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鄭板橋的《悍吏》古詩詞網

    1.鄭板橋的詩

    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鄭燮所作詩,如《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惡》、《逃荒行》、《還家行》、《孤兒行》、《姑惡》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尤其寫得深刻生動,令人觸目驚心。《悍吏》中寫道:" 豺狼到處無虛過,不斷人喉抉人目。" 《私刑惡》寫道:" 一絲一粒盡搜索,但憑皮骨當嚴威。" 其他如《揚州》、《紹興》、《燕京雜詩》(其一)、《自遣》、《游焦山》、《野老》等,也能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題畫詩都有寄托。

    2.鄭板橋的《墨竹圖》的資料

    鄭板橋是清代名士中最有個性的一位,列于“揚州八怪”之首。他的怪,從一幅“墨竹圖”和“難得糊涂”的書法即可看出。那一幅“墨竹圖”,從構圖上看,頗有獨到之處。翠竹分兩組縱列,上下頂天立地,猶似散亂的籬笆,此是畫竹之大忌。滿紙竹竿與竹節,僅寥寥幾叢竹葉,可他在竹竿的空隙處又穿插了數行題跋,倒使得畫面疏密有致,陡現出一派新奇。他的繪畫清朗峭拔,蒼勁瀟灑,虛實得當,有氣沖霄漢之感。另一幅“難得糊涂”的書法,可在多處見到。他的書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古拙遒勁,沉雄譎詭,將真、草、隸、篆融于一爐,自稱“六分半書”,指的是不足八分,另一分半乃行楷、篆法、畫意,有自我解嘲之意。據說,他在街上看到幾個小孩子玩耍倒鐵釘、抓石子游戲,用鐵釘與石子擺玩,鄭板橋望之入神,反復玩味,將其意韻化入字體中。他的書法與筆畫中間頗有鐵釘橫斜、亂石鋪街的味道,人們又稱鄭板橋的字是“亂石鋪街”體。從鄭板橋的字畫中可體味出他狂放不羈的姿態,驚世駭俗的精神,憤懣痛苦的內心。

    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他出生于江蘇興化一個窮苦教師家庭,自小喪母,家境清貧,其父取《尚書·洪范》中的“燮友克柔”之意,為鄭板橋取此名字是冀望他成為隨和的人,誰料到兒子會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藝術大師呢。他家僅有茅屋兩間,坐落于縣城東面的古板橋西。護城河水流清澈,人們用木板鋪成一座橋,即稱板橋。鄭板橋長大后,在朋友們的資助下讀了一些書,又刻苦自學,終成奇才。他忘不了這座橋,也忘不了在橋頭觀賞景色而流連忘返的時刻,便給自己取號為“板橋道人”。他的號流傳廣遠,本名倒不為人知了。他名列“揚州八怪”,除了詩書畫中有怪味外,脾氣也怪僻;很瞧不起讀書人,宣稱“世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自道“寫字書畫是俗事”,討厭附庸風雅之人,而且公開張貼“筆榜”,標明其書畫潤金;他還是康乾詩壇的著名詩人,崇拜杜甫與李商隱,貶斥李白和溫庭筠,認為后者不該與前者齊名。鄭板橋在乾隆元年考中進士后,已是43歲,到河南范縣和山東濰縣當縣官,“在任十二年,囹圄囚空者數次,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傳說,由于他一再為災民請愿,要求上司賑濟,使得上司很惱怒,指責他“事先既不預防、準備,事后又不好好賑濟,”甚至誣陷他假借賑災來貪污舞弊。鄭板橋憤然去職,以病乞歸,寄居揚州,賣畫度日。他辭官之日,濰縣百姓痛哭挽留,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為感念其政績,畫像以祀。

    鄭板橋的詩歌亦為一絕,有一些詩詞與道情至今仍在民間流傳。他63歲時作客如皋,寄居汪氏文園,寫的一篇《板橋自序》里談到,他甚為推崇杜甫的詩歌,“板橋無不細讀,”“一首可值千金”。而且,他以為,“憂國憂民,是天地萬物之事,”關心民間疾苦應是詩中重要主題。他詩歌中的《逃荒行》、《還家行》、《悍吏》等篇,也確實可以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及白居易的《賣炭翁》相比美,那些詩反映了農民的悲慘命運與痛苦生活,體現了詩人的同情悲憫之心。當時山東各地發生嚴重災荒,可繁重的苛捐雜稅仍是不見減免,農民們賣兒鬻妻,逃荒要飯,慘不忍睹。鄭板橋作為地方官吏,覺得有責任向同僚及上司呼吁,誰想到反而橫遭誣陷。這在當時以阿諛逢迎為風氣的黑暗官場,鄭板橋的性格又成為一“怪”了。

