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
Ⅰ——數重山:幾重山。
那畔:那邊,此處指關外。聒碎:“聒碎鄉心夢不成”,這里指帳篷外,寒風溯雪之聲驚醒了將士們的思想夢,更加懷念家鄉。
Ⅱ《泊船瓜洲》描寫詩人停船瓜洲時遙望家鄉,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心中十分惆悵。 季節_未知 景物_月亮 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抒發情感。
《秋思》是詩人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季節_秋 景物_秋風 此詩敘述寄家書的事情,抒發思鄉之情。
《長相思》是描寫出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一首詞。寫的是戍邊打仗的將士,在風聲雪聲里因思念家鄉,夜不能寐的情景。
季節_冬天[自認為- -。
]景物_雪Ⅲ以上三首詩詞根據不同的季節,抓住不同的景物進行描寫,雖然表達方法不同,有寫景抒情、敘事抒情以及寫景、敘事相結合等方式,但都表達了一個共同主題,那就是思念家鄉。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但是表達的方法各異,《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于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Ⅳ至于故事- -。
沒有。就是寫比如說,張籍遇到老朋友正好要路過家鄉,老友相見的喜悅可以略寫一下,然后回家時寫家書,將信遞給捎信人時的千叮嚀萬囑咐,看著捎信人即將離開又立即奪過信件,然后又檢查一遍。
說白了就是把詩意寫得更細致,中間可以多些對話描寫什么的。
2.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古詩詞三首編寫要每首300字
《牧童》 在大山深處,有一個很美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守望相助,過著和諧、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
村莊前六七里全是草地,綠草如茵,就像是鋪了層綠色的地毯似的,草地中間零星的點綴著幾個小土坡,土坡上也長滿了綠草。草地牛羊成群,牛兒羊兒一會兒上了小土坡,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給草地增添了幾分和諧的景象。
那些小土坡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 傍晚時分,只聽見時斷時續、由遠而近的笛聲漸漸響起,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悠然歸來,那笛聲悠揚飄逸,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
牧童回家吃完晚飯后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爬上了樹梢。牧童手中拿著笛子,邁著歡快的腳步又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中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尖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中浮現中一個個畫面。
過了一會兒,草地又回蕩著這悠揚的笛聲,牧童完全沉浸在歡快的音樂中。月兒也在為他高興,向大地撒下千絲萬縷皎潔的月光。
《舟過安仁》 有一次,宋朝詩人楊萬里坐著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
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于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著這春天賜于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只小漁船,船頭坐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
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干什么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
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么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著腦袋,天真無邪地說:“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
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們倆太聰明了,居然能想出這么好的點子。” 《清平樂村居》 只聽見在茅草屋中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逗趣、作樂。
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老夫妻。老公公喝了點酒,臉上泛起了紅暈。
老婆婆帶著醉意說:“你瞧!我們家大兒子多勤勞啊!在這烈日當空的天氣里,還去豆田里鋤草,就像當年的你,為了讓我嫁給你,為了給我爹留個好印象,還頂著大太陽去豆田里鋤草。”老公公聽后便深情地說:“是啊!想當年的你是多么心靈手巧,只要針線或竹條到了你手上,編制出來的樣樣是珍品。
我們的二兒子多像你啊!你瞧!他正在大槐樹下編雞籠呢!瞧他那認真勁兒,就像在編供品!”老婆婆開心地說:“最可愛的是我們小兒子啦,他正趴在溪頭,悠閑地剝蓮蓬呢!他是何等調皮,何等的自在啊!”“對呀,對呀,小兒子如此調皮可愛,或許以后能中個狀元呢!” 這戶人家就這樣過著怡靜安寧的田園生活,這其樂融融、幸福平安的一家真讓人羨慕。望采納O(∩_∩)O~。
3.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課《古詩詞三首》
午后,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慢慢地散步,無意間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一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里透粉,
粉里透紅,像一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小溪旁有一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地的方言一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里辛勤地鋤草,干得多么賣力呀!而二兒子也并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著雞籠,十分專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地逗著游魚,一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兒,久久不愿離去…
4.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cyq5221
五年級上冊古詩詞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注釋]1.泊:停船靠岸。2.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3.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4.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數重:幾層。6.綠:吹綠了。7.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譯文: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秋思(唐)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注釋:1、意萬重:形容表達的意思很多。2、行人:這里指捎信的人。3、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4、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5、復恐:怕這封信的內容不夠多,說不盡。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催我寫一封家書,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捎信人即將出發,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無奈太匆匆。長相思(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注釋:【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榆關】即今山海關【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聒】聲音嘈
5.五年級下古詩詞三首ppt課件怎么做
牧童 唐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聲牧童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舟過安仁 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意思:一葉(條)漁船上,有兩個頑童,他們收了撐竿,停下船槳,坐在船中.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清平樂·村居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意思: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帶著微醉的神態,親熱地用吳地的方言在一起聊天逗樂.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五年級語文古詩詞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