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送毛伯溫 朱厚熜

    送毛伯溫原文: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送毛伯溫翻譯及注釋

    翻譯
    將軍你爭伐南方,膽氣豪邁無比,腰間的鋼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
    風吹電閃之中旌旗飄,戰鼓擂動,山河震動,日月高標。
    將軍神勇天生,猶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敵人如同洞里的螻蟻一般,怎么能逃走呢?
    等到天下太平,將軍奉詔,班師回朝的時候,我(指嘉靖自己)親自為將軍解下戰袍,為將軍接風。

    注釋
    ①毛伯溫:字汝厲,吉水(屬江西)人。明武宗正德年間進士。1539年(明世宗嘉靖十八年)派他討伐安南(越南)莫登庸之亂。他出征一年多,兵不血刃,平定安南,因功被加封太子太保。
    ②大將:指毛伯溫。
    ③橫:橫挎。秋水:形容刀劍如秋水般明亮閃光。雁翎刀:形狀如大雁羽毛般的刀。
    ④鼉鼓:用鱷魚皮做成的戰鼓。
    ⑤旌旗:指揮作戰的軍旗。
    ⑥麒麟:一種傳說中的神獸,這里用比喻來稱贊毛伯溫的杰出才干。
    ⑦螻蟻:螻蛄和螞蟻,這里用來比喻安南叛軍不堪一擊,不成氣候。
    ⑧詔:皇帝的詔令。
    ⑨朕:皇帝的自稱。先生:指毛伯溫。

    送毛伯溫簡析

      這是毛伯溫出征安南時,明世宗朱厚熜(cōng)為其寫的壯行詩。首聯寫主將氣概和出師時的裝束,充滿豪壯之氣。頷聯寫鼓鳴旗展,以襯軍威。前四句是對毛伯溫和將士們的贊揚,稱贊他們豪氣凜然,撼動山河。頸聯作敵我分析,言麒麟有種,螻蟻難逃,用“螻蟻”來蔑視叛軍,比喻中有議論。尾聯既表達了對毛伯溫出征必勝的信心,更是對毛伯溫的信任和鼓勵。全詩寫得明白曉暢,鏗鏘有力,氣勢非凡,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面貌。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送毛伯溫 朱厚熜

    明清

    長相思·秋眺 朱栴

    閱讀(139)

    長相思·秋眺原文:水悠悠,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云都是愁,勸君休倚樓。長相思·秋眺注釋①這首詞選自《宣德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弘治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詞)。長相思,詞牌名。②悠悠:遙遠。③關河:關口和河

    明清

    滿江紅·詠竹 陸容

    閱讀(170)

    滿江紅·詠竹原文: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

    明清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高啟

    閱讀(124)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原文: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

    明清

    五月十九日大雨 劉基

    閱讀(155)

    五月十九日大雨原文: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五月十九日大雨翻譯大風驅趕著大雨潑灑到城市里,烏云相互擠壓發出低沉的打雷聲。大雨過去了,不知道下雨的龍去到了哪兒,池塘邊,草木青翠,千萬只青蛙鳴叫起來

    明清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征明

    閱讀(160)

    滿江紅·拂拭殘碑原文: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

    明清

    滄浪亭記 歸有光

    閱讀(218)

    滄浪亭記原文: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余曰:昔吳越有國時,廣陵王鎮吳中,治南園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孫承祐,亦治園于其偏。迨淮海納土,此園不廢。蘇子

    明清

    尋胡隱君 高啟

    閱讀(123)

    尋胡隱君原文: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尋胡隱君翻譯及注釋翻譯一路上渡過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邊路旁長滿了看也看不盡的鮮花。因為一路上春光明媚、風景幽美,我不知不覺就來到您的家了。注釋尋:訪問。胡隱(yǐn)君:一位

    明清

    題畫 沈周

    閱讀(157)

    題畫原文: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云深處啼。題畫翻譯碧綠的水,殷紅的山,映襯著老夫的拐杖,夕陽落下,在小橋的西邊。老夫低吟著,不經意地驚起了溪鳥,它們飛入亂云的深處啼嗚著。 題畫賞析  這首題畫詩描寫溪邊晚

    明清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征明

    閱讀(142)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

    明清

    尊經閣記 王守仁

    閱讀(118)

    尊經閣記原文: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

    明清

    象祠記 王守仁

    閱讀(127)

    象祠記原文: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于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

    明清

    瘞旅文 王守仁

    閱讀(135)

    瘞旅文原文: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

    明清

    若石之死 劉基

    閱讀(127)

    若石之死原文: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筑墻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憊,墻壞而不葺。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

    明清

    春暮西園 高啟

    閱讀(143)

    春暮西園原文: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春暮西園翻譯在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麗的光景仿佛快要從春雨中走過的樣子。而在這暮春時節里雖然農人家的話快要落盡了,但菜畦地里今天來的蝴蝶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