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發行的唐詩宋詞郵票.同道人感覺怎么樣
集郵愛好者喜歡并予以追捧,但是投資市場上對多媒體郵票并不感興趣。必竟衡量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發行量尚未公布,在收藏市場上,郵票的題材、發行量、設計等是影響郵票價值及升值潛力的重要因素。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1套6枚,依次印有李白《下江陵》、杜甫《望岳》、節選的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隱《無題》、張九齡《望月懷遠》、王之渙《登鸛雀樓》,全套郵票面值9.3元,整個版張為豎圖。
這套郵票的最特別之處是:小小一套郵票,上面有兩萬多字的《唐詩三百首》全書,并且可視、可聽、可聞、可觸,是中國首套多媒體郵票。據介紹,該套郵票采用了雕刻縮微文字將唐詩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郵票周邊,可通過放大鏡閱讀。而用郵票內專門配備的點讀筆點觸任意一張郵票,郵票還能開口說話朗誦唐詩。此外,郵票還使用了特殊油墨,能在不同角度看到幻彩效果,而用手觸摸郵票后,還能夠聞嗅到檀香氣味。
2.宋詞郵票小全張印刷了多少首詩詞
中國郵政定于2012年8月31日發行《宋詞》特種郵票1套6枚。
詳情如下:志號:2012-23 圖序 圖名 面 值(6-1)T 晏殊《浣溪沙》 80分(6-2)T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 20元(6-3)T 秦觀《鵲橋仙》 1。
20元(6-4)T 李清照《一剪梅》 1。20元(6-5)T 陸游《卜算子·詠梅》 1。
20元(6-6)T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3元郵票規格:40*35毫米齒孔度數:13*13。5度整張枚數:6枚(一套)整張規格:135*220毫米版 別:膠版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設計者:高云版張邊飾設計者:夏競秋資料提供:遼寧省博物館責任編輯:王靜印制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附宋詞六首: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剪梅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3.請問誰知道唐詩宋詞的分類么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j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9.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