    我最喜讀鄭板橋家書。他的書信據其自稱,“共百數十通,”但散佚約有一半以上,“及今搜檢,只存55通”了。這些書信,可以說是流露著真性情的精美散文,親切平易,耐人體味,隨手寫來,絕不矯飾,頗有自然質樸之美,也是這位文化大師的心靈獨白。人們如今常評論他的“難得糊涂”哲學,以為是不執著其中,任其自然。殊不知,這也是一種思想困惑與矛盾。他所處的康乾盛世,實質上接近封建社會末世,已有大廈欲頹之勢,鄭板橋敏感地看到了這一點。他憂國憂民而又充滿無奈,無力挽救時艱,尤其是他的思想難以突破舊的傳統道德文化的桎梏,只能在此迷圈中徘徊,就必然造成了痛苦、復雜與分裂的文化人格,這是他怪誕的深刻緣由

    筆者……意外得見鄭氏《墨竹圖》(以下簡稱衙本墨竹),畫中的題詩赫赫有名:"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知縣的時候,送給巡撫包括的一幅墨竹,斷其創作年月,應在1753年之前……

    3.鄭板橋的《墨竹圖》的資料

    鄭板橋是清代名士中最有個性的一位,列于“揚州八怪”之首。

    他的怪,從一幅“墨竹圖”和“難得糊涂”的書法即可看出。那一幅“墨竹圖”,從構圖上看,頗有獨到之處。

    翠竹分兩組縱列,上下頂天立地,猶似散亂的籬笆,此是畫竹之大忌。滿紙竹竿與竹節,僅寥寥幾叢竹葉,可他在竹竿的空隙處又穿插了數行題跋,倒使得畫面疏密有致,陡現出一派新奇。

    他的繪畫清朗峭拔,蒼勁瀟灑,虛實得當,有氣沖霄漢之感。另一幅“難得糊涂”的書法,可在多處見到。

    他的書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古拙遒勁,沉雄譎詭,將真、草、隸、篆融于一爐,自稱“六分半書”,指的是不足八分,另一分半乃行楷、篆法、畫意,有自我解嘲之意。據說,他在街上看到幾個小孩子玩耍倒鐵釘、抓石子游戲,用鐵釘與石子擺玩,鄭板橋望之入神,反復玩味,將其意韻化入字體中。

    他的書法與筆畫中間頗有鐵釘橫斜、亂石鋪街的味道,人們又稱鄭板橋的字是“亂石鋪街”體。從鄭板橋的字畫中可體味出他狂放不羈的姿態,驚世駭俗的精神,憤懣痛苦的內心。

    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他出生于江蘇興化一個窮苦教師家庭,自小喪母,家境清貧,其父取《尚書·洪范》中的“燮友克柔”之意,為鄭板橋取此名字是冀望他成為隨和的人,誰料到兒子會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藝術大師呢。

    他家僅有茅屋兩間,坐落于縣城東面的古板橋西。護城河水流清澈,人們用木板鋪成一座橋,即稱板橋。

    鄭板橋長大后,在朋友們的資助下讀了一些書,又刻苦自學,終成奇才。他忘不了這座橋,也忘不了在橋頭觀賞景色而流連忘返的時刻,便給自己取號為“板橋道人”。

    他的號流傳廣遠,本名倒不為人知了。他名列“揚州八怪”,除了詩書畫中有怪味外,脾氣也怪僻;很瞧不起讀書人,宣稱“世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自道“寫字書畫是俗事”,討厭附庸風雅之人,而且公開張貼“筆榜”,標明其書畫潤金;他還是康乾詩壇的著名詩人,崇拜杜甫與李商隱,貶斥李白和溫庭筠,認為后者不該與前者齊名。

    鄭板橋在乾隆元年考中進士后,已是43歲,到河南范縣和山東濰縣當縣官,“在任十二年,囹圄囚空者數次,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傳說,由于他一再為災民請愿,要求上司賑濟,使得上司很惱怒,指責他“事先既不預防、準備,事后又不好好賑濟,”甚至誣陷他假借賑災來貪污舞弊。

    鄭板橋憤然去職,以病乞歸,寄居揚州,賣畫度日。他辭官之日,濰縣百姓痛哭挽留,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為感念其政績,畫像以祀。

    鄭板橋的詩歌亦為一絕,有一些詩詞與道情至今仍在民間流傳。他63歲時作客如皋,寄居汪氏文園,寫的一篇《板橋自序》里談到,他甚為推崇杜甫的詩歌,“板橋無不細讀,”“一首可值千金”。

    而且,他以為,“憂國憂民,是天地萬物之事,”關心民間疾苦應是詩中重要主題。他詩歌中的《逃荒行》、《還家行》、《悍吏》等篇,也確實可以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及白居易的《賣炭翁》相比美,那些詩反映了農民的悲慘命運與痛苦生活,體現了詩人的同情悲憫之心。

