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詠梅九首 高啟

    詠梅九首原文: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
    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
    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只憂云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云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
    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
    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
    掀篷圖里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只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
    廉外鐘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
    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游長在白云鄉。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
    枝頭誰見花驚處?裊裊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
    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

    詠梅九首其一賞析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瓊姿,這是古詩詞中的常用詞了,謂瑰麗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過,詩的首聯,卻一點也不因這措辭的常見而顯得平凡:神話中的昆侖山,上有瑤臺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花既有瑰麗的風姿,那么就本該(合,應該)充任瑤臺上的瓊玉,至于它們為何不留居在飄渺的仙山,卻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處處山林,這,可真是個令人大惑不解的疑問!這二句,給凡間的梅花,賦予了謫仙的身份,使它們縱然已降生到地上,卻終究是超凡出塵、氣質異于俗中眾花。若不是詩人對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語、發此奇問?至于為何只說栽于江南,而不說栽于天下,這,也可算得個疑問:大概,詩人一生足跡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這片山川鐘秀、人杰地靈的廣土,才最適宜迎接梅的降臨?

    “雪滿山中高士臥”,梅花到底還是來到了人間,不過,它們既然是夙具仙骨,當然也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遠離人跡的煩囂,棲住到大雪鋪滿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愿望。常人說到梅花,總不免提什么“傲霜斗雪”,其實,梅花又何嘗逞勇好斗?雪滿山中,它們卻穩穩地酣臥,何嘗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們的對頭?“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是世人愿意親近的美人,不過,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于水中撈月。你須得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神情是那么超朗閑雅,容貌是那么清秀動人,一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請反復吟誦這千古名句,請反復體味其中的含義:獨立而無驚、無憾的高士,秀雅而不艷、不俗的美人,梅花的高潔精神,不正化身于這二者而得到了最生動的顯現了嗎?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這二句是分承上二句,再作進一步的申說,其原來的含義,應該是如下:山間的蒼蒼秀竹,自不會放過與高士交結的機會,它們把自己蕭蕭竹聲中的清寒,奉獻給梅花的身影,好讓那疏朗的梅影得了清寒的依附,更顯得儀態高峻;山間最不起眼的漠漠青苔(漠漠,密布之貌),也知道愛憐美人,當她完成了報春的使命,零落的花瓣半蝕于春泥之時,它們也會把自己身攜的微微春意,輕輕遮掩在她殘留的清香之上,好讓無意爭春的美人,也多少領受點春的回報。這二句的正常順序,本來也該是“蕭蕭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殘香”,殊不料,詩人卻把“寒”與“春”提煉到醒目的句首,顯得這二者才是依托于“疏影”、“殘香”的梅之魂魄,而遺于句尾的“竹”、“苔”,倒成了這二者蛻下的軀殼。次序一變,詩的境界頓異,詩人的筆法,真是老到。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何郎,指南朝的詩人何遜,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雖然他不是第一個詠梅者,但詩人大概認為梅花的“好詠”(佳作)自他而始。在何遜之后,詩壇上當然也不乏“好詠”,但詩人在這里說梅花自從何遜去了便不逢知己,使自己不禁要問它們在漫漫的歲月里,寂寞愁苦地在東風中開落了多少回,似乎近千年來只生出自己一個梅花的知音——這,說他目無古人、過于自負,也未嘗不是;但若沒這份空前的自信,又如何有膽量拋開古人的陳規所限,別創出這千古佳作?況且,佳作既已詠成,就算他真的笑傲古人,古人到底也指摘他不得!

