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特產的古詩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
白居易
奇果標南土, 芳林對北堂.
素華春漠漠, 丹實夏煌煌.
葉捧低垂戶, 枝擎重壓墻.
始因風弄色, 漸與日爭光.
夕訝條懸火, 朝驚樹點妝.
深于紅躑躅, 大校白檳榔.
星綴連心朵, 珠排耀眼房.
紫羅裁襯殼, 白玉裹填瓤.
早歲曾聞說, 今朝始摘嘗.
嚼疑天上味, 嗅異世間香.
潤勝蓮生水, 鮮逾橘得霜.
燕脂掌中顆, 甘露舌頭漿.
物少尤珍重, 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 又使阻遐方.
粹液靈難駐, 妍姿嫩易傷.
近南光景熱, 向北道路長.
不得充王賦, 無由寄帝鄉.
唯君堪擲贈, 面白似潘郎.
“浮紅”起始于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浮紅”以色、香、味皆優而受到人們的稱道,一向被視為茶中珍品。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詩《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得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描寫。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曾榮獲金質獎章。
2.描寫小吃的詩句
1、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后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一句一美食。“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
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
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里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莼羹”。蘇東坡吃到了一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愛好品茗,詩作中也常見對茗茶的贊美,“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園景色。“從來佳茗似佳人”更是與另一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們輯成了茶館茶莊的名聯。
蘇東坡的詩詞書稿,其中有很多與美食有關的佳文,《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2、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的句子,這“玉膾”指的就是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膾”是切成薄的魚片;“齏”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
“金齏玉膾”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鱸魚為主料,拌以切細了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絲莼”則是用莼花絲做成的莼羹,也是吳地名菜。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即是說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面條是天上蘇陀(即酥)一樣。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
并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肴。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彘”即“豬”,“彘骨”是豬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烹制或蘸美至極。
此外在詩中稱道了四川的韭黃、粽子、甲魚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
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他總結了選取用蔬菜不要調味,吃起來也很新鮮。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把大如莧實(雞頭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點都寫得非常生動。
《食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