    當時山東各地發生嚴重災荒,可繁重的苛捐雜稅仍是不見減免,農民們賣兒鬻妻,逃荒要飯,慘不忍睹。鄭板橋作為地方官吏,覺得有責任向同僚及上司呼吁,誰想到反而橫遭誣陷。

    這在當時以阿諛逢迎為風氣的黑暗官場,鄭板橋的性格又成為一“怪”了。 我最喜讀鄭板橋家書。

    他的書信據其自稱,“共百數十通,”但散佚約有一半以上,“及今搜檢,只存55通”了。這些書信,可以說是流露著真性情的精美散文,親切平易,耐人體味,隨手寫來,絕不矯飾,頗有自然質樸之美,也是這位文化大師的心靈獨白。

    人們如今常評論他的“難得糊涂”哲學,以為是不執著其中,任其自然。殊不知,這也是一種思想困惑與矛盾。

    他所處的康乾盛世,實質上接近封建社會末世,已有大廈欲頹之勢,鄭板橋敏感地看到了這一點。他憂國憂民而又充滿無奈,無力挽救時艱,尤其是他的思想難以突破舊的傳統道德文化的桎梏,只能在此迷圈中徘徊,就必然造成了痛苦、復雜與分裂的文化人格,這是他怪誕的深刻緣由 筆者……意外得見鄭氏《墨竹圖》(以下簡稱衙本墨竹),畫中的題詩赫赫有名:"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知縣的時候,送給巡撫包括的一幅墨竹,斷其創作年月,應在1753年之前……。

    4.鄭板橋 墨竹圖的簡介

    鄭板橋是清代名士中最有個性的一位,列于“揚州八怪”之首。

    他的怪,從一幅“墨竹圖”和“難得糊涂”的書法即可看出。那一幅“墨竹圖”,從構圖上看,頗有獨到之處。

    翠竹分兩組縱列,上下頂天立地,猶似散亂的籬笆,此是畫竹之大忌。滿紙竹竿與竹節,僅寥寥幾叢竹葉,可他在竹竿的空隙處又穿插了數行題跋,倒使得畫面疏密有致,陡現出一派新奇。

    他的繪畫清朗峭拔,蒼勁瀟灑,虛實得當,有氣沖霄漢之感。另一幅“難得糊涂”的書法,可在多處見到。

    他的書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古拙遒勁,沉雄譎詭,將真、草、隸、篆融于一爐,自稱“六分半書”,指的是不足八分,另一分半乃行楷、篆法、畫意,有自我解嘲之意。據說,他在街上看到幾個小孩子玩耍倒鐵釘、抓石子游戲,用鐵釘與石子擺玩,鄭板橋望之入神,反復玩味,將其意韻化入字體中。

    他的書法與筆畫中間頗有鐵釘橫斜、亂石鋪街的味道,人們又稱鄭板橋的字是“亂石鋪街”體。從鄭板橋的字畫中可體味出他狂放不羈的姿態,驚世駭俗的精神,憤懣痛苦的內心。

    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他出生于江蘇興化一個窮苦教師家庭,自小喪母,家境清貧,其父取《尚書·洪范》中的“燮友克柔”之意,為鄭板橋取此名字是冀望他成為隨和的人,誰料到兒子會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藝術大師呢。

    他家僅有茅屋兩間,坐落于縣城東面的古板橋西。護城河水流清澈,人們用木板鋪成一座橋,即稱板橋。

    鄭板橋長大后,在朋友們的資助下讀了一些書,又刻苦自學,終成奇才。他忘不了這座橋,也忘不了在橋頭觀賞景色而流連忘返的時刻,便給自己取號為“板橋道人”。

    他的號流傳廣遠,本名倒不為人知了。他名列“揚州八怪”,除了詩書畫中有怪味外,脾氣也怪僻;很瞧不起讀書人,宣稱“世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自道“寫字書畫是俗事”,討厭附庸風雅之人,而且公開張貼“筆榜”,標明其書畫潤金;他還是康乾詩壇的著名詩人,崇拜杜甫與李商隱,貶斥李白和溫庭筠,認為后者不該與前者齊名。

    鄭板橋在乾隆元年考中進士后,已是43歲,到河南范縣和山東濰縣當縣官,“在任十二年,囹圄囚空者數次,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傳說,由于他一再為災民請愿,要求上司賑濟,使得上司很惱怒,指責他“事先既不預防、準備,事后又不好好賑濟,”甚至誣陷他假借賑災來貪污舞弊。

    鄭板橋憤然去職,以病乞歸,寄居揚州,賣畫度日。他辭官之日,濰縣百姓痛哭挽留,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為感念其政績,畫像以祀。

