佛經,即《金剛經》,為《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簡稱。自東晉以后有多種譯本。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賞析

    上闕寫廢寺之外景,荒涼冷寂,繁華消歇。“敗葉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樹葉凋零了,遂成“敗葉”,而蕭瑟的秋風又將這些枯葉吹到溪水里。“填”字說明敗葉之多,給人一種沉重壓抑之感。“水已冰”說明時令已值深秋冬。“夕陽猶照短長亭”說的是荒秋暮景。黃昏時分,夕陽斜照長亭短亭,而行人已經杳無蹤跡。此句表面上說的是亭,實際上是人,因為長亭也好,短亭也罷,在古代皆含送別之意。此句勾勒的殘陽落照、野亭蕭然的暮景與前句“敗葉填溪水已冰”的意境十分相合,遂為全詞定下凄涼的基調。有了背景的鋪墊后,作者開始切入“廢寺”主題。“何年廢寺失題名”,古人游覽廟宇時常題名以資紀念,這些題名經年遭受風吹雨打,最終模糊難辨,以至作者想要追問這究竟是哪一年的寺廟。這一句是正面渲染廢廟的冷落蒼涼。

    下片寫廢寺內景,殘破不堪,香火斷絕。“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此二句謂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來閑游的過客,或是貴族豪門的公子哥們。其中“斗雞人撥佛前燈”一句用了唐朝賈昌的典事。唐玄宗好斗雞,在兩宮之間設立斗雞坊。賈昌七歲,通曉鳥語,馴雞如神,玄宗任命他為五百小兒長,每天賞賜金帛。賈昌父親死,玄宗賜他葬器。天下人稱其“神雞童”。賈昌被玄宗恩寵四十年。天寶間,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倉皇奔蜀,賈昌換了姓名,依傍于佛寺。其家被亂兵劫掠,一物無存。大歷年間,賈昌依存于寺僧,讀佛經,漸通文字,了解經義。日食粥一杯,臥草席。作者用賈昌的故事顯然是說寺廟的命運同人的命運一樣,在風雨流年中飽經盛衰興亡、榮辱浮沉,最終繁華不再,一切歸于荒涼冷落。結尾“凈消塵土禮金經”,更是精警妙出,充分體現了納蘭詞“君本春人而多秋思”(梁佩蘭評性德語)的凄涼哀婉之風。此句謂,那些臨碑者也好,斗雞人也罷,以及過去來到這里的貴宦雅賓、文人墨客,雖然賢愚有所不同,然而在這勞勞塵世,終同歸一夢。這分明是“人生如夢”的感喟了,但是再也沒有蘇東坡“一樽還酹江月”的豪放與灑脫,有的僅是對“悲歡離合終成空”的無限悲涼的感懷。

    全詞語調低沉,含蘊良多,耐人尋味,透露了納蘭內心深處不勝蒼涼的悲感。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詞人隨從康熙皇帝出巡時見到了“廢寺”,由此生情動感,遂填詞以寄今昔之慨。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納蘭性德

    明清

    黃河泛舟 羅元琦

    閱讀(156)

    黃河泛舟原文:洪波艤楫泛中流,鳧淑鷗汀攬勝游。數點漁舟歌欸乃,詩情恍在白蘋洲。黃河泛舟注釋①這首詩選自《乾隆中衛縣志》。黃河泛舟,中衛知縣黃恩錫設置的中衛十二景之一。黃恩錫在《中衛各景考》云:“舊志載:黃河曉渡。錫于河曉渡屢矣。不

    明清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

    閱讀(245)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生查子·鞭影落春堤翻譯及注釋翻譯騎一匹駿馬,馳過長堤,步步催馬,鞭影橫飛,我要看盡這春色的美。駿馬飛奔,馬鞍兩邊垂障上

    明清

    論詩五首·其三 趙翼

    閱讀(196)

    論詩五首·其三原文: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論詩五首·其三翻譯及注釋翻譯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錯互見,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有時也五花八門。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

    明清

    入都 李鴻章

    閱讀(177)

    入都原文:其一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其二頻年伏櫪困紅塵,悔煞駒光二十春;馬足出群休戀棧,燕辭故壘更圖新。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

