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的詩詞有哪些
1、彩虹萬里百花開,蝴蝶雙雙對對來,天荒地老心不變,梁山伯與祝英臺。
2、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共濟長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愛情所感染。
2.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的詩詞來一首
梁 祝 題記: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更有古曲《梁祝》歌詠此事。
此曲分共讀、相思、抗婚、化蝶四部分。余為梁祝之情所動,遂作古體詩。
其詩如左: 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共濟長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3.祝英臺與梁山伯詩句有哪些
《梁祝》: 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共濟長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梁祝
吾愛梁祝婉轉曲,凄凄美美有悲音。
縱使草橋能相見,中間又有誰傷心。
自古多少姻緣事,到頭總是離別情。
如今花開復花落,不知此曲有誰聽?
浙江余杭人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
4.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的詩詞來一首
梁 祝
題記: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更有古曲《梁祝》歌詠此事。此曲分共讀、相思、抗婚、化蝶四部分。余為梁祝之情所動,遂作古體詩。其詩如左:
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共濟長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5.贊美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的現代詩
梁山伯與祝英臺 黃圣原 青山疊翠,溝壑潺潺, 明媚的春光把仙境映照. 嘹亮的牧笛凌越云端, 牛羊忘記了溪邊的嫩草…… 啊!那一對彩蝶盤旋而上, 飛向那九霄極樂的天堂…… 這一段韻事已千古傳揚, 主人公喚作山伯與英臺. 一個是會稽布衣秀才郎, 一個是上虞豪門一金釵. 山桃開滿了求學的道路, 他們由邂逅而一見如故. 紅墻綠瓦下書聲瑯瑯, 粉桃素李間笑語盈盈. 萃萃學子在春色中徜徉, 卻不知個中混一個女兒身! 同窗同座同席又同房, 山伯哥哥真是個呆頭郎! 造化有偏私,上蒼有嬌寵, 這天造的一對常輪拔頭籌. 腸滿腦肥者多昏昏蒙蒙, 尖嘴猴腮者都心如蕩秋. 敦厚的師兄,慧黠的師弟, 把嚴師的笑容從長髯中勾起…… 扶疏的紫竹,芳菲的園圃, 把大好的春光著意描畫; 肅穆的群山,蒼茫的濃霧, 似丹青圣手的水墨潑灑…… 他們在人間仙境中吟詩作對, 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年華如水…… 溪邊的石碼頭搗衣陣陣, 夾雜著婦人們怒罵嬉笑; 密密的籬笆墻里犬吠雞鳴, 滲透出頑童們的追逐打鬧…… 不時隨嚴師溪柳下懸竿, 全不似寺院中靜坐枯禪! 說不盡言志的詩經與楚辭, 道不完載道的秦文和漢賦, 更有那盛唐的少陵、謫仙子, 亦莫忘豪放蓋世的辛與蘇…… 炎炎華夏造就了多少風流人物! 喜煞了遨游書海的雋梁與秀祝……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同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 你看那英臺似再生的謫仙子, 再觀這山伯象轉世的杜工部. 吳越勝地真個是得天獨厚, 孕育了一代代文采和風流! 榴花照眼明,蕉葉自成蔭, 留不住無限春光等閑度, 卻將那綠蓋紅蓮入目新, 無奈何妹有意來郎卻無. 你看那溪頭鴛鴦好自在, 怎學它年年歲歲不分開? 池塘水滿,處處蛙鳴, 一夜芭蕉雨,染卻群山碧. 才剪完西窗燭花教長明, 又聽得東家睦鄰報曉雞. 山伯兄偶爾瞥見耳環痕, 英臺“弟”卻慌忙支吾個中情! 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你看那長空雁陣一行行, 怎似我須眉叢中一釵裙? 獨自閑拋灑,哪得不悲傷? 愿哥哥來世為女我為男, 也將那閨中凄苦略分擔! 一夜春風來,萬樹梨花開, 好容易呵開層層硯中冰, 又見得千山萬壑如玉白, 盆中生藍火,山伯好殷勤. 若得年年如是長相守, 勝過那凌煙閣中覓封侯!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轉眼間三載光陰匆匆去, 英臺接父親手書將回程, 山伯兄忙不迭親手捆行李. 四望這共棲三載笆斗屋, 勝過那子云亭與諸葛廬! 青山疊翠,溝壑潺潺, 明媚的春光把仙境映照. 嘹亮的牧笛凌越云端, 牛羊忘記了溪邊的嫩草…… 啊!那一對彩蝶翻飛而上, 飛向那九霄極樂的天堂…… 又是那年今日的人物風景, 又見到草橋亭和那觀音廟. 山伯哥哥呀真真氣煞人, 明比暗喻他全然不知曉! 眼見得白日漫漫大道平, 山伯兄即將回轉見師尊. “山伯仁兄休得歸, 小弟有一樁心事久縈心. 我家有個如花似玉小九妹, 愿冒昧為兄長締此百年姻……” 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 此時離別后,何日君再來! 蓬萊的仙山,西天的福地, 也有人大膽移往這塵寰! 蛟龍盤旋,怒獅雄踞, 青石階映襯著琉璃飛檐…… 好一個人間天堂祝家莊, 時常令過往行客久彷徨…… 庭院深深,深深深幾許? 