    鄭板橋的詩歌亦為一絕,有一些詩詞與道情至今仍在民間流傳。他63歲時作客如皋,寄居汪氏文園,寫的一篇《板橋自序》里談到,他甚為推崇杜甫的詩歌,“板橋無不細讀,”“一首可值千金”。

    而且,他以為,“憂國憂民,是天地萬物之事,”關心民間疾苦應是詩中重要主題。他詩歌中的《逃荒行》、《還家行》、《悍吏》等篇,也確實可以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及白居易的《賣炭翁》相比美,那些詩反映了農民的悲慘命運與痛苦生活,體現了詩人的同情悲憫之心。

    當時山東各地發生嚴重災荒,可繁重的苛捐雜稅仍是不見減免,農民們賣兒鬻妻,逃荒要飯,慘不忍睹。鄭板橋作為地方官吏,覺得有責任向同僚及上司呼吁,誰想到反而橫遭誣陷。

    這在當時以阿諛逢迎為風氣的黑暗官場,鄭板橋的性格又成為一“怪”了。 我最喜讀鄭板橋家書。

    他的書信據其自稱,“共百數十通,”但散佚約有一半以上,“及今搜檢,只存55通”了。這些書信,可以說是流露著真性情的精美散文,親切平易,耐人體味,隨手寫來,絕不矯飾,頗有自然質樸之美,也是這位文化大師的心靈獨白。

    人們如今常評論他的“難得糊涂”哲學,以為是不執著其中,任其自然。殊不知,這也是一種思想困惑與矛盾。

    他所處的康乾盛世,實質上接近封建社會末世,已有大廈欲頹之勢,鄭板橋敏感地看到了這一點。他憂國憂民而又充滿無奈,無力挽救時艱,尤其是他的思想難以突破舊的傳統道德文化的桎梏,只能在此迷圈中徘徊,就必然造成了痛苦、復雜與分裂的文化人格,這是他怪誕的深刻緣由 筆者……意外得見鄭氏《墨竹圖》(以下簡稱衙本墨竹),畫中的題詩赫赫有名:"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知縣的時候,送給巡撫包括的一幅墨竹,斷其創作年月,應在1753年之前……。

    5.四月十五月在樹,淡風清影搖窗戶,舉酒欲心事來,主客無言賓客去

    基本信息

    詩名:飲李復堂宅賦贈

    作者:鄭板橋

    體裁:七言詩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原文

    飲李復堂宅賦贈 ⑴

    四月十五月在樹,淡風清影搖窗戶。

    舉酒欲飲心事來,主客無言客起去。

    主人起家最少年,驊騮初試珊瑚鞭。⑵

    護蹕出入古北口,橐筆待直仁皇前。⑶

    才雄頗為世所忌,口雖贊嘆心不然。

    蕭蕭匹馬離都市,錦衣江上尋歌妓。⑷

    聲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縱橫三千里。⑸

    兩嬰世網破其家,黃金散盡妻孥嬦。⑹

    剝啄催租惱吏頻,水田千畝翻為累。⑺

    途窮賣畫畫亦賤,傭兒賈豎論非是。⑻

    咋畫雙松半未成,醉來怒裂澄心紙。⑼

    老去翻思踏軟塵,一官聊以庇其身。⑽

    幾遍花開上林樹,十年不見京華春。⑾

    此中滋味淡如水,未忍明良徑賤貧。⑿[1]

    注釋譯文

    注釋

    ⑴ 李復堂:李觶,字宗揚,號復堂。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康熙間舉人,曾為康熙侍從,后為宮廷作畫,因不中款式被黜。出任滕縣知縣,罷官后在揚州賣畫。他擅畫花鳥蟲魚,先工筆后寫意,筆力勁健,作品極富生趣。性情放蕩不羈。為“揚州八怪”之一。

    ⑵ 驊騮:駿馬。珊瑚鞭:華貴的馬鞭。

    ⑶ 護蹕:又作“扈蹕”,護從皇帝車駕。蹕,皇帝車駕。古北口:在北京市密云縣東北,長城要口之一,口外通往熱河。橐筆:《漢書·趙充國傳》中顏師古注:“橐,契囊也。近臣負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也。”侍直:伺候。仁皇:康熙謚號“圣祖仁皇帝”的省稱。