    具體的梅易寫,抽象的梅難說;梅之形態易賦,梅之精魂難攝。何也?詩人若不先稟有梅的靈性,又安能窺到梅的靈魂深處?因此,由此意義上說,讀者最該佩服的,倒不在詩人手筆的高妙,而應是詩人襟懷的高潔;讀者在梅的“疏影”之上,也更該細看是否有詩人自己的身影在“依”著。

    臨末還有一點說明。注家謂:“雪滿山中”句,出自東漢袁安臥雪之典;“月明林下”句,出自隋朝趙師雄在月夜林中逢美人飲酒、醒來在大梅樹下之典。(見清人金壇《高青丘詩集注》)其實,袁安臥雪在城中,而不在山上;趙師雄所遇的美人,與趙在酒肆中狎飲,豈可算梅花的化身?清人尋出的典故,多有膠柱鼓瑟之病,今悉不取。

    詠梅九首賞析

    梅,據考證是一種原產于中國的植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常用的果品。但是上古的詩歌里卻吟詠得不多,詩經里‘摽有梅’一詩曾提到梅實,也只是作為起興的由頭,沒有把它作為吟詠的主體。南北朝時代陸凱折梅贈驛使所賦的詩,也僅僅是把梅花當作一種表達友情的道具。真正在詩歌中給梅花賦予人格化的形象,那還是唐以后的事。因為梅花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凌霜冒雪而開,不與眾芳為伍,所以人們賦予了它清高、孤峭、頑強、堅貞的品格;又因為梅花開在冬末早春,相比于三春光景那種桃李芳菲,百花爛漫的盛季,它算是占得了春先,所以人們又賦予了它報春使者的聲名,成了先知先覺的先驅者或釀時造勢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歌劇《江姐》中的“紅梅贊”這首歌,就是梅花品格的一幅恰如其分的寫照。

    唐宋以后,詩歌中提到梅花的,何止千首,就是專以梅花作為吟詠對象的詩詞也非常多。各個詩人吟詠的角度,各人的風格各有不同,韻味各異,這樣也就有著不同的欣賞點。

    高啟的這九首詩,大概是受到杜甫秋興八首的啟發專門為梅花而精心寫就的組詩。對這組詩評析的文章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在此不做贅述。我覺得這組詩描寫梅花,不僅狀其影,更傳其神!我特別欣賞其中狀寫出的那種清靈空澈有時又朦朧恍惚的意境,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美詞佳句。比如‘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等等,給人以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

    曹雪芹《紅樓夢》里有幾組詩,多從高啟這組詩借鑒或脫胎。以前讀《紅樓夢》,大觀園姐妹起詩社,先是詠白海棠,接著詠菊,后來又在蘆雪亭聚會詠紅梅花,特別欣賞薛寶琴‘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之句,后來方知脫胎于‘淡月微云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其它一些麗句,如‘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也似乎有著這組梅花詩的影子。

    后來清代張問陶復作梅花八首,足可以與高啟這梅花九首并稱雙璧。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詠梅九首 高啟

    明清

    夏詞 智生

    閱讀(151)

    夏詞原文: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夏詞注釋①炎威:猶言酷熱,極其炎熱。輕羅:薄薄的羅紗,指絲綢衣服。②蘭房:蘭香氤氳的精舍。特指婦女所居之室。此處指智生坐禪修行的齋室。 夏詞鑒賞  智生詩多清新

    明清

    岳忠武王祠 于謙

    閱讀(146)

    岳忠武王祠原文: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岳忠武王祠翻譯  自南宋建都杭州以來,舍棄了汴梁巍峨的宮闕。此時

    明清

    乞貓 劉基

    閱讀(138)

    乞貓原文: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

    明清

    竹枝詞 何景明

    閱讀(164)

    竹枝詞原文:十二峰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青楓江上孤舟客,不聽猿啼亦斷腸。竹枝詞注釋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瞿塘:即瞿塘峽,險峻為三峽之首。孤舟客:作者自指。 竹枝詞賞析  竹枝詞本為民歌,大抵唐人所寫多為兒女柔情,或離人旅思;后世所作,除

    明清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王磐

    閱讀(164)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原文: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賞析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明清

    渡黃河 宋琬

    閱讀(161)

    渡黃河原文: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渡黃河簡析  黃河濁浪排空,仿佛銀河倒瀉,驚濤駭浪震懾人心。但在經歷社會人生諸多磨難的詩人看來,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反襯手法的運用,更加突出了詩人對現

    明清

    泰山 李夢陽

    閱讀(168)

