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秋夏美景的古詩句
秋景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紅藕香殘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虞世南《蟬》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李紳《古風二首 》昨夜西風凋碧樹。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 黃巢《不第后賦菊》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杜牧《秋夕》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 張籍《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秋詞》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嶠《風》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夏景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司馬光《客中初夏》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 高駢《山亭夏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陰陰夏木囀黃鸝。 —— 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 范成大《喜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 李商隱《晚晴》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杜甫《夏夜嘆》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 李商隱《贈荷花》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 戴敏《初夏游張園》綠槐高柳咽新蟬。 —— 蘇軾《阮郎歸·初夏》。
2.秋洲歌古詩默寫怎么寫
《子夜四時歌·秋歌》
雜詩(曹丕)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輾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思吳江歌(張翰)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和郭主簿二首(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秋夜(蕭綱)
螢飛夜的的,蟲思夕要要.
輕露沾懸井,浮煙入綺寮.
檐重月沒早,樹密風聲饒.
池蓮翻罷葉,霜筱生寒條.
端坐彌茲漏,離憂積此宵.
晚秋(庾信)
凄清臨晚景,疎索望寒階.
濕庭凝墜露,摶風卷落槐.
日氣斜還冷,云峯晚更霾.
可憐數行雁,點點遠空排.
山中(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衰.
汾上驚秋(蘇“王+廷”)
北風吹北云,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獨坐(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秋甫歌》古詩賞析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這組詩創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貴池西)時。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是這組詩中最長的一首。開頭說“秋浦長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樣子。
這是因地名而產生的詼諧,也是為引出下句“蕭條使人愁”而設。秋——蕭條——愁,順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諧,讀之頓生冷落寂寥之感。
三四句承上寫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一個“望”字,凝聚著深沉的憂憤。“望長安”正是詩眼所在。
后面四句是對江水說的話。“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揚州是北上長安的必經之處,詩人要把憂國之淚寄往揚州,實為寄往長安。淚雖一掬,卻極有分量。
第二首詩與前一首一樣,也是抒發客愁和對長安的思念,思歸益切,愁緒愈來濃。“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前四句寫別愁,比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后四句進一步言歸思,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第三首詩是一首具有寓意的詠物詩。此詩正面贊美秋浦的錦駝鳥,而以山雞作為陪襯,但對后者并無貶意。
從詩意看,詩人對山雞所傾注的同情似乎還更多一些。第四首詩是李白的自畫像。
全詩描繪的詩人形象是滿腹憂郁,形容枯槁,白發蒼蒼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懷著失意的心情來到秋浦的,雖然是剛過“知天命”的年紀,可是好像一下子白發就全白了。
在此詩的開頭,他說自己是“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聽起來似乎覺得原來還李白一直是兩鬢青絲,但到了秋浦之后,沒有想到竟然會在一天早上起來之后,發現兩鬢已經白發蒼蒼了!“一朝”極言頭發白得之快,簡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還真有點當年伍子胥過不去昭關,一夜之間,就把頭發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卻并不著急趕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樣過不了昭關就有性命之憂,但是又為什么白了頭發呢?李白在驚異之余,給自己找了一個看上去說得過去的原因:“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中國古代的文人一聽到猿聲,馬上就會愁腸百結的,這其中的例外恐怕還只有李白一人,不過那也是他晚年在長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峽中得到大赦,乘舟東歸的時候,曾經歡快地寫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沒有這么好的心情,猿聲一“催”,他滿頭的青絲,不管是長是短,統統白了,這個“催”字可謂是用得驚心動魄,本來頭發就在一夜之間白了,那里還禁得住猿聲的催促!這首詩由于用了“一朝”和“催”這兩個詞來著重強調自己頭發白得異乎尋常地快,不由得讓人想到他在《將進酒》中的名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首詩的表層意義是詩人對進入暮年的喟嘆,深層意義是抒發一種匡時濟世之大志而又無門可報,欲罷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懷。
第五首詩前兩句“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說明了地點和描寫的對象,并塑造出白猿歡樂嬉戲的群像;后兩句“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則是對白猿母子戲月的特寫,把白猿的動態寫得活靈活現。第六首詩開篇以“愁”字領起,展現出詩人面對殘酷現實和即將爆發的戰亂一籌莫展的苦悶心情和深廣憂憤。”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連觀賞秋色也要強打精神,與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受相似,可見情緒是比較低落的。第七首詩可以說是這十七首詩的綱領,它真摯深切地抒發了詩人暢游秋浦時的心境。