    ⑷ 蕭蕭:馬嘶聲。錦衣:貴顯者的服裝。李鮮觶曾供奉內廷,所以穿著不凡。

    ⑸ 丹青:指繪畫。

    ⑹ 嬰:同“攖”,觸犯。世網:世上的法令和禁忌。

    ⑺ 剝啄:叩門聲。

    ⑻ 傭兒賈豎:雜役和商人。論非是:議論作品的好壞。

    ⑼ 澄心紙:《蜀箋紙譜》:“南唐李后主造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

    ⑽ 1738年(乾隆三年)李觶53歲時,又由別人薦舉出任山東滕縣知縣。軟塵:謂宦途。

    ⑾ 上林:漢皇帝園囿,這里借指宮廷。京華,指京城。

    ⑿ 此中:指官場之中。未忍明良:不忍丟掉良心。

    譯文

    四月十五月亮掛在樹梢,微風吹動樹枝在窗戶上留下影子。舉起酒杯想要喝酒,可是心事隨著而來,主客都無話可說,客人只好起身而去。主人發家時還很年輕,就像剛給駿馬用上華貴的馬鞭一樣光輝照耀。他曾扈從皇帝車駕出入古北口,也曾作為顧問伺候在康熙身邊。他的才能被世人所嫉恨,他們對李觶表面趨奉,心中卻不是這樣想李觶一人騎馬離開都市,穿著華服去江邊尋歌妓作樂。李觶為了解脫苦悶而耽于聲色之娛,他的繪畫同時馳名大江南北。李觶兩次觸犯禁令而被革除侍直和宮廷畫師,他的家財散盡,妻子和兒女都非常生氣。官府頻頻催租令人氣惱,家中的千畝水田反而成了拖累。人到末路只好賣畫,畫也賣不上價錢,由著那些雜役和商人品頭論足。昨天畫了雙松只完成一半,李觶因心緒不佳醉酒后把未完成的畫稿撕碎。老了后卻又走上了宦途,做個小官姑且庇護其身。十年沒有看見京城的春色。官場之中雖然了無滋味,不過還是不忍丟掉良心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2]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燮所作詩,如《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孤兒行》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揚州》《自遣》《游焦山》《野老》等篇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提畫詩都有寄托。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3]

    參考資料

    1. 衣殿臣編《鄭板橋詩詞選》(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60~61頁

    2. 衣殿臣編《鄭板橋詩詞選》(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61~62頁

    3. 衣殿臣編《鄭板橋詩詞選》(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前言

    6.鄭板橋墨竹圖的簡介

    鄭板橋的繪畫藝術在清代初期我國書畫藝壇上,升起一簇閃耀著奇光異彩的藝術巨星,這就是畫史上著名的“揚州八怪”。

    他們在繼承我國古代書畫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我國的文人畫,積極倡導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從而開創了我國繪畫嶄新的畫風,為中國繪畫史的發作出了新的貢獻。而在這些著名的群星里,最為皎皎者應首推鄭板橋。

    鄭板橋(1 695—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縣人。

    他生于日漸破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失母,由乳母撫養成人。父之本(字立庵),縣稟生,家居授徒眾多,板橋幼隨父學。

    16歲隨邑人陸震學作詞。約25歲,因娶妻有了子女,再加上父親年邁,為謀生計遂設塾于真州之江村(又稱西村),從事教館生涯三四年。

    30歲時,父親去世,生活更加困頓,教書的微薄收入已難以養家糊口,于是就以賣畫為生,在揚州當了十年職業畫家。雍正十年(1752),板橋到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

    乾隆元年(i 736),板橋到京師參加會試,中了進士,并特作《秋葵石筍圖》以自賀。乾隆七年(1742)春,赴任山東范縣縣令,5年后調濰縣又做了7年知縣,前后共當12年縣令。

    據史料記載,他在做范、濰知縣時很有一些惠政,案無一積牘,無一冤民,從而得到老百姓的擁護。鄭板橋為政清廉,節衣縮食,是位頗有政績的清官。

    鄭板橋擅畫蘭、竹、石,間作梅花、古松等。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的詩人。

    他的書法,標新立異,自成一體,堪稱稀世之珍。故時人稱他“三絕詩書畫”,不為過譽。

    鄭板橋的繪畫是有很高的藝術造詣,究其淵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師古人,主要宗法鄭思肖、徐渭、陳淳、石濤和高其佩,但不為陳法所拘,而是活學活用。他在《蘭竹石圖》中題記:“平生愛所南先生及陳古白畫蘭竹,既又見大滌子畫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構成石勢,然后以蘭竹添縫其間。

    雖學出兩家,而筆墨則一氣也。…‘遂取其意”這就是他學古人的奧妙所在。

    他極力主張學畫.“師其意,不在跡象間”“學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學習,他在《墨竹圖》中題記:“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學習社會.宗法自然,但不搞純自然主義,而是把從自然中搜集的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復地分析對比,找出其中的規律來,然后進行創作。同時.他還根據長年的創作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個不同的創作階段。

    “眼中之竹”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實景,是對自然觀察和從中體驗的靈感; “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構思,一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正由于鄭板橋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故在他一生創作的大量的優秀作品中形成了清新、秀逸、勁健的藝術風格.從而為文人畫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鄭板橋畫墨竹,多為寫意之作。一氣呵成.生活氣息十分濃厚,一枝一葉.不論枯竹新篁,叢竹單枝,還是風中之竹。

