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四合院的詩句
1、李宣章《四合院》
一片片土瓦,
為遠古牽線。
將淳樸凝聚,
睦鄰親情融合。
歡聲笑語,
在老屋檐纏綿。
雖然低矮,
難同現代比肩。
但溫暖而清新的,
泥土氣息,
能將人心拉近,
遠離孤獨,
美夢常留心間。
2、戚秦《四合院》
清風楊柳芊,院庭四合間。房脊琉璃苫,天井座中間。民風格律遠,還古續今觀。屋里清香漫,茶盞對八仙。
3、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飄渺的身影。 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擴展資料:
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
廂房的后墻為院墻,拐角處再砌磚墻。大四合院從外邊用墻包圍,墻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作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后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后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
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后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四合院
2.形容住處的詩句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的《渭城曲》
2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3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
4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2.秋月楊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雪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3.形容宅院的詞語
您家住宅真是遠瞧霧氣沼沼,瓦窯四潲,就跟一塊磚摳的一樣。
門口有四棵門槐,有上馬石下馬石,拴馬的樁子。對過兒是磨磚對縫八字影壁;路北廣梁大門,上有電燈,下有懶凳。
內有回事房、管事處、傳達處。二門四扇綠屏風灑金星,四個斗方寫的是“齋莊中正”;背面是“嚴肅整齊”。
進二門方磚墁地,海墁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天棚三丈六,四個堵頭寫的是“吉星高照”。院里有對對花盆,石榴樹,茶葉末色養魚缸,九尺高夾竹桃,迎春、探春、梔子、翠柏、梧桐樹,各種鮮花,各樣洋花,真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
正房五間為上,前出廊,后出廈,東西廂房,東西配房,東西耳房。東跨院是廚房,西跨院是茅房,倒座兒書房五間為待客廳。
明摘合頁的窗戶,可扇的大玻璃,夏景天是米須的簾子,冬景天子口的風門兒。往屋里一看,真是畫露天機,別有洞天。
4.形容空曠的詩句
《鹿柴》 作者:[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尋隱者不遇》 作者:[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尤其是這兩句)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山居秋暝》 作者:[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題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5.形容喧囂繁雜的詩句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2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3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4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5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6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7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8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9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
10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
11 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
12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13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6.形容山野的詩句有哪些
1、矍鑠滿山野 唐 白居易 《自江州至忠州》2、鼓角雄山野 唐 李隆基 《平胡》3、空山野菊新 唐 李嘉祐 《九日》4、山野多餒士 唐 孟郊 《隱士》5、祥麟避網雖山野 唐 李昭象 《寄獻山中顧公員外》6、拋山野客橫琴醉 唐 杜荀鶴 《夏日登友人書齋林亭》7、遺山野客 元 元好問 《朝中措 小兒子生,適有遺羽陽宮瓦者,因以》8、始悟山野姿 宋 蘇軾 《湖上夜歸》9、棄置山野傍 元 王冕 《獼猴》10、我生山野無所謀 元 王冕 《孫元實春游圖》11、我生山野毛發古 元 王冕 《送暨陽同知》12、我生山野無能為 元 王冕 《題畫梅》13、日已沉山野未昏 宋 陸游 《肩輿至湖桑埭》14、寫作龍山野步圖 宋 陸游 《野步》15、不如山野早知春 宋 王安石 《和凈因有作》16、只閱前山野燒痕 清 龔自珍 《已亥雜詩 224》17、靜裹獨全山野樂 宋 陳深 《寄東皋叟》18、山野避新行 宋 陳著 《次韻內侄竺稷并示諸兒》19、自覺山野僭 宋 范祖禹 《答劉中叟》20、散作漫山野蝶飛 宋 羅與之 《山行》21、登山野步輕 宋 釋文珦 《一缽》22、身心山野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23、慎莫燒山野 宋 釋遵式 《誡酒肉慈慧法門》24、賤生習山野 宋 司馬光 《出都日涂中成》25、人言山野欠疏通 宋 孫應時 《和項平父送別》26、儒生多山野 宋 孫應時 《孫生康祖從予海陵予薦之滁守趙叔明之門送以》27、嗟予質性素山野 宋 王當 《何源秀才為予畫山水圖覓詩》28、山野不逢終更老 宋 王令 《次韻和人古松》29、刻畫山野秀 宋 王令 《姚堅老見約偶成》30、自念山野士 宋 王禹偁 《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31、親題寄山野 宋 魏野 《次韻和鄴都趙尚書見寄》32、山野書生百不知 宋 楊簡 《臨安張帥生辰詩》33、顧予山野姿 宋 楊時 《酬林志寧》34、生長深山野水濱 宋 楊萬里 《舟過城門村,清曉雨止日出五首》35、笑我自山野 宋 葉適 《哀鞏仲至》36、山野良足嗤 宋 游九言 《引鏡》37、嗟我山野姿 宋 張耒 《宿合溜驛》38、南山野客閑相過 宋 張耒 《夏日雜興四首》39、山野有亭江上村 宋 鄭俠 《次韻陳秀才告別之作》40、山野低回落雁斜 元 **潤 《沙湖晚歸》41、秋山野客醉醒時 唐 施肩吾 《秋夜山居二首》42、奈此春山野水何 宋 方岳 《次韻趙僉為趙宰畫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云蓋宰》43、便添山野興 宋 孔武仲 《早食鐵佛寺》44、春山野霧深 宋 羅與之 《信步》45、山野生涯本閑暇 宋 王令 《舟次》46、云山野客 宋 謝用賓 《澹巖》47、北山野燒展紅憧 宋 楊萬里 《晨炊叱馭驛,觀海邊野燒》48、轉添山野情 宋 張士遜 《官舍書事二首》49、山野巾裘似隱淪 宋 張問 《耆英會詩》50、前山野燒青煙起 宋 張至龍 《晚窗》51、山野自慚無補報 明 蒲庵禪師 《主上于奉天門賜坐焚香供茶午就賜齋問以宗門》52、空山野人踏哮虎 明 蘇平 《和玉山倥侗生紫鳳曲》53、紅樹千山野水西 明 王恭 《送陳自立游古田》54、深山野澤銜枯蘆 明 左國璣 《送太仆卿燕泉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