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訴衷情·春游 陳子龍

    訴衷情·春游原文: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斗遺香。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訴衷情·春游注釋

    ①玉輪:猶華車。
    ②“半面”句:史載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故每以半面妝迎駕,帝見則大怒而去。

    訴衷情·春游鑒賞

    這首詞標題為“春游”,上片寫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游,下片則寫了所見所感的春天的風物。

    “小桃枝下試羅裳”,是說出游前的準備。天氣漸暖,要換上春天的羅裳,不是一換就得,所以要試,試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農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桃花相映紅”,這當然是一種很美的映襯。不僅如此,鮮艷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澤又引來了翩翩的蝴蝶。不說蝴蝶環繞飛舞,卻說“蝶粉斗遺香”,蝶翅上撲落的粉末和女子遺落的香澤比賽,哪一種更香,這就婉轉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來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說。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寶馬香車的,“玉輪碾平芳草”,從芳草地上忽忽駛過,車中的貴婦嬌娃,也只在車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惱紅妝”,這半面嬌容卻引起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為她們乘坐的香車對于芳草的摧殘,也可能因為她們不暇他顧的高傲姿態。古代“半面” 一詞有曾見過面的意思。《后漢書·應奉傳》載應奉曾見一車匠于門中露半面,后數十年遇之于途中。仍能認出他來。故有“半面之舊”的說法。也有就指半邊臉面,如湯顯祖《牡丹亭》:“沒揣菱花偷人半面。”或者又指古代遮面之具。還有一個“半面妝”的著名典故,《南史·梁元帝徐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李商隱《南朝》詩云:“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諷刺南朝茍安于半壁江山,猶如徐妃之半面妝,如取用李商隱詩意,則“半面惱紅妝”當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圖茍安一時,如同南朝梁、陳末年故事。這種時事使人煩惱,故云:“半面惱紅妝。”準此,前面的“玉輪碾平芳草”也可解釋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壓制賢才、這樣來解釋這兩句詞,可能顯得牽強一些,但是,“半面惱紅妝”又似乎不是一般語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三句,寫的是初春景象。風才開始變暖,白天才開始變長,垂掛的柳枝才綴上新綠而隨風飄蕩。三句非常緊湊。從幾種事物中觀察,感受表現了初春的特點。而以下的三句“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卻大有春事已過的景象。關于燕子,在子龍詞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眼兒媚》“只愁又見,柳綿亂落,燕語星星”、《蝶戀花·春日》“燕子乍來春漸老,亂紅相對愁眉掃”、《江城子·病起春盡》“憑燕子,罵東風”。幾乎都是與暮春春盡聯系著。此處“一雙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萬點飛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滿地斜陽”也平添了一份凄清。這后面的三個四字句,與前面的三個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時間上有發展,似是感嘆著“九十韶光如夢短”(《漁家傲》),由初春寫到春夫,時間上的跨度是為了表現情感上的跨度。王士禛評此詞“情景相生”(《陳忠裕全集》引)。處處是景語,也處處是情語,客觀景物無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故能深切感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訴衷情·春游 陳子龍

    明清

    罵文士 朱元璋

    閱讀(208)

    罵文士原文:嘰嘰喳喳幾只鴉,滿嘴噴糞叫呱呱。今日暫別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

    明清

    遇舊友 吳偉業

    閱讀(182)

    遇舊友原文: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遇舊友翻譯及注釋翻譯已經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現是故人。戰亂隨處可見,消息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穩

    明清

    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石茂華

    閱讀(225)

    九月九日登長城關原文:朔風萬里入衣多,嘹嚦寒空一雁過。魚澤灘頭嘶獵馬,省嵬城畔看黃河。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騁望因高云外盡,鄉關回首愧煙蘿。九月九日登長城關注釋①這首詩選自《萬歷固原州志》。此詩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長

    明清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 劉基

    閱讀(153)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原文: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月暗云霄,星沈煙水,角聲清裊。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但侵

    明清

    詠儋耳二首 方向

    閱讀(150)

    詠儋耳二首原文:刺竹芭蕉亂結村,人家猶有古風存。相逢盡道年來好,不見催科夜打門。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憑誰識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詠儋耳二首注釋①儋耳,古郡名。治所在今儋州市西北,轄境相當今海南島西北地區。②古風,古代

    明清

    親政篇 王鏊

    閱讀(145)

    親政篇原文:《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

    明清

    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

    閱讀(159)