    雨中之竹.都極富變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錯落,濃淡枯榮.點染揮毫,無不精妙。畫風清勁秀美,超塵脫俗,給人一種與眾不同之感。

    他自題《墨竹圖》:“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葉其搖風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隱躍于紙外平!他又說:“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

    與可之有成竹.所謂渭川千畝在胸中也;板橋之無成竹,如雷霆霹靂,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蓋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與可之有,板橋之無,是一是二解人會之。”實際上,板橋“胸無成竹”與文與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鄭板橋注意的是在創作之前,構思要與熟練的技巧相結臺,但這種寫意畫與文與可高度寫實墨竹畫在技法上又是有區別的,即有寫意與寫實、抽象與具象、神似與形似的不同。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鄭板橋畫竹還講究書與畫的有機結臺,“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他說:“書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書法有濃淡,竹更要有濃淡,書,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為此,人們都能從他的字畫中體味到。

    鄭板橋畫的怪石,先勾石約輪廓,再作少許橫皴或淡擦,但從不點苔,造型如石筍,方勁挺峭,直入云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制勝,給人一種“強悍”“不羈”“天趣淋漓,煙云滿幅”之感《竹石圖》。郊板橋畫的蘭花,多為山野之蘭,以重墨草書之筆,盡寫蘭之爛漫天性,花葉一筆點畫,畫花朵如蝴蝶紛飛,筆法灑脫秀逸,十分有趣,畫風取法石濤而又有創新。

    鄭板橋的畫,構圖奇險,不拘一格,有的高聳入云,有的平淡天真,比如他畫的蘭花,有的生在懸崖峭壁之中,有的生在平坡荊棘之畔,生機蓬勃,意趣橫生。不僅有完美的藝術形式,而且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

    他說:“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在封建專制的時代,這些以“勞人”為重的思想,無不閃爍著民主思想的火花。

    他又在《竹石圖》中題記:“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者由蕭蕭飄動的竹葉子而聯想到民間的疾苦,說明作者確有同情下層人民。

    7.鄭板橋寫過什么詩,畫過什么畫

    鄭燮(1693~1765)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興化城東門古板橋.4歲,母汪夫人去世;5歲父繼聚郝夫人.14歲繼母郝夫人卒.少時讀書真州毛家橋約于是年前后,20歲從興化前輩陸種園先生寫詞.23歲與周邑人徐氏成婚,24歲中秀才,26歲開始教館.30歲父鄭立庵卒,31歲約于本年賣畫揚州,陸續約十年時間.其子亦約于本年夭折.39歲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歲,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闈捷音》,43歲二月,揚州北郊與饒五姑娘定情,題《西江月》一闕.

    44歲,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應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45歲,乳母費氏卒,復得程羽宸資助,納饒氏.50歲,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為范縣縣令,兼暑朝城縣.52歲妾饒氏生子.54歲由范縣改任濰縣,連任七年.60歲年底,卸去縣官職務.

    63歲與李禪、李方膺合作《三友圖》.

    73歲4月作《竹石圖》,5月3日作《修竹新篁圖》.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興化城內升仙蕩畔擁綠園中,身后無子,以鄭墨之子鄭田過繼,葬子城東之管阮莊(今大垛鎮管阮村).

    板橋《閑居》云:“荊妻拭硯磨新墨,弱女持箋學楷書”.傳說板橋學書,夜間誤以指在徐氏體膚上畢恭畢敬練習,徐氏云:“人各有體”.這句話觸動了板橋,于是從古人的書體中學一半,撇一半,創立了“六分半書”.

    曾任山東范縣知縣,又調知濰縣.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濰縣,遇大饑荒,即開倉賑貸;乾隆十八年,因請賑觸忤大吏而辭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立生祠.

    鄭燮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 揚州八怪" 之一.終老揚州.鄭燮所作詩,如《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惡》、《逃荒行》、《還家行》、《孤兒行》、《姑惡》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尤其寫得深刻生動,令人觸目驚心.《悍吏》中寫道:" 豺狼到處無虛過,不斷人喉抉人目." 《私刑惡》寫道:" 一絲一粒盡搜索,但憑皮骨當嚴威." 其他如《揚州》、《紹興》、《燕京雜詩》(其一)、《自遣》、《游焦山》、《野老》等,也能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題畫詩都有寄托.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鄭燮的詞多寫景狀物以及酬贈之作,也有一些佳篇,如〔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瑞鶴仙〕《漁家》、〔瑞鶴仙〕《田家》等,多寫及百姓疾苦,語言風格接近于他的詩.其散文風格,真率自然,富有風趣,《家書》傳誦尤廣.

    清代的鄭板橋,是歷史上的杰出名人," 揚州八怪" 的主要代表,以" 三絕詩書畫" 聞名于世的書畫家、文學家.他的一生可以分為" 讀書、教書" 、" 賣畫揚州" 、" 中舉人、進士及宦游" 、" 作吏山東" 和" 再次賣畫揚州" 五個階段.

