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金陵的詩詞
石頭城
作者:劉禹錫 [唐]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
作者:劉禹錫 [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臨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約1151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漁家傲
作者:蘇軾
千古龍蟠并虎踞。
從公一吊興亡處。
渺渺斜風吹細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駕飛車淩彩霧。
紅鸞驂乘青鸞馭。
卻訝此洲名白鷺。
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南鄉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
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
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八聲甘州
作者:辛棄疾
把江山好處付公來,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認得,王謝風流。
只用平時尊俎,彈壓萬貔貅,依舊釣天夢,玉殿東頭。
看取黃金橫帶,是明年準擬,丞相封侯。
有紅梅新唱,香陣卷溫柔。
且華堂、通宵一醉,待從今、更數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晉家南渡日,次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
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2.關于南京的詩句有哪些
南京是歷代文人墨客懷古之地,眾多著名文人在南京留下了經典佳句。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京作為當時的都城,許多文人已在此留下名句,以謝朓的《入朝曲》最為著名。 入朝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獻納云臺表,功名良可收。
唐代,是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人王昌齡能在名家如林的盛唐贏得“詩家天子”稱號,是何等不易!王昌齡別稱“王江寧”,史載他是江寧(即南京)人,至少在他四十歲左右曾經做過七八年江寧縣丞。
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不少描繪江南綺麗風光的詩歌,諸如《芙蓉樓送辛漸》、《采蓮曲》等,是詩史上難得的佳制。 “詩仙”李白一生中曾多次來金陵游歷或暫住。
第一次是他出蜀后不久,詩人年方二十六歲。最后一次是他被流放夜郎之后,途中遇赦回來,往返于金陵、當涂一帶。
不久,病逝于當涂。李白在金陵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登金陵鳳凰臺》、《長干行》膾炙人口。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詩圣”杜甫也曾來金陵。鳳凰臺附近的一條小巷金粟庵,就得名于杜甫的詩作。
杜甫二十幾歲時漫游金陵,遍訪名勝古跡。他最難忘懷的是作為瓦官寺三絕之一的顧愷之大型壁畫“維摩詰居士像”。
他的友人江寧許八見他如此鐘愛此畫,就送給他一份此畫的臨摹本。杜甫寫了一首五言長律《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甫昔時嘗客游此縣,于許生處乞瓦官寺維摩圖樣。
志諸篇末》。后來金陵人根據杜甫詩意,建金粟庵,并把附近的一條小巷叫作金粟庵。
唐代還有許多詩人詠過金陵。詩人崔顥游覽了長干里、橫塘。
寫下了兩首《長干曲》。此曲接近民歌,淳樸生動,一如口語:“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九江:泛指長江水系) 詩人韋莊的《臺城》也是歷來公認的佳作:“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劉禹錫寫《金陵五題》,其中《石頭城》和《烏衣巷》影響最大。
石頭城 烏衣巷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杜牧也在金陵留下名篇。他的《泊秦淮》寫道: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詩中凄迷的景色與淡淡的哀愁,得到了和諧的統一。
另一首《江南春》絕句描寫了南朝佛寺之盛: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李商隱的詩涉及南京的有《詠史》、《南朝》等。 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南朝》一詩則揭露了統治階級沉緬女色、驕奢淫逸以致亡國滅身:“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敵國軍營漂木秭,前朝神廟鎖煙禖。
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宋代詩人對金陵也非常注目,在眾多詩人中,大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與金陵的關系最為密切,寫了不少詠史詩和風景詩。他寫金陵的詞也很有特色。
《桂枝香·金陵懷古》一首歷來最為人稱道,嘆為絕唱。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北宋集大成的詞人周邦彥,近四十歲時任溧水縣令(溧水縣屬南京),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他在這期間,頗多詩詞佳作,其中以《西河·金陵懷古》最著名。
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陸游,也曾三次來到當時稱為建康的南京,留下優秀詩篇。1178年,五十五歲的陸游登上了建康賞心亭,不禁浮想聯翩。
想當年孝宗與金人議和,自己曾上書朝廷,主張遷都建康、以待恢復。今日又到建康,觸景生情,寫下了七律《登賞心亭》:“……黯黯江云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
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淚已流。” 南宋另一著名詩人楊萬里,與陸游、尤袤、范成大齊名,并稱“南宋四家”。
其詩自成一家,時稱“楊誠齋體”。紹熙二年(1191年),楊萬里到建康任職(江東轉運副使)兩年,寫下了不少贊美山水園林、風土人情的詩篇。
“金陵六月曉猶寒,近北天時較少喧。打盡來禽那待熟,半開萱草已。
3.描寫金陵繁華的詩句
《入朝曲》作者:謝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獻納云臺表,功名良可收。
《冶城山北望》作者:孔尚任在山未覺山,宮闕連樓榭。路出萬木央,人煙乃在下。
煙白木蒼蒼,長江此中瀉。客帆如浮云,帝城亦傳舍。
每于憑眺時,曠然輕王霸。《夢江南·江南好》作者:納蘭性德其一江南好,建業舊長安。
紫蓋忽臨雙鹢渡,翠華爭擁六龍看。雄麗卻高寒。
其二江南好,城闕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
玉樹夜深歌。其三江南好,懷古意誰傳。
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風景憶當年。
《望江梅》作者:李煜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臺城》作者: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游棲霞寺》作者: 皮日休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念奴嬌 金陵懷古:長干里》作者: 鄭燮(鄭板橋)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綠楊蔭里。
