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級下國學精典的古詩
國說經典百家學
學遍歷史精髓學
精益國立國子監
典泛傳統文化學
國學精典的詩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七年級全部30首古詩蘇教版
蘇教版七年級上 (共11首,考查6首)
所有內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三單元】13課·詠月詩詞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詞三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秋詞》
【五單元】誦讀欣賞·《論語》八則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不考查內容: (5首)
《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蘇教版七年級下 (共18首,考查9首)
所有內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題破山寺后禪院》《登岳陽樓》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孤雁》《蟬》《鷓鴣》
【五單元】專題·荷:《采蓮曲》《白蓮》《蓮葉》《贈荷花》《蓮》
【六單元】22課·**詞二首:《沁園春 雪》《卜算子·詠梅》
【六單元】23課·古詩三首:《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使至塞上》《黃鶴樓》《歸園田居》
不考查內容: (9首)
《題破山寺后禪院》《孤雁》《蟬》《白蓮》《蓮葉》《贈荷花》《沁園春 雪》《木蘭詩》《使至塞上》
3.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陽城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如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逢入京使故園動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言報平安.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草帶雨晚來急,野渡我人舟自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送靈澈上人蒼廠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話.。
4.七年級下冊古詩名句
這里去啊,全部都有。
還有注解賞析。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 坐 幽 篁 里, 彈 琴 復 長 嘯。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來 相 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洲。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5.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锝《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锝《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7.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10首
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
吳均 (南朝)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唐)
體裁:五絕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體裁: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唐)
體裁:七絕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唐)
體裁:七絕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
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
體裁:五絕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趙師秀(宋)
體裁:七絕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清)
體裁:七絕
李杜詩篇萬人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8.七年級上下冊古詩詞三十首
桃花源記 。 陋室銘 。 愛蓮說 。核舟記 。 賣油翁 。 推敲 。 望岳 。春望 。 石壕吏 。長歌行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 送友人。 秋詞 。 魯山山行 。 浣溪沙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三峽 。答謝中書書 。 記承天寺夜游 。 觀潮 。 湖心亭看雪 。 歸園田居 。使至塞上 。 渡荊門送別 。 游山西村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臺歌 。送元二使安西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相見歡 。 登飛來峰 。清平樂 村居。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七年級下冊古詩詞經典誦讀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