    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濤、八大諸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格勁峭.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并將書法用筆融于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后,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鑒意義.詩文真摯風趣,為人民大眾所喜誦.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鄭板橋全集》、《板橋先生印冊》等

    8.清代詩人鄭燮的另一個名字叫什么

    清代詩人鄭燮的另一個名字叫鄭板橋,字克柔,號理庵,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擴展資料

    鄭板橋出身于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后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得志加澤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對連年災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開倉賑貸”“捐廉代輸”等舉措,這引起了貪官污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

    之后,他靠賣畫維持生活。鄭板橋的一生,經歷了坎坷,飽嘗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態炎涼,他敢于把這一切都糅進他的作品中。鄭板橋的題畫詩已擺脫傳統單純的以詩就畫或以畫就詩的窠臼。

    他每畫必題以詩,有題必佳,詩畫映照,無限拓展畫面的廣度。鄭板橋的題畫詩是關注現實生活的,有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他以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鄭板橋

    9.誰有鄭板橋的詩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于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愿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10.鄭板橋的詩書畫分別指什么

    鄭板橋為詩書畫三絕1.畫之“絕”——遵循“意在筆先”、“趣在法外”.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書畫家,尤擅畫蘭、竹、石.他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入畫,粗筆細描,疏密得宜;淡妝濃抹,恰到好處;筆力勁峭,畫面清奇;淡雅雋永,自成一家.2、書之“絕”——書法獨創“六分半書”,“亂石鋪街”. 鄭板橋的書法,自稱為“六分半書”,人稱其為“亂石鋪街”. 板橋書法,融匯真、草、隸、篆四種書體,而以真隸為主,以篆隸參行、楷,用作畫的方法寫成,非古非今,非隸非楷,瘦硬奇峭,自成體貌,不落俗套,故只有“六分半書”,實則還有“三分半畫.”這種把書畫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的字體,高低不一,大小不一,疏密不一,看似“亂石鋪街”,實是錯落有致,疏朗有序,縱橫馳騁,揮酒自如.3,詩之“絕”——詩文應該“放言高談”,“沉著痛快.” 鄭板橋擅畫蘭竹,工書法,還善詩文.與他的書畫一樣,他的詩文也是很有特色,別具風格的.他說自己的性格“放蕩不羈,謾罵無擇”。

    鄭板橋的《悍吏》古詩詞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鄭板橋的《悍吏》古詩詞網

    詩詞

    好聽的昵稱古詩詞

    閱讀(21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好聽的昵稱古詩詞,內容包括好聽的古文言網名,取用古詩文,唯美古風好聽詩意昵稱,好聽的詩句可以用來做網名。卷簾人 浮云敝白日 伊人在 浮萍客 落日思 子非魚 戲終人易散。淡意襯優柔。酒醉斷人腸。染指為紅顏。夕月幽窗。

    詩詞

    尾字帶念字的古詩詞

    閱讀(3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尾字帶念字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帶“念”字的古詩詞,尾字是qin發音的詩句,帶有念字的詩句。帶“初”字和“念”字的詩詞如下: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唐代·韓愈《桃源圖》釋義:剛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還十分想念家鄉,時間

    詩詞

    含有鉆字的古詩詞

    閱讀(16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含有鉆字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鉆石的詩句,鉆字在古文中怎么寫,詩名里帶蓍字的詩詞。1. 昨天還是一塊煤,明天被一道無名的液體浸潤過后,立刻成為毫光萬道的鉆石了。2. 除了無比堅硬,鉆石最吸引人的特點就是璀璨耀眼。古希臘

    詩詞

    寄托愛情古詩詞

    閱讀(1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寄托愛情古詩詞,內容包括求有關愛情的古詩,寄托思念什么的,寄托愛情艱難的唐詩,寄托愛情艱難的唐詩。我愿與君相知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漢 ;卓文君〈白頭吟〉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唐;盧

    詩詞

    形容諷刺的古詩詞

    閱讀(5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諷刺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諷刺”的古詩詞,關于“諷刺”的詩句,關于諷刺古詩詞。《憫農二首》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2、《泊秦淮》唐·杜牧煙籠寒江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

    詩詞

    彼岸古詩詞

    閱讀(15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彼岸古詩詞,內容包括有關彼岸的詩句,彼岸花的古詩詞,彼岸花的全部詩句。(1)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里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花葉千年不相見,緣盡緣生舞翩遷。花不解語花頷首,佛渡我心佛空嘆。(