赭白青黃墻砌石,門映碧溪流水。細雨餳簫,斜陽牧笛,一徑穿桃李。
風吹花落,落花風又吹起。更兼處處繰車,家家社燕,江介風光美。
四月櫻桃紅滿市,雪片鰣魚刀。淮水秋清,鐘山暮紫,老馬耕閑地。
一丘一壑,吾將終老于此。《望江梅·閑夢遠》作者: 李煜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4.形容金陵的詩句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晉家南渡日,次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5.描寫金陵繁華的詩句
1、金陵子弟來相送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金陵酒肆留別》
2、金陵王氣黯然收唐劉禹錫 只查詢劉禹錫的結果 《西塞山懷古》
3、金陵津渡小山樓唐張祜 只查詢張祜的結果 《題金陵渡》
4、金陵城上西樓宋朱敦儒 只查詢朱敦儒的結果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5、丁未元日至金陵宋姜夔 只查詢姜夔的結果 《踏莎行·自沔東來》
6、道金陵宋姜夔 只查詢姜夔的結果 《杏花天影》
7、金陵路『吟燕舞宋姜夔 只查詢姜夔的結果 《杏花天影》
8、金陵王氣黯然收唐劉禹錫 只查詢劉禹錫的結果 《西塞山懷古》
9、金陵夜寂涼風發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10、帝子金陵訪古丘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11、更取金陵作小山唐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12、金陵女也唐杜牧 只查詢杜牧的結果 《秋娘詩并序》
13、予過金陵唐杜牧 只查詢杜牧的結果 《秋娘詩并序》
14、我昨金陵過唐杜牧 只查詢杜牧的結果 《秋娘詩并序》
15、金陵自古繁華宋沈瀛 只查詢沈瀛的結果 《西江月·五馬人生最貴》
16、金陵種柳歡娛地宋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鷓鴣天·樽俎風流有幾人》
17、旁挹金陵龍虎勢宋戴復古 只查詢戴復古的結果 《賀新郎·百尺連云起》
18、無限金陵懷古意宋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滿江紅·今日明朝》
19、金陵秋早宋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千秋歲·金陵秋早》
20、金陵王氣黯然收唐劉禹錫 只查詢劉禹錫的結果 《西塞山懷古》
21、且買金陵秋露白元王冕 只查詢王冕的結果 《素梅 其二》
22、顧用金陵為北門宋陸游 只查詢陸游的結果 《感事》
23、金陵王氣黯然收宋王安石 只查詢王安石的結果 《金陵懷古》
24、諱學金陵猶有說元元好問 只查詢元好問的結果 《論詩三十首》
25、」適聞有客金陵至唐韋莊 只查詢韋莊的結果 《秦婦吟》
26、也知流向金陵去宋楊萬里 只查詢楊萬里的結果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27、若過金陵莫寄聲宋楊萬里 只查詢楊萬里的結果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28、猶說金陵王氣濃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29、城西二里楚金陵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0、無乃孤負金陵花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1、金陵猶有許多春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2、金陵風月欠斯人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3、無奈金陵景物何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4、翻作金陵賀太平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5、留住金陵又幾時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6、金陵看得新歌舞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7、爛漫金陵作好春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8、廿載金陵九還往宋蘇泂 只查詢蘇泂的結果 《金陵雜興二百首》
39、金陵昨夜有降書宋汪元量 只查詢汪元量的結果 《湖州歌九十八首》
6.李白寫的關于金陵的詩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注釋】:這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游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
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于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
天上的浮云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鸚鵡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顥的〈黃鶴樓〉詩后,寫了〈鸚鵡洲〉詩,想與崔顥一較長短。
寫完后,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顥,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
」擲筆而去。因為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寫了〈鸚鵡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寫〈登金陵鳳凰臺〉詩,才覺滿意。
由于白的作品發表于崔顥之后,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后人更認為李白有意與崔顥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為,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臺〉也是因為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顥爭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于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
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躪,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為傳說中,鳳凰鳥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為祥瑞的象征。
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臺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為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鳳凰臺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臺上想象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跡,如今都隱于幽徑,成為古丘。