    送明卿之江西原文: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送明卿之江西賞析“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陣陣寒風,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首句從時節、

    明清

    西夏重陽 王遜

    閱讀(156)

    西夏重陽原文:作縣幾時同志苦,投荒萬里倍情真。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擊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漢渠春。艱難薄俗猶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西夏重陽注釋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詩)。②功

    明清

    憫黎詠 錢嶫

    閱讀(168)

    憫黎詠原文:葉落當歸根,云沉久必起。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誅求盡余粒,尚豢犢與豕。昨當租吏來,宰割充盤幾。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泣向邏者借,刻箭以為誓。貸一每輸百,朘削痛入髓。生當剝肌肉,死則長已矣。薄訴吏轉嗔,鎖縛不復視。黎兒憤勇決

    明清

    浣溪沙·初夏 葉小鸞

    閱讀(181)

    浣溪沙·初夏原文:香到酴醾送晚涼,荇風輕約薄羅裳。曲闌憑遍思偏長。自是幽情慵卷幌,不關春色惱人腸。誤他雙燕未歸梁。浣溪沙·初夏注釋①酴醾:一種初夏開花的觀賞植物。②荇:荇菜。《詩經·關睢》:“參差荇菜,左右流之。”③慵:懶散。④幌:布幔

    明清

    維揚懷古 曾棨

    閱讀(232)

    維揚懷古原文:廣陵城里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樓臺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汴堤柳,春來依舊帶棲鴉!維揚懷古注釋①維揚:即今江蘇省揚州市。②廣陵:即揚州。戰國楚廣陵邑,東漢置郡,隋朝時改稱揚州,又以

    明清

    送虛白上人序 高啟

    閱讀(158)

    送虛白上人序原文: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

    明清

    蝶戀花·湘水經東安縣東 王夫之

    閱讀(157)

    蝶戀花·湘水經東安縣東原文: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明清

    婆羅門引·春盡夜 夏完淳

    閱讀(167)

    婆羅門引·春盡夜原文: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春歸不阻重門。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更階前新綠,空鎖芳塵。隨風搖曳云,不須蘭棹朱輪。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還照舊釵痕。登樓望、柳外銷魂。婆羅門引·春盡夜注釋①不阻

    明清

    山花子·春愁 陳子龍

    閱讀(141)

    山花子·春愁原文: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山花子·春愁注釋杏花零落:唐溫庭筠《菩薩蠻》“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宋秦觀《畫堂春》“雨余芳草斜陽,杏

    明清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陳子龍

    閱讀(172)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原文: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灑胭脂雨。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翻譯及注釋翻譯美麗的春光映入眼簾,春日東風總是將繁花吹散。幾重煙雨朦朧,只有這些嬌弱的花

    明清

    畫堂春·雨中杏花 陳子龍

    閱讀(154)

    畫堂春·雨中杏花原文: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顏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畫堂春·雨中杏花注釋①青門:漢長安東南門,本名霸城門,因其色青,故俗稱為青門。②玉顏:指杏花。③無那:無奈。

    明清

    念奴嬌·春雪詠蘭 陳子龍

    閱讀(154)

    念奴嬌·春雪詠蘭原文: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芷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鴃。當日九畹光風,數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

    明清

    唐多令·寒食 陳子龍

    閱讀(138)

    唐多令·寒食原文:時聞先朝陵寢,有不忍言者。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五更風雨斷遙岑。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宮人斜外柳陰陰。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唐多令·寒食注釋①選自《陳忠裕公全集》。先朝:

    明清

    謁金門·五月雨 陳子龍

    閱讀(123)

    謁金門·五月雨原文: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費得爐煙無數,只有輕寒難度。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謁金門·五月雨注釋⑴涼雨:一作“疏雨”。⑵平蕪:草木叢生之曠野。⑶斷虹:一作“斷紅”。⑷費得爐煙無數:宋周邦彥

    明清

    浣溪沙·楊花 陳子龍

    閱讀(118)

    浣溪沙·楊花原文: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澹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天涯心事少人知。浣溪沙·楊花注釋①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小庭花”、“滿院春”、“東風寒”、“醉木犀”、“霜菊黃”、

    明清

    渡易水 陳子龍

    閱讀(135)

    渡易水原文: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渡易水翻譯及注釋翻譯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發出憤懣、郁結的聲音,燕趙這一帶自古多義士,慷慨悲歌,意氣難平。易水慢慢地流著,天青草綠,河山依舊,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荊軻那樣的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