山伯隨管家進了數重門-- 若不是今生親眼得相覷, 誰相信豪門貴府似海深! 才捧得云霧繚繞香茗盞, 又奉呈沁心透腹花果盤! 祝員外氣度雍容坐中堂, 祝英臺款步輕移道萬福. 人世間希奇事兒千百樁, 可曾聞俊俏郎變掌上珠? 好容易百回千遍細思量, 把薄菲菲聘儀謹呈上. “承蒙相公意,小女實無福, 馬公子原有婚約訂在先, 梁相公大駕奈何晚一步, 還請回府后另行訪名媛.” 恰似那晴天霹靂當頭轟, 轉眼間竹藍打水一場空! 眼花頭也昏,地轉天又旋, 祝員外方才拂袖出客廳, 梁山伯神不守舍離椅圈, 傻書童手忙腳亂扶主人! 恰似有亂箭穿心如刀絞, 祝英臺目瞪口呆魂出竅…… 多情女灑淚面對多情郎, 斷腸人不敢正視斷腸人. 緩步相送漸漸走出祝家莊, 此番渾不似當日草橋亭! 猶記得當年春光宜人無限好, 到如今黯然神傷空寂寥…… “與君今日別,來生再相見, 賢妹多保重,且把淚雨歇” “梁兄啊你竟忍心出此言, 可知道小妹心中已滴血? 若是你不復再有紅塵念, 小妹也不會獨自茍活人世間!” 主仆二人送主仆,好酸辛! 三步倒有兩回頭,淚空流…… 莫不是冥冥上蒼亂方寸? 要不然今年春色恁慘愁! 苦人兒相別相望漸相遠, 祝英臺忐忑不安心也懸…… 寒云過,枯葉盡飄零, 自那日以淚洗面送君歸, 再不聞山伯片言只字音, 我這里茶飯不思空憔悴…… 忽夢得山伯哥哥好顏色, 更兼那寶馬金鞍相送接! “好迎兒,快來聽!外面可是馬蹄聲? 昨夜里輾轉反側不成眠, 莫非是山伯仁兄有音訊? 快快去接信,搶在管家前?” 十五只吊桶七上又八下, 天哪,山伯兄竟然已成鏡中花! 祝英臺人事不省閨中臥, 馬家樁三媒六證催完婚! 祝員外六神無主如轉陀, 老管家延醫撿藥亂方寸! 謝天謝地她總算睜開眼, 人參燕窩菜蔬般侍床前…… 我已是陽春殘雪晴日霜, 病懨懨無力之身任安排. 且聽憑霞帔鳳冠巧梳妝, 一任他傅粉描眉壓金釵. “爹爹啊,女兒再煩。
6.有關祝愿的古詩名句
清·許大就《祝英臺碧鮮庵》: “女慕天下土,游學齊魯間。
結友去東吳,全身同木蘭。伯也不可從,潔已殉古歡。
信義茍不虧,生死如等閉,蛺蝶成化衣,雙飛繞青山。舍宅為道院,祝陵至今傳。
當年梳妝臺,即漢風雨壇。嵯峨石壁下,遺庵名碧鮮。
春秋薦萍藻,靈響來跚跚。晴天披石發,恍惚見云鬟”。
清·史承豫《荊溪竹枝詞》 “讀書人去剩荒臺,歲歲春風長野苔。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浙江余杭籍的羅鄴創作的《蛺蝶》七律詩,詠出了“梁祝”的傳說,這是至今看到的唐詩中唯一的與梁祝相關的詩歌,也是至今發現的最早反映梁祝故事的古詩詞,又是至今最早反映梁祝“化蝶”的文學作品。《蛺蝶》詩如下: 草色花光小院明,短墻飛過勢便輕。
紅枝裊裊如無力,粉蝶高高別有情。俗說義妻衣化狀,書稱傲吏夢彰名。
四時羨爾尋芳去,長傍佳人襟袖行。
7.關于梁祝的古典詩詞
一、《梁祝》: 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共濟長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二、《祝英臺碧鮮庵》:“女慕天下土,游學齊魯間。結友去東吳,全身同木蘭。
伯也不可從,潔已殉古歡。信義茍不虧,生死如等閉,蛺蝶成化衣,雙飛繞青山。
舍宅為道院,祝陵至今傳。當年梳妝臺,即漢風雨壇。
嵯峨石壁下,遺庵名碧鮮。春秋薦萍藻,靈響來跚跚。
晴天披石發,恍惚見云鬟”。 三、《荊溪竹枝詞》:“讀書人去剩荒臺,歲歲春風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四、《蛺蝶》:草色花光小院明,短墻飛過勢便輕。
紅枝裊裊如無力,粉蝶高高別有情。俗說義妻衣化狀,書稱傲吏夢彰名。
四時羨爾尋芳去,長傍佳人襟袖行。 拓展資料:梁祝指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在不同的地區,關于這個民間故事有不同的說法。 封丘版本 青陵臺在封丘縣東北25里之青堆。
戰國時期,宋康王駕車出游,見到一位采桑女天生麗質,欲納為妾,使人探知該女為門下舍人韓憑之妻息氏。為見息氏,宋康王令筑青陵臺以觀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臺身亡,韓憑也自盡。
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后兩墓各長出一棵梓樹(又名相思樹),根結于下,枝交于上,有鴛鴦雌雄各一只恒棲樹上悲鳴,后化為蝴蝶飛去,據考梁祝化蝶的情節源于此。 汝南版本 汝南流傳的梁祝故事有頭有尾,相當完整,情節和全國流傳的普遍說法大致相仿,但是梁祝傳說年代最早的版本,是西晉時期的。
這里的傳說不同于普遍說法的地方,即汝南版本中最為獨特、最值得深究的部分。梁祝故事的主要情節在汝南都有相應的發生地,如梁山伯、祝英臺的出生地,曹橋結拜的曹橋,梁祝同窗讀書的紅羅書院,祝英臺被逼嫁的馬莊,梁山伯、祝英臺的墳墓。
梁祝同窗共讀卻未合葬,梁祝墓分開而建,各有墳頭。現汝南有梁祝讀書的“臺子寺”,也叫“紅羅山”,傳說這里曾有“紅羅書院”。
紅羅山上傳說中梁祝擔水的井還在,井旁還有一塊碑,上寫“梁祝井”。 參考網站:百度百科-梁山伯與祝英臺。
8.描寫“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后化蝶”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梁祝的詩詞比較少,具體如下:
《荊南竹枝詞·詠梁祝》
朝代:清朝
作者:史承豫
原文:
讀書人去剩荒臺,歲歲春風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譯文:現在的讀書人去剩荒臺,每年可以可以看到寧波梁祝墓上春風吹拂而生長的野生青苔,上司的桃花開的很燦爛,紅紅火火。
在宜興祝英臺讀書處,常有蝶聚,當地有“雙蝶節”農歷三月一日,也就是祝英臺的生日。愛情,是如此奇妙,如此奪目,如此不朽,就連分離、死亡都黯然失色。
