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穆穆清風至 佚名

    穆穆清風至原文: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
    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

    穆穆清風至賞析

    春色觸發人們的懷遠之情,這在閨情詩中有無數的表現,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其情緒的發動與此相似,雖然后兩句出以怨責口吻,實在還是表示她的春心是由春風撩撥的。所以把女子的懷人之情稱為“春思”、“春心”,真是合適不過了。這首古詩一開始就寫出了人們的共感,叫人覺著清新可喜。如果將它放在閨情詩的序列里,它又是較早這樣表現的,讀者讀著李白等人的作品,自然就想起了它。這里寫這個女子的聯想又是十分具體、細膩。春風吹動了她的羅衣裾,使她想起了對方的青袍,這是由此及彼的聯想;青袍的顏色是青的,眼前的春草也是青的,眼前的春草在春風中舒展著,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風中飄拂著,這是由抽象到具體的聯想。通過這些聯想,對方的形貌就宛然在目,她得到了一種幻想的滿足了。當然,這些聯想的邏輯順序在詩句間并未清楚展示,由“羅衣裾”到“青袍”、由“長條”再到“青袍”,其間的聯結,是由讀者補綴起來的。這就是詩的可味之處。這里以“春草”象喻“青袍”,也是很新鮮的,五代牛希濟有一首小詞《生查子》,其結尾兩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大概是由此脫化而來的。

    上面四句都是寫這個女子的感情活動,可以叫“想”,下面四句寫她的行動,也就是“望”。“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津梁,就是橋梁,也許當初她所懷念的人就是由此出發的。這兩句說:今日一早她就登上此地,提起衣裳久久矚望,對遠人她是多么思念啊,其心情又是多么焦灼啊。自然,她是望不到“所思”的。《詩經·衛風·氓》寫女主人公望“所思”方位:“乘彼詭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這里沒有寫她的“泣涕漣漣”,而是寫她的繼續期待和追求,顯得含蓄而溫厚。這里用了一個典故:古代有一個男子叫尾生,和一個女子相約在橋下相會,到時女子未來,河水暴漲,尾生不肯離開,抱著橋柱淹死了。這是寧死不負信約的典型。“皎日以為期”是句成語,古人往往指日為誓,以示信守。這兩句是說:“怎能像尾生那樣堅守信約、如期而歸呢!”這兩句有的解釋為:“這是深怨‘所思’不可靠的意思。”恐怕未必。與其說是怨,不如說是熱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這樣的鐘情來期待她的愛人的。另外,“抱柱信”故事的引入也很自然,此地即為津梁,與故事的情境是一致的。

    此詩可能為文人加工的民間作品。它即景起興,即事發想,自然淺切,情態宛然,大概原本是“男女相從而歌”那種環境中的產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穆穆清風至 佚名

    兩漢

    鸚鵡賦 禰衡

    閱讀(323)

    鸚鵡賦原文: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于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彗聰善,羽族之可貴,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座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其辭曰:惟西域之靈鳥兮,挺自然之奇姿。體金精之妙質兮

    兩漢

    東都賦 班固

    閱讀(330)

    東都賦原文: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故婁敬度

    兩漢

    臨高臺 佚名

    閱讀(319)

    臨高臺原文:臨高臺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臨高臺翻譯及注釋翻譯  登上高臺,心情闊然開朗。俯視臺下,溪水靜靜流淌,清澈純透,給人以清爽之感。岸邊的香草散發著像蘭花一樣迷人的芬芳。抬

    兩漢

    雉子班 佚名

    閱讀(296)

    雉子班原文: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堯羊蜚從王孫行。雉子班翻譯及注釋翻譯  幼雉的毛羽色彩斑斕,它飛到了可以覓食的稻粱之處

    兩漢

    巫山高 佚名

    閱讀(317)

    巫山高原文: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巫山高翻譯及注釋翻譯  巫山高不可極,淮水深不見底,難以渡過。我想回家東去,為什么不能夠呢?只因山高水深,

    兩漢

    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

    閱讀(321)

    尚德緩刑書原文: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

    兩漢

    別詩三首·其一 佚名

    閱讀(325)

    別詩三首·其一原文: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別詩三首·其一注解熠熠:光明貌。在這句里形容鳥羽反映日光。日南:漢郡名,是

    兩漢

    報孫會宗書 楊惲

    閱讀(302)

    報孫會宗書原文:惲材朽行穢,文質無所底,幸賴先人余業,得備宿衛。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會。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竊恨足下不深推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

    兩漢

    西京賦 張衡

    閱讀(304)

    西京賦原文: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小必有之,大亦宜然。故帝者因天地以

    兩漢

    上陵 佚名

    閱讀(297)

    上陵原文: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問客從何來,言從水中央。桂樹為君船,青絲為君笮,木蘭為君棹,黃金錯其間。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芝為車,龍為馬,覽遨游,四海外。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仙人下來飲

    兩漢

    刺巴郡守詩 佚名

    閱讀(302)

    刺巴郡守詩原文: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刺巴郡守詩翻譯及注釋翻譯門外的狗叫聲為什么大而雜?原來是有官吏急兇兇來到了

    兩漢

    朱鷺 佚名

    閱讀(295)

    朱鷺原文: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朱鷺翻譯及注釋翻譯  鷺鳥吃魚,吃掉后又想吐。鷺鳥以什么為食呢?它在荷莖下進食。是要咽下去呢,還是要吐出來?這得去問擊鷺鳥鼓的進諫者,他們究竟是要對皇帝吐露真情,直言

    兩漢

    東光 佚名

    閱讀(311)

    東光原文:東光乎,蒼梧何不乎。蒼梧多腐粟,無益諸軍糧。諸軍游蕩子,早行多悲傷。東光翻譯及注釋翻譯  天亮了嗎?蒼梧為什么不亮?蒼梧這里潮濕,陳年貯藏的多是已經敗壞的糧食,無法作為軍糧食用。遠征者早起行軍,情緒都很悲傷。注釋①東光:東方發亮

    兩漢

    外戚世家序 司馬遷

    閱讀(292)

    外戚世家序原文: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

    先秦

    猗嗟 佚名

    閱讀(213)

    猗嗟原文: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射則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猗嗟孌兮,清揚婉兮。舞則選兮,射則貫兮。四矢反兮,以御亂兮。猗嗟翻譯及注釋翻譯這人長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頎長。前

    南北朝

    子夜歌 佚名

    閱讀(211)

    子夜歌原文:高山種芙蓉,復經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先秦

    大雅·常武 佚名

    閱讀(203)

    大雅·常武原文: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緒。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

    先秦

    勾踐滅吳 佚名

    閱讀(204)

    勾踐滅吳原文: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

    先秦

    綿 佚名

    閱讀(213)

    綿原文: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々,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兩漢

    臨高臺 佚名

    閱讀(319)

    臨高臺原文:臨高臺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臨高臺翻譯及注釋翻譯  登上高臺,心情闊然開朗。俯視臺下,溪水靜靜流淌,清澈純透,給人以清爽之感。岸邊的香草散發著像蘭花一樣迷人的芬芳。抬

    兩漢

    雉子班 佚名

    閱讀(296)

    雉子班原文: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堯羊蜚從王孫行。雉子班翻譯及注釋翻譯  幼雉的毛羽色彩斑斕,它飛到了可以覓食的稻粱之處

    先秦

    樂毅報燕王書 佚名

    閱讀(196)

    樂毅報燕王書原文: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馀城,盡郡縣之以屬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齊田單詐騎劫,卒敗燕軍,復收七十余城以復齊。燕王悔,懼趙用樂毅乘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