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送的古詩詞
描寫送別的古詩
1、《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雪岳讀書圖》
明·蕭云從
圣書萬卷任縱橫,常覺心源極有靈。
狂笑驚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風吹血雨,豪歌一曲萬里晴,
獨自遨游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平。
5、《寒江獨釣圖》
宋·馬遠
天涯何處覓佳音,世路茫茫本無心。
無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須同生根?
垂淚一別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灑熱血寫青春。
6、《長恨歌》
唐·白居易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7、《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7、《別州民》
唐·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一無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8、《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9、《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0、《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2.關于送的古詩詞
1、《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雪岳讀書圖》
明·蕭云從
圣書萬卷任縱橫,常覺心源極有靈。
狂笑驚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風吹血雨,豪歌一曲萬里晴,
獨自遨游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平。
5、《寒江獨釣圖》
宋·馬遠
天涯何處覓佳音,世路茫茫本無心。
無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須同生根?
垂淚一別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灑熱血寫青春。
6、《長恨歌》
唐·白居易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7、《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7、《別州民》
唐·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一無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8、《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9、《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0、《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2、《送人游嶺南》
唐·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13、《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唐·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1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適合贈與朋友的古詩詞有哪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別董大二首》
作者: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成語:苞苴公行: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指公開行賄。
報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割愛見遺:割:割舍;愛:自己喜愛的;遺:贈送。將自己喜愛的東西送給別人。
饋貧之糧:饋:贈送。廣博的見聞是贈給知識貧乏者的寶貴的精神食糧。
臨別贈言:分別時贈送的一些勉勵的話。
臨別贈語: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蓬蓽生輝:蓬蓽:編蓬草、荊竹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蓬篳生光:蓬蓽:編蓬草、荊竹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4.古詩 送字帶頭的古詩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五岡,送君不沒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李世民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
送寒余雪盡,迎歲早梅新。
《西池送白二十二東歸兼寄令狐相公聯句》裴度
送行歡共惜,寄遠意難忘。
《湘江曲》張籍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
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李賀送客飲別酒,千觴無赭顏。
《送鄭司倉入蜀》盧照鄰送君秋水曲,酌酒對清風。 《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盧照鄰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
5.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關于萬家燈火的詩句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詩詞注釋】 【注釋】:風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風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七律《江樓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內.這兩句是說,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寫夏夜清涼、優美的風光,逼真、傳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詞獨特,意境高妙.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處在于: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全詩一“望”字統領全篇.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燈火闌珊,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寫風吹古樹,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視線由遠及近,而一切景物又都籠罩于“夕”字之中.【賞析】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這首詩是當時招朋友夜飲的即興之作.這是一首格律工穩的七律,以描寫景色和賞景的感受為中心.描寫景色的層次極為分明,猶如講究透視法的水粉畫一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氣勢,重點寫山水,山連水,水接天,延綿雄闊.頷聯從俯瞰的角度,寫夜色中的光和亮;萬家燈火與一道星河交相輝映,裝點了錢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詩人畫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幾分澄澈清新的感覺.頸聯兩句開始夾雜感官的錯覺,用比喻和夸張手法寫風月:風吹樹葉之聲頗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潔白如霜.同時,詩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讀者,此時正值暑“夏”“晴”夜,強調秋涼的感覺不過是一種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賓夜飲的對話,扣住了“招客”的題意.如果把此詩比作一幅江樓夕望的畫圖,那么,詩的構思則是作畫的順序.詩人從遠眺起筆,粗線條地勾勒余杭的山水,進而環顧杭城的燈光并由與燈影相輝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樓所在的湖水之上,從而慢慢將筆從曠遠的天際轉向樓閣四圍的描寫,再從風聲月色見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遠而近,而感覺則愈來愈細,真可謂“坐馳可以役萬景”,既有眼力,又有筆力.此詩的兩聯中,“燈火萬家”一聯對得極美,散落的萬家燈火,與一道銀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與“山勢”從傍晚到夜間的變化,給人一種神奇的夢幻之感,頗得后人的贊賞.宋人黃庭堅《登快閣》詩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詩的影響.詩中描寫了杭州東面山川的形勢和杭州美麗的夜景,氣勢雄偉,境界開闊.在炎熱的夏天的黃昏,詩人登上望海樓向東遠望,天海一片蒼茫的景象;錢塘江和江兩岸的山勢“闊復長”.詩人寫夜景是從光和聲兩個角度寫的:燈火、銀河、月光從光,夏風從聲,因此繪聲繪色、燦爛奪目,末句以“招客”作結,緊扣題目.。
6.贈友人的古詩詞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7.關于送列的古詩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2、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5、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6、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7、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8、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