詩中以山簡、寧戚、蘇秦自況,抒發了自己抱負、境遇和不平。從”白石爛“和”黑貂裘“這兩個典故上,讀者不難明白,在長安時失意于最高統治者其實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隱痛。”
白石爛“是寧戚在不得志時,抓住齊桓公出行的機會,牽牛叩角而歌時唱的歌詞,”南山燦,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長夜漫漫何時旦!“從而引起了齊桓公的注意而最終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則是說的戰國時期最成功的策士蘇秦在一開好游說秦惠王失敗后,窮困潦倒的處境,”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戰國策·蘇秦始以連橫說秦》)李白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好比那失意東歸的蘇秦,而再也不會像寧戚那樣得到君王的賞識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詩人描繪了秋浦的奇特景觀:水車嶺和江祖石。在藝術處理上,兩首也很相似。
第八首除一句”天傾欲墮石“略帶夸張外,其余都是如實描繪;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掃畫屏“一句用比外,純用白描手法,不以詞語驚人而以意境取勝。第十首詩,李白以輕快的筆調描寫山鄉的自然風光:嘉木成林,滿山蔥翠,白鷺橫飛,白猿長鳴。
但末二句筆鋒陡轉,勸誡人們不可去觀賞這里的山光水色,因為那凄厲的猿聲使人愁腸寸斷。第十一首詩,詩人選擇了兩塊不尋常的巖石,描寫它們雄奇峻峭的姿態,繪制了一幅十分壯觀的畫面,傾訴了詩人對秋浦山水的愛慕之情。
第十二首詩,寫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詩人觀賞夜景時的感受。前兩句寫景,后。
4.關于秋天聲音的古詩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杜甫《月夜憶舍弟》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葉紹翁《夜書所見》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 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 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5.帶有虎字的唐詩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吟劍詩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掃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西南北敦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平樂如何。
猛虎行
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 猛虎白日繞村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 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來林下看行跡。
猛虎詞
寒亦不憂雪,饑亦不食人。
人肉豈不甘,所惡傷明神。
太室為我宅,孟門為我鄰。
百獸為我膳,五龍為我賓。
蒙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氣浮,厚地隨聲震。
君能賈馀勇,日夕長相親。
猛虎行
猛虎不怯敵,烈士無虛言。
怯敵辱其班,虛言負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無前陣。
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沁園春 虎
生在西山,常居東谷,出沒無時。向枯樹巖前,幽泉澗畔,饑餐渴飲,飽暖隨宜。一任縱橫,平生勇猛,走入叢林萬木披。誰知得。但無憂無餐渴飲,飽暖隨宜。一任縱橫,平生勇猛,走入叢林萬木披。誰知得。但無憂無懼,斷絕狐疑。等閑剔起雙眉。有萬里風生八面威。自踏葉巡山,不離元所,一靈不昧,百獸皈依。跳下懸崖,咆哮振地,月白山寒水滿溪。收牙爪,且藏身遁跡,獨步云歸。
登崖一嘯千峰鳴,豪氣滿山百獸驚,
縱去陰曹擒厲鬼,還留俊骨耀丹青
〖虎跡〗
韋莊
白額頻頻夜到門,水邊蹤跡漸成群。
我今避世棲巖穴,巖穴如何又見君。
【詩詞】詠虎
半作雍容半作尊, 個形影只王者行。
君儀天下難自棄, 子息凡間無伴尋。
新年快樂啊
6.擅長古詩的請進古詩:子夜四時歌·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古詩: 子夜四時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lu三聲),良人罷遠征? 問題: 1 讀完本詩,你覺得“萬戶搗衣聲”指的是什么?作者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賞析】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托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
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聲。
萬戶搗衣聲——說明了千家萬戶的男丁都去參軍了,而留在家中的只有千千萬萬“搗衣”期盼丈夫早日歸來的怨婦。盡快把衣服洗干凈,為的就是讓遠征在外的丈夫能夠及時穿上干凈的衣服。
側面反映出戰爭帶給人民的困苦和傷害!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所引起的怨婦思夫,民不聊生的愁苦的憤懣與不滿!也表達了作者希望盡快結束戰爭,讓百姓過上平安幸福日子的愿望。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回答完畢,望您滿意,祝你愉快!~ 。
7.秋甫歌后面的十三首古詩
其四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其七
醉上山公馬⑵,寒歌寧戚牛⑶。
空吟白石爛⑷,淚滿黑貂裘⑸。
其八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⑹。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⑺。
其九
江祖一片石⑻,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其十一
邏人橫鳥道⑼,江祖出魚梁⑽。
水急客舟疾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⑿。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動寒川。
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⒁。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⒂。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⒃,結罝映深竹⒄。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1-2] [3]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8.秋雨歌的詩句 古詩李白
-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9.求贊美秋天的歌曲和古詩
歌 許如云《秋歌》 秋天的童話
詩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