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男人有才華的詩句
1、《春日憶李白》唐·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2、《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千里黃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3、《和董傳留別》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譯文: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并掃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5、《論詩》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2.描述“風度”的詩句有哪些
1.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
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
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
卻無情。
2. 《如夢令·欲問薌林秋露》
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
欲問薌林秋露。來自廣寒深處。海上說薔薇,何似桂華風度。高古。高古。不著世間塵污
3. 水調歌頭·華棟一何麗》
年代: 宋 作者: 仲并
華棟一何麗,移下小壺天。幾多曲房新戶,縹緲似當年。曾是使君風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風寒。一洗箏笛耳,歌舞粲筵間。
坐中客,醒復醉,聽無眠。已回歸夢,猶復裊裊記清圓。尚想飲中仙子,來處余香飄坐,勝韻此雙全。為寄月華語,難與并嬋娟。
4. 《沁園春·秋豈悲人》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秋豈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濃。有蕙蘭豐度,尚存芳菊,牡丹文獻,猶在芙蓉。舉蟹持醪,得鱸作鲙,晉宋間人有此風。休輕笑,彼柴桑傲吏,齷齪籬東。
攜壺與客還逢。愿時許先生杖屨從。嘆塵蹤如寄,鷗鳧江海,性真聊適,蜩晏鳥蒿蓬。刮眼青天,驚心黃葉,立盡梧桐月正中。凄然久,看物情終竟,不心春容。
5. 《風入松 水仙》
年代: 元 作者: 沈禧
憶從湘浦遇瓊仙。解佩是何年。冰姿不許鉛華污,淡凝妝、風度飄然。長伴霜前青女,來尋月下嬋娟。一塵難染凈娟娟。獨立晚風前。黃冠翠袖殊清雅,誤思凡、謫向江邊。*弟梅兄是侶,桃嬌杏冶空妍。
1. 《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六曲屏風倚殿帷,君王風度欲題詩。
卻宣學士書無逸,又賜沉香筆數枝。
2. 《綠頭鴨/多麗》
年代: 宋 作者: 張綱
斂晴煙。桂花如水輕寒。宴中秋、朋簪來會,滿筵綠鬢朱顏。罄尊罍、興吞海量,妙歌吹、聲徹云端。獨念衰殘,強陪歡笑,恍然感舊覺悲酸。功名志,黃梁曉夢,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應教人,贏取身閑。想姮娥、情郎如舊,也須知我貪歡。奈潘鬢、霜蓬漸滿,況沈腰、革帶頻寬。月有重圓,人誰長健,一回相見一回難。王夫子,看君風度,何不早彈冠。莫學我,年年對月,扶病江干。
3. 《卜算子·客里見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沈端節
客里見梅花,獨賞無人共。風度精神總是伊,又是歸心動。把酒破憂端,熏被尋佳夢。夢覺香殘一味寒,有淚都成凍。
4. 《王成之給事挽歌辭》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詩騷湘水客,風度曲江公。
一夕南樓去,千秋東省空。
囊封震朝右,墨敕絕宮中。
贈極文昌貴,君恩厚飾終。
5. 《此君室》
年代: 宋 作者: 方蒙仲
千載蘭亭人,所樂在山水。
等閑一笑間,風度乃如此。
3.描寫人物很有才華的詩句10首
描寫人物很有才華的詩句包括:1、唐代李延壽《南史·謝靈運傳》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譯文: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2、唐代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原文: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龍轉天車。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功業若夢里,撫琴發長嗟。
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
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葩。雙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明主倘見收,煙霄路非賒。
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譯文:遠風海上來,吹來愁緒滿天涯。
南星的出現預示炎夏的到來,熱氣蒸騰,結成彩霞。時光不可倒流,那日神駕御的六龍天車不停循環。
卞和因為無人賞識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嘆葫蘆固守一方而不能志在四方。我如今功名無著落,常常自己撫琴長嘆。
裴先生你英雄豪邁,才華灼灼,陡然崛起。你的蹤跡遍布中原,結交盡是豪杰。
你喜歡隨身攜帶兩個皎潔超出荷花的美女,到處游玩。她們的歌聲高歇行云,就擔憂時光流逝而不能盡興。
珠寶出于深深的滄海,龍蛇蘊藏在深山大湖。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看中了你,你青云直上的道路就不遠了。
如果時運不濟,就跟我去練金丹吧。3、唐代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原文: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譯文: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發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令人羨慕的是你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你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你們將如奔馳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你們到千里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4、唐代韓愈《調張籍》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譯文:李白、杜甫詩文并在,猶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卻不知輕薄文人愚昧無知,怎么能使用陳舊的詆毀之辭去中傷他們?就像那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可笑他們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5、清代趙翼《論詩五首·其二》原文: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6、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譯文:賀知章醉酒后騎馬,搖搖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琎飲酒三斗以后才去覲見天子。路上碰到裝載酒曲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相李適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干干凈凈。
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圣。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7、唐代杜甫《春日憶李白》原文: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8、宋代蘇軾《和董傳留別》原文: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里沒有錢。
4.古詩古文中關于一個人談吐氣質的句子有哪些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個人反復無常的句子有“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
(一)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這也是出爾反爾這一成語的出處。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人多用出爾反爾來形容一個人自己說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復無常。
說話不算數。(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出自唐代杜甫的古詩《貧交行》。詩曰:”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該詩是一首抨擊黑暗的詩,其主要目的,還在于鞭撻現實:古人以友情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
詩開篇“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主要是描述的是一些勢力小人,反復無常,變化翻臉就像翻翻手掌那樣隨意,這樣紛紛雜雜的事和人,是如此之多,何必去計較數落呢?”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是說像鮑叔牙對待管仲的這種貧富不移的交道,今人已經視如糞土。古人以友情為重,重于磐石,而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
(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
《論語·述而》中記述有孔子的一句話,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今意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也就是說,坦蕩之人不為事擾,面無懼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則反復無常,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變壞于事。無獨有偶,在《論語集注》記載有程子的一句話,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憂戚”,也是說君子按照天地的規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適安寧。
小人則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憂慮算計,心無常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一個人有風度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