擴展資料:
梁祝故事
上虞士族小姐祝英臺,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兒。生得聰明嬌美、活潑靈秀、純真執著。從小喜讀詩書,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她不甘世俗,不讓須眉,千方百計說服父母,女扮月老祠邂逅的會稽窮書生梁山伯。
兩人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兄弟”。不一日,二人來到會稽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沒有特別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窮,未能如期而至。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臺許配給家住會稽郡下轄鄮縣(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
馬文才風流倜儻,學識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騎射功夫,在書院中雄冠群英。他仗著時任太守的父親和自己的各種優越條件,在學友中聚集一班紈绔子弟,屢與梁山伯、祝英臺作對。
后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命葬鄮城九龍墟。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臺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9.何潤東版《梁山伯與祝英臺》有哪些經典的愛情詩句
愛一個人就是付出你的真心去愛她(他)。
你愛他(她)就會包容他,理解他,支持他,喜歡他,為他高興,為他痛,為他分憂,又為他擔憂,其實愛很復雜,并不是一言兩語能解說的清,不要以為我懂的很多,其實我只是剛剛懂的一點皮毛而以。 得付出你的真心,這樣才能讓她感覺得到啊 。
區別一下愛他(她)還是愛自己,很多人其實是在愛自己,愛自己的感覺、愛自己得到對方的榮譽感、愛自己被對方欣賞的滿足感、愛自己被別人羨慕的虛榮、愛自己從對方得到的生理滿足。這不是愛 !愛是無私的付出。
最重要的是付出你的真心。
10.祝英臺與梁山伯蝴蝶詩句
從此不到前塘路”全詩如下:
祝英臺:萬丈情思寸寸碎,尚有何言對故人.
梁山伯:一場好夢匆匆醒,心已碎,意難伸.從此不到錢塘路,怕見鴛鴦作對飛.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羅密歐與朱麗葉》齊名。
梁山伯與祝英臺主要內容: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臺,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于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臺二人一見如故,遂義結金蘭,一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臺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臺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臺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游玩的時候,祝英臺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臺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臺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個女的了。 后來家人寫信催祝英臺回家,臨走前,祝英臺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親,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個月后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并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臺沿路相送、難舍難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臺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臺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臺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來梁山伯病逝,祝英臺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并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臺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臺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里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有關祝英臺和梁山伯愛情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