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以“臨江仙”為詞牌名的宋詞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香爐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臨江仙 鑒賞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后懷思歌女小蘋所作。
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
全詞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譯文 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臺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因春天的逝去而產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夢后酒醒,首先浮現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她穿著用心字香薰過的薄羅衫子,正在彈琵琶詠相思。
當時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飄然歸去。 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臨江仙 晏幾道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
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
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臨江仙 晏幾道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幾夜離情。曉霜紅葉舞歸程。
客情今古道,秋夢短長亭。 淥酒尊前清淚,陽關疊里離聲。
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臨江仙 晏幾道 淺淺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煙迷柳岸舊池塘。
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
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 臨江仙 晏幾道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
臉紅凝露學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臨江仙 晏幾道 旖旎仙花解語,輕盈春柳能眠。
玉樓深處綺窗前。夢回芳草夜,歌罷落梅天。
沈水濃熏繡被。流霞淺酌金船。
綠嬌紅小正堪憐。莫如云易散,須似月頻圓。
臨江仙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王緘 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臨江仙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豰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臨江仙 朱敦儒 直自鳳凰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
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
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臨江仙二首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無心情。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
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
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臨江仙 歐陽修 池外輕雷池上雨 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 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 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 傍有墮釵橫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 秦觀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月亮風定露華清。
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臨江仙 晁補之 綠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風靜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
青鸞無計入紅樓。行云歸楚峽,飛夢到楊州。
臨江仙?詠柳 曹雪芹(擬《紅樓夢》中人物薛寶釵作)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臨江仙 鹿虔扆(yǐ)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臨江仙 納蘭容若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
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
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臨江仙?寒柳 納蘭容若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臨江仙 (徐昌圖)
小題1:不好(1分)“卻”字只是表現出被重重煙柳擋住視線,表示的是結果;(2分)而“漸”字則生動的表現出詞人離別時不斷回顧的情態,然而越行越遠,柳色逐漸有了層次感,更能體現一個動態的離別過程,突出詞人不忍離去的情懷以及愈來愈深的離愁。(2分)
小題1:“飲散離亭西去”“回頭煙柳漸重重”“酒醒人靜奈愁濃”等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2分)“浮生常恨飄蓬”包含著飽經漂泊的羈旅之愁,(2分)“淡云孤雁遠”“殘燈孤枕夢”表現出孤寂凄涼的傷感之情,(2分)
略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問題
小題1:“盡”是“多少次”之意,生動地寫出詞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望眼欲穿的神態(1分),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希望與失望(或“盡”極寫其苦盼故園音訊而不得的無奈與失落)(1分),表現出強烈的鄉思(2分)
小題2:詞人(想象)登上歸船,蜷縮在低矮的船篷下,聆聽嘩嘩撲撲敲打著船篷的雨聲。從船艙中望去,只見斷橋一帶的楊柳,迷迷蒙蒙,似乎籠罩著一層煙霧(1分)。這兩句營造了凄冷孤寂的意境(2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故國的懷念(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鴻雁秋去春來,離鄉后猶能回到塞北;而這些南來的詞人卻永遠遠離故土。因而他們看到北歸的鴻雁,總有自嘆不如的感覺。此詞云“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國消息茫然”,就帶有這樣的思想因素,它把詞人郁結在胸中的思鄉之情,一下子傾吐而出,猶如彈丸脫手,自然流暢,精圓迅速,深深地擊中讀者的心靈。
點評:本題是一道很規范的煉字題,答案也很規范:解詞+釋句+手法+作用。這有利于學生養成規范答題的習慣。
小題2:
試題分析:詞的最后以景作結,寄情于景,富有余味。 “短篷南浦雨”,詞境似韋莊《菩薩蠻》的“畫船聽雨眠”,更似蔣捷《虞美人》詞的“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南浦乃虛指,暗用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斷橋是實指,地處杭州西湖東北角,與白堤相連。詞人此時設想,他已登上歸船,正蜷縮在低矮的船篷下,聆聽嘩嘩撲撲敲打著船篷的雨聲,其心境之凄涼,令人可以想見。他又從船艙中望去,只見斷橋一帶的楊柳,迷迷瀠瀠,似乎籠罩著一層煙霧。詞人不說他的胸中離情萬種,而只是通過景物的渲染,來賦諸讀的視覺或聽覺,讓你去體會,去品味。這就叫做含蓄雋永,意在言外,比之用情語,更富有感人的魅力。
點評:分析詩歌意境的題要扣住詩中的關鍵詞句,歸納概括意象的特點,然后結合內容進行分析。本題是一道規范的鑒賞詩歌意境的題,有利于考生養成規范答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