    明清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納蘭性德

    閱讀(276)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原文: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注釋①土花二句:謂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長滿了苔蘚。土花,苔蘚。鉛淚,指晶

    明清

    如夢令·點滴空階疏雨 王國維

    閱讀(244)

    如夢令·點滴空階疏雨原文: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吹去。無據。無據。斜漢垂垂欲曙。如夢令·點滴空階疏雨注釋①迢遞,遙遠貌。②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古時城中入夜戒嚴,故稱。一說,嚴城即高城。 ③更鼓,報更的鼓聲

    明清

    河傳·春淺 納蘭性德

    閱讀(213)

    河傳·春淺原文:春淺,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晝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河傳·春淺注釋①雙環:門上雙環,此代指門。②闌珊:稀疏零落。 河傳·春淺賞析  此詞寫微

    明清

    水龍吟·雪中登大觀亭 鄧廷楨

    閱讀(170)

    水龍吟·雪中登大觀亭原文:關河凍合梨云,沖寒猶試連錢騎。思量舊夢,黃梅聽雨,危闌倦倚。披氅重來,不分明出,可憐煙水。算夔巫萬里,金焦兩點,誰說與,蒼茫意?卻憶蛟臺往事,耀弓刀,舳艫天際。而今剩了,低迷魚艇,模粘雁字。我輩登臨,殘山送暝,遠江延醉。折梅

    明清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

    閱讀(170)

    青衫濕·悼亡原文: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青衫濕·悼亡翻譯及注釋翻譯最近有太多的傷心事,我能與誰傾訴于這漫漫長夜?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早春時節,窗外

    明清

    和盛集陶落葉 錢謙益

    閱讀(175)

    和盛集陶落葉原文: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華林慘淡如沙漠,萬里寒空一雁歸。和盛集陶落葉注釋⑴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詩與林古度、錢謙

    明清

    詠新竹 際智

    閱讀(174)

    詠新竹原文:此君志欲擎天碧,聳出云頭高百尺。只恐年深化作龍,一朝飛去不留跡。詠新竹注釋①擎天:舉起天,托起天。②年深:年深日久,長時間。 詠新竹鑒賞  筍稱新竹,出土尖尖。其之始也,小極,細極,嫩極,毫不起眼。畢竟是觀察敏銳,想象豐富的詩人,

    明清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

    閱讀(245)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生查子·鞭影落春堤翻譯及注釋翻譯騎一匹駿馬,馳過長堤,步步催馬,鞭影橫飛,我要看盡這春色的美。駿馬飛奔,馬鞍兩邊垂障上

    明清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納蘭性德

    閱讀(276)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原文: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注釋①土花二句:謂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長滿了苔蘚。土花,苔蘚。鉛淚,指晶

    明清

    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 納蘭性德

    閱讀(196)

    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原文: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翻譯及注釋翻譯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著大自然的鳴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聲音。這一首新曲,是誰譜就?每一個少女,都是一

    明清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納蘭性德

    閱讀(241)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原文: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注釋①“闌風”二句:闌風伏雨,即闌風長雨,本指夏秋之交的風雨,后泛指風雨不止。寒食

    明清

    鬢云松令·詠浴 納蘭性德

    閱讀(193)

    鬢云松令·詠浴原文:鬢云松,紅玉瑩。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半餉斜釵慵未整,暈入輕潮,剛愛微風醒。露華清,人語靜。怕被郎窺,移卻青鸞鏡。羅襪凌波波不定,小扇單衣,可耐星前冷。鬢云松令·詠浴注釋①紅玉:紅色寶石,比喻女子紅潤之肌膚。參見《山花子

    明清

    沁園春·夢冷蘅蕪 納蘭性德

    閱讀(271)

    沁園春·夢冷蘅蕪原文: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

    明清

    于中好·獨背殘陽上小樓 納蘭性德

    閱讀(179)

    于中好·獨背殘陽上小樓原文:獨背殘陽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暮,幾點黃花滿地秋。驚節序,嘆沉浮,秾華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游。于中好·獨背殘陽上小樓賞析“獨背斜陽上小樓”,一開場先擺動作,畫面里,納蘭性德(納

    宋代

    浣溪沙·端午 蘇軾

    閱讀(152)

    浣溪沙·端午原文: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浣溪沙·端午翻譯及注釋翻譯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