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悲涼點的唐詩、宋詞
唐詩里面李商隱的都比較悲吧,選幾首給你看 李商隱的詩歌集/shici/lishangyin.htm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無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宋詞是李清照的比較悲傷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詞全集/zh/book/scgf/liqingzhao.htm
2.唐詩、宋詞、元曲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怎么排列
唐詩是我國文學遺產之一,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唐代的詩人中知名者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竟達四萬九千多首,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為創造今天的新詩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宋詞興起于唐代,經過五代的發展,極盛于宋代。它是一種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
所以有人叫它“詩余”、“曲子”或“長短句”。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只有在我國這樣文化發達的國家,才能產生和發展。
元曲是一種古典戲曲劇本。如果排位,仍然是唐詩第一,宋詞居中,元曲次之。
3.描寫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
春夏秋冬的唐詩宋詞(8首) 春天 唐·韓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宋·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夏天 唐·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盛一院香。 宋代·秦觀《納涼》 攜?E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秋天 唐·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去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范仲淹《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冬天 宋·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4.求描寫荒涼的唐詩宋詞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 隴西行 作者: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注】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
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困七日。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
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后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但此詩的受降城所在地說法不一。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
回樂峰:回樂縣附近的山峰。 【簡析】這首七絕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霜月、蘆笛、鄉思,構成一幅思鄉圖,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樂府《橫吹曲》舊題。
龍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作盧城。龍城也就是盧龍城。
龍城飛將:指西漢時名將李廣。《漢書??李廣傳》載: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戰,匈奴稱之為“漢之飛將軍”右北平唐時改為平州,治所在盧龍,即今河北省盧龍縣。
陰山:西起河套,東抵小興安嶺,橫跨今內蒙古自治區,漢代為北方天然屏障。 【簡析】詩人抓住月照關塞的典型環境,極其概括地從秦漢時代的邊境戰爭寫到唐代,又借對歷史上的名將的懷念,表現自己對朝廷不能平定邊患的不滿。
全詩音韻鏗鏘,氣勢雄渾壯闊。* 涼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簡析】該詩表現了征戰的殘酷,又表現了征人視死如歸的樂觀曠達精神,使人覺得悲愴而又豪壯,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樂苑》稱,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進獻宮調《涼州》。
涼州:唐屬隴右道,州治在今甘肅省武威縣。詩題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黃沙直上白云間”,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門關。”羌笛: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楊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其音凄苦。
【簡析】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這話是不錯的。
開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縱樂,不務邊防,不關心遠戍征人的疾苦。詩人在進入涼州,聽到哀怨的笛聲后,寫下了這首詩,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從軍行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塞下曲 盧綸 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鑒賞:《塞下曲》六首是盧綸 邊塞詩的代表作,這里選了其中的兩首。
它們表現了戍邊將士豪邁壯麗的軍事生活,刻畫出一位武藝高強、英勇殺敵的將軍形象。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齡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從軍行 王昌齡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5.為什么元曲足以和唐詩宋詞并舉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
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是元代文學主體。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 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繼唐詩、宋詞之后蔚為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 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 鋒芒 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
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 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元曲的興起對于我國民族詩歌的 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但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 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6.求20句悲涼凄婉的唐詩宋詞元曲并標自詩名作者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的詞大多是離愁國恨,抒發亡國后的情感。還有陸游和唐婉兩首《釵頭鳳》也特別凄婉的。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木蘭詞,納蘭性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崗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清照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自己調幾句吧
7.求助:幫忙尋找唐詩宋詞(至少25首)8句話以上
自夏口至鸚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劉長卿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戍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返回贈闕下裴舍人錢起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返回寄李儋元錫韋應物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返回同題仙游觀韓雄(左)羽(右)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返回春思皇甫冉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天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返回晚次鄂州盧綸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返回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風占)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返回西塞山懷古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返回遣悲懷三首之一元稹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返回遣悲懷三首之二元稹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返回遣悲懷三首之三元稹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上“穴”下“目”)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返回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圭阝〕弟妹。 白居易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返回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返回無題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返回隋宮李商隱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返回無題二首之一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返回無題二首之二李商隱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返回籌筆驛李商隱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馀。
返回無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返回春雨李商隱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日宛〕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王當〕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返回無題二首之一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返回無題二首之二李商隱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返回利洲南渡溫庭筠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返回蘇武廟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返回宮詞薛逢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褲宮人掃御床。返回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返回。
8.關于讀書的宋詞
1.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來從竇車騎行 自朔方行作》唐。 李益 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雜曲歌辭·緩歌行》唐。 李頎 3.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唐。 高適 4.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 王禹 5.身名不問十年馀,老大誰能更讀書。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唐。 王縉 6.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
--《客舍喜鄭三見寄》唐。 劉長卿 7.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唐。 盧綸 8.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答侯少府》唐。 高適 9.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送薛秀才》唐。 皇甫冉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唐。 杜甫 11。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勸學》唐。孟郊 12。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 陸游 13。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宋。朱熹 1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 1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 16。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越恒 17。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 汪洙 18。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 19。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馀。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柏學士茅屋】杜甫 20。
吾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 —— 陸游《解嘲》 21。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人孟郊《勸學》 22。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唐·孟郊《勸學》) 23。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尋。 ——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二首》 24。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 25。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取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 宋真宗《勸學》 26。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A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徑搖?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 27。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8。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鈔那計年。
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癲。 —— 宋·陸游《寒夜讀書》 29。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宋·朱熹的《勸學詩》 30。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 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 31。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
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 明·宋應星《憐思詩》 32。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 明·于謙《觀書》 33。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 清·袁枚 34。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 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 清·法式善《讀書》 35。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 清·蕭掄謂《讀書》 36。
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 車胤囊螢光,孫康映雪讀。
諸人家雖貧,有志自勤苦。 終一酬壯志,功名傳千古。
—— 佚名《苦學》 37。古人惜光陰,貴于惜黃金。
光陰金難買,黃金失可尋。 大禹惜寸陰,陶侃惜分陰。
吾輩方少年,更應惜秒陰。 —— 佚名《惜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