    泰山原文: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明清

    過菊江亭 于謙

    閱讀(132)

    過菊江亭原文: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過菊江亭注釋①菊江亭:在今東至縣東流濱江處,晉時屬江西彭澤。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常來此植菊。②杖履:扶杖漫步。五柳:陶宅邊種有五棵柳樹。③一辭:指《歸去來兮辭

    明清

    夜讀 唐寅

    閱讀(187)

    夜讀原文: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明清

    長相思·折花枝 俞彥

    閱讀(125)

    長相思·折花枝原文:折花枝,恨花枝,準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長相思·折花枝翻譯及注釋翻譯折下美麗的花枝,不覺又怨恨起花技,原來打算花開時我們一起賞花共飲,誰知花開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見蹤影。害怕

    明清

    詠荔枝 丘浚

    閱讀(141)

    詠荔枝原文: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詠荔枝賞析詩貴自然,“詠物以托物寄興為上”(清·薛雪《一瓢詩話》),托物寄興亦以自然為絕妙,自然天成是詠物詩的至境。丘浚作詩主張自然成文,反對用奇語異辭,認為“眼

    明清

    即事 夏完淳

    閱讀(167)

    即事原文: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即事注釋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稱「即事詩」。角:即軍中畫角。縞素:孝服。作此詩時,詩人之父母抗清失敗殉國。戈船:指抗清義軍的水師。胡

    明清

    絕句·人生無百歲 劉基

    閱讀(154)

    絕句·人生無百歲原文: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絕句·人生無百歲翻譯肖振東人生是活不到百歲的,就算活到又如何? 古往今來的英雄壯士,現在都化為塵土灑落在江河之中。 絕句·人生無百歲注釋復:又。山河:山曲。指墳墓所在。

    明清

    深慮論 方孝孺

    閱讀(128)

    深慮論原文: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

    詩詞

    詠梅唐詩

    閱讀(20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詠梅唐詩,內容包括古詩詠梅作者王安石,關于詠梅的詩句關于詠梅的詩詞,詠梅古詩4首,。詠梅詩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

    詩詞

    唐詩詠梅

    閱讀(40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詠梅,內容包括詠梅古詩,古詩詠梅作者王安石,關于詠梅的詩句關于詠梅的詩詞。山園小梅 ·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

    詩詞

    詠梅是宋詞嗎

    閱讀(18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詠梅是宋詞嗎,內容包括卜算子·詠梅是宋詞還是元曲,關于詠梅的詩句關于詠梅的詩詞,宋詞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宋詞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分別叫做什么和什么。詠梅詩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詩詞

    描寫詠梅的詩句有哪些

    閱讀(12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詠梅的詩句有哪些,內容包括描寫詠梅的古詩,詠梅古詩,關于詠梅的詩句。盧梅坡《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楊萬里《雪中觀梅》 小樹梅花徹夜開,侵晨雪片趁花回。

    詩詞

    描寫詠梅的詩句大全

    閱讀(19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詠梅的詩句大全,內容包括有關于“詠梅”的詩句(50首左右),關于詠梅的詩句,描寫梅花的詩句大全。贈范曄陸凱 南朝 宋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山園小梅林和靖 唐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

    詩詞

    詠梅古詩詞100首

    閱讀(68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詠梅古詩詞100首,內容包括詠梅古詩300首,古詩詞100首,小學必備古詩詞100首是哪些。300首這里寫不完,而且意義不大,不如給你提供一些名篇。贈范曄南朝·陸凱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折花 一作:折梅)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

    詩詞

    描寫兩句詠梅的詩句

    閱讀(29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兩句詠梅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兩句梅花的詩句,古往今來詠梅的詩句極多,請寫兩句,寫出兩句寫雪詠梅的詩句。《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2、《梅花絕句》宋·陸游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

    詩詞

    有關詠梅宋詞

    閱讀(1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詠梅宋詞,內容包括求一首詠梅詩詞(原創的),求詠梅的風姿的古詩,描寫紅梅的詩詞關于梅花。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