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人生開心快樂的詩詞有哪些
1.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2.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 朝辭白帝彩去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李白
4. 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軾 《一說秦觀》
5.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 《春夜喜雨》
6.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絕句》
7. 秋波媚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卜算子
8. 云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春日偶成》
9.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
2.形容人高興的詩句
表達喜悅、高興的詩句如下:1.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后》孟郊2.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軾 (一說秦觀)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李白4.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僧志南1、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3、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6、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8、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
9、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10、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供參考。
3.描寫人生開心快樂的詩詞
唐-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意思如下:
你沒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發,年輕時候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莫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別停下杯子。
我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都來側耳傾聽:
鐘鳴食饌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長駐醉鄉不再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
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統用來換美酒,
讓我們共同來消融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4.描寫生活快樂的詩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 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楊萬里好酒,新市又為宋代釀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設酒稅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擔任。
楊萬里迷戀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肆。痛飲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酒店名。
2.籬落:籬笆。 3.徑:小道。
4.陰:樹葉茂盛成林的地方。 5.急走:快速奔跑。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兒童頭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點出兒童捕蝶快樂,天真的背景。這兒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
籬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嫩葉還未撲蝶圖。 成陰: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花落未成陰”和結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
后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將彩筆轉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為靜止。
“無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們面前又浮現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 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
楊萬里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后長期村居,對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游園不值 游園不值 朝代: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注釋】: 1.游園不值 : 游園沒有遇到主人。 古時游園,是游私園,和后世的公園不同.這里是說沒有進園游賞 2.憐:愛惜:這個詞在此不當“可憐”講。
3.小扣 : 輕輕地敲。 4.柴扉 : 柴門。
5.屐齒 :木屐底的鋸齒。 【今譯】 園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齒踩壞了蒼苔,所以客人輕敲柴門久久地不開。
那滿園的美麗春色怎能關閉得住,一枝紅色杏花已經早早探出墻來。 【賞析】: 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這首詩情景交融,千古傳誦。詩人去朋友家游園看花, 長滿蒼苔的路上遍印著詩人木屐釘齒的痕跡,敲了半天柴門,沒有人來開。
詩人從露在墻頭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滿園的春色,說園門雖然關得緊,春色卻是關不住的啊! 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
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于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后兩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此詩就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游、卻勝于成游的別具一格的記游詩。
首句又作“應嫌屐齒印蒼苔”,我卻嫌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現園主人閉門謝客、遠離塵囂的清高,但清高得有點做作。倒是“憐”字有情致,高齒的木板鞋(屐,音jī擊)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訪春天消息,其鍥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憐惜、同情,盡管它吃了“閉門羹,輕拍木編門扇(柴扉,音fēi非)而久久不見打開。
“嫌”是從推測園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筆,“憐”則是從探訪春色者的 游興的角度落筆,后者更貼合“游園不值”、無緣進門的詩題。無緣 進得園門,游賞的愿望受阻,未免有點掃興。
但掃興之余驚喜地發現奇遇、奇興,由一枝紅杏出墻,想象著墻內滿園春色燦爛奪目,這就把“屐齒游園”轉化為“精神游園”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補償,彌足珍貴。
春色在這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墻,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園主人更能體貼游人的情趣,這就不僅是游人憐屐,而且春色派遣紅杏使者也 來憐屐了。
從某些語句上看,此詩點化了陸游的《馬上作》一詩:“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不過陸游此作未免平展,有點馬上觀花,不及葉紹翁之作那么精神專注,在深摯的精神體驗和心理波折中,迸發出春光難鎖、喜從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學的啟悟了。可見名家之詩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為名作,非名家一旦對生命與詩進行精誠開發,也可能出現奇跡。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葉氏。生卒年不詳。
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清平樂·村居① 辛棄疾 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