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臺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鷺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
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圍繞于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諫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嘆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云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復,為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為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為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著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抬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后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
與唐代因為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于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謫,登上鳳凰臺,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并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人爭勝之說全是后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為君捶誶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
」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后來又寫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捶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為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只是文人的游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禪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游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
」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后人誤以為李白作〈登金陵鳳凰臺〉詩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爭意氣、爭長短,并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
事實上全是后人穿鑿附會的。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
7.描寫金陵的古詩詞
金陵子弟來相送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金陵城上西樓宋 朱 敦儒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顧用金陵為北門 宋 陸游 《感事》
諱學金陵猶有說 元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城西二里楚金陵 宋 蘇泂 《金陵雜興二百首》
聞道金陵龍虎盤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金陵中斷碧江深 唐 孫逖 《丹陽行》
畫作金陵考古圖 宋 程珌 《沁園春·君有新詞》
金陵地脈何曾斷 唐 朱存 《金陵覽古 秦淮》
聞道金陵龍虎盤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金陵中斷碧江深 唐 孫逖 《丹陽行》
畫作金陵考古圖 宋 程珌 《沁園春·君有新詞》
曾向金陵城下來 唐 陸羽 《歌》
8.贊美金陵的詩句有哪些
1.《示金陵子 》詩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金陵城東誰家子,竊聽琴聲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來,隨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謝公正要東山妓,攜手林泉處處行。
2.《金陵驛》詩人: 程珌 朝代: 宋代
鐵甕高資只半程,柴溝曉發暮金陵。莫言三宿何濡滯,已覺匆匆役此生。
3.《金陵其二》詩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洲。
4.《金陵新亭》詩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5.《題金陵渡》詩人: 張祜 朝代: 唐代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6.《金陵覽古 秦淮》詩人: 朱存 朝代: 唐代
一氣東南王斗牛,祖龍潛為子孫憂。金陵地脈何曾斷,不覺真人已姓劉。
7.《金陵覽古·秦淮》詩人: 朱存 朝代: 宋代
一氣東南王斗牛,祖龍法潛為子憂。金陵地脈何曾斷,不覺真人已姓劉。
詩人: 朱存 朱存的詩 朝代: 宋代 體裁: 無
8.《途中再詠金陵》詩人: 汪莘 朝代: 宋代
石頭城上望斜暉,覽盡金陵寂寞歸。嘆息青天如許大,可無一個鳳凰飛。
9.《金陵其一》詩人: 李白 朝代: 唐代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10.《宋頌九首·金陵》詩人: 石介 朝代: 宋代
金陵峨峨,長江萬里。誰為巢穴,養此蛇豸。天豈作限,而險而恃。不順不臣,敢亢天子。
9.有哪些關于金陵的古詩
《初至金陵》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山川過雨曉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
路繞匡廬更南去,懸知是處可忘憂。
《金陵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秦莫恃棧閣,吳莫恃壍江。
不能恃以德,二國竟亦降。
邇來屢興廢,由險輕萬邦。
誰知荒涼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經其下,吊古語愧哤。
嗟哉石頭潮,助怒常舂撞。
《金陵雪中》
年代: 宋 作者: 劉過
風幻寒威夜撲人,曉看云腳四垂陰。
牧羝塞上功名淚,騎馬藍關竄逐心。
冷面不春愁菀結,凍須如鐵恐蕭森。
書爐醉撥灰為子,不為間思暖帳金。
《金陵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羅隱
冷煙輕淡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
棲雁遠驚沽酒火,亂鴉高避落帆風。
地銷王氣波聲急,山帶秋陰樹影空。
六代精靈人不見,思量應在月明中。
《金陵道上》
年代: 宋 作者: 釋斯植
一望江山去不回,斷碑荒草舊宮臺。
六朝陳跡皆如夢,夜夜寒潮送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