    詩詞

    高考作文用的古詩詞

    閱讀(13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高考作文用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高考作文經常用到的詩句,求50首高考作文能用得上的古詩(不是單單一句,是整首古詩),高考作文常用古詩詞。高考要求詩意。所以一般可以是 前面題記用一首詞,中間用個七言詩,結尾用兩行左右的詞。我知

    詩詞

    描寫王屋山的古詩詞

    閱讀(19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王屋山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搜描寫王屋山的詩詞,白居易在王屋山的詩,關于李白月的詩句.。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年代:唐朝\代】【詩文】: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卷舒入元化,

    詩詞

    吊念亡父的古詩詞

    閱讀(150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吊念亡父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悼念已故父親”的詩句,“吊念父親仙逝”的詩,悼念父親的詩詞。《遮鴣天·半死桐》宋 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逝世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

    詩詞

    代表金秋碩果的古詩詞

    閱讀(14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代表金秋碩果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秋天碩果累累的古詩,金秋十月碩果累累的有關詩句,描寫秋天碩果累累的古詩。金色的秋天來了,天空像一塊覆蓋大地的藍寶石,它已經被秋風抹拭得非常潔凈而美麗。 秋天,紅艷艷的蘋果扒開綠葉往

    詩詞

    墨梅古詩詞語意思

    閱讀(2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墨梅古詩詞語意思,內容包括《墨梅》古詩的意思,墨梅古詩意思,古詩墨梅的意思。【注釋】(1)墨梅:顏色艷麗的梅花。(2)吾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認為王姓自是一家,有句話叫“三百年前是一家”。(3)洗硯池

    詩詞

    中國古詩詞大會朋友圈

    閱讀(21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中國古詩詞大會朋友圈,內容包括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備受人們關注,在大會中有這樣一群人,讓人動,以古詩詞為主題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意外”走紅,人們的,“中國詩詞大會”那么火爆,你敢來“挑戰古詩詞”嗎。近期備受

    詩詞

    關于送別古詩詞的名句

    閱讀(13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送別古詩詞的名句,內容包括描寫送別的古詩的名句,關于送別的詩句千古名句,關于送別的古詩中的名句。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

    詩詞

    關于愛國描寫的古詩詞大全

    閱讀(14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愛國描寫的古詩詞大全,內容包括關于愛國的古詩大全,關于愛國的古詩十首,表達愛國情感的古詩。、《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

    詩詞

    江上看山古詩詞網

    閱讀(1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江上看山古詩詞網,內容包括江上看山蘇軾翻譯和賞析,江上看山蘇軾翻譯和賞析,江上看山蘇軾結合詩的前四句,簡要分析這首詩中所用表達手法的好。江上看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

    詩詞

    古詩詞網1001古詩詞網

    閱讀(17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網1001古詩詞網,內容包括最全的古詩詞網站,網古詩詞,誰有古詩詞的網址。唐詩賞析:<a href="http://www.guxiang.com/shici/tangshi/index2.htm">http:

    詩詞

    送東陽馬生序古詩詞網

    閱讀(3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送東陽馬生序古詩詞網,內容包括送東陽馬生序古詩,送東陽馬生序古詩,送東陽馬生序原文及翻譯。作者: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

    詩詞

    霸氣古詩詞網名六字

    閱讀(2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霸氣古詩詞網名六字,內容包括求個古風網名,霸氣點,唯美點,5、6個字的,推薦幾個,謝了搜狗,給個六字網名,要霸氣有詩意的,六字可以做網名的古詩。時鐘輕搖寂寞 殘花怎能敗柳墮落毋須憐憫 就這樣沉淪了 花落盡執何手 傾盡一生

    詩詞

    古詩詞網勵志

    閱讀(17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網勵志,內容包括勵志的古詩詞整首,勵志古詩詞名言名句,經典勵志詩句大全。勵志的古詩詞整首勵志的古詩12首人生猶如陌上塵,一霎清風不留魂。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都不想自己碌碌無為,可是是人總有三千

    詩詞

    憶秦娥簫聲咽古詩詞網

    閱讀(16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憶秦娥簫聲咽古詩詞網,內容包括憶秦娥蕭聲咽詩句賞析,憶秦娥(詩詞鑒賞)憶秦娥簫聲咽唐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李白的憶秦娥(蕭聲咽)賞析。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詩詞

    立夏古詩詞網

    閱讀(1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立夏古詩詞網,內容包括描寫立夏的詩句,立夏的古詩,立夏的古詩文。立夏的古詩詞《山亭夏日》唐代詩人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立夏的古詩詞二、《暑旱苦熱》宋

    詩詞

    黃升古詩詞網

    閱讀(1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黃升古詩詞網,內容包括春夕原文|翻譯|賞析崔涂古詩古詩文網,安貧樂道原文|譯文文言文翻譯古詩文網,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原文、翻譯及賞析納蘭性德古詩文網。春夕(27人評分) 7.5朝代:唐代作者:崔涂原文: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