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和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描寫每個傳統節日相關詩歌名句抄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
1、描寫重陽節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描寫春節的—— 《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3、描寫元宵的——《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4、描寫七夕的——《乞巧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5、描寫清明的——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從《唐詩三百首》和小學課本選出來的,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納?。
3.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
醉
歸
來
又
重
向
曉
窗
梳
裹
夜
闌
飲
散
但
贏
得
翠
翹
雙
亸
素
娥
繞
釵
輕
蟬
撲
鬢
垂
垂
柳
絲
梅
朵
珍
簾
下
笑
著
春
衫
裊娜
玉
樓
人
暗
中
擲
果
任
狂
游
更
許
傍
禁
街
不
扃
金
鎖
滿
城
車
馬
對
明
月
有
誰
閑
坐
鶴
降
詔
飛
龍
擎
燭
戲
端
門
萬
枝
燈
火
帽
落
宮
花
衣
惹
御
香
鳳
輦
晚
來
初
過
上
林
春
慢
晁沖之
4.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有哪些
1. 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關于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
春節(一年的第一天,很多人會將其跟除夕混為一談)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 笙歌龠舞屬年韶,鷺鼓鳧鐘展時豫。
調露初迎綺春節,承云遽踐蒼霄馭。 美女篇 王琚 東鄰美女實名倡,絕代容華無比方。
濃纖得中非短長, 紅素天生誰飾妝。桂樓椒閣木蘭堂,繡戶雕軒文杏梁。
屈曲屏風繞象床,萎蕤翠帳綴香囊。玉臺龍鏡洞徹光, 金爐沉煙酷烈芳。
遙聞行佩音鏘鏘,含嬌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閨心切,褰簾卷幔迎春節。
清歌始發詞怨咽, 鳴琴一弄心斷絕。借問哀怨何所為,盛年情多心自悲。
須臾破顏倏斂態,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見此不注心, 惜無媒氏為傳音。
可憐盈盈直千金,誰家君子為藁砧。 -------------------------------------------------------------------------------- 元宵節 生查子 歐陽修(有些地方說是朱淑真寫的)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撓元宵,花綻柳眠無力。
風峭畫堂簾幕,卷金泥紅濕。王孫開宴聚嬌饒,越山洗愁碧。
休說鳳凰城里,少年時蹤跡。 永遇樂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 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 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 清明節 (還有個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已經被當代人遺忘) 玉樓春 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 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云聚散真無那 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 萬轉千回思想過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端午節 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 七夕節 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 杜審言 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 斂淚開星靨,微步動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曠鵲停飛。 那堪盡此夜,復往弄殘機。
七夕 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他鄉七夕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七夕賦詠成篇 許敬宗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
飄飄羅襪光天步, 灼灼新妝鑒月輝。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嘆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和長孫秘監七夕 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 中秋節 木蘭花慢 中秋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重陽節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日字 鄭南金 重陽玉律應,萬乘金輿出。風起韻虞弦,云開吐堯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掛衰質。欲知恩煦多,順動觀秋實。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直字 李咸 重陽乘令序,四野開晴色。日月數初并,乾坤圣登極。
菊黃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難為深,負山徒倦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樊忱 凈境重陽節,仙游萬乘來。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臺。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開。秋風詞更遠,竊抃樂康哉。
6.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越多越好,謝謝
清明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守歲 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
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中秋節詩詞選: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宋)姜白石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清朝的《上元竹枝詞》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 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春節: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 天上風云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并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7.五個傳統節日的詩句
關于中國傳統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8.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
1、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白話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新年作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白話翻譯: 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
到了老年被貶居于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
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3、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白話翻譯: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話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5、中秋月 【作者】晏殊 【朝代】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話翻譯: 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羈旅異鄉,節日里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樹。
9.【描寫我國傳統佳節的詩句你有嗎】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七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重陽: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節: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來更長的 嘿嘿元宵節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元宵節詩詞】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注:一說此詩為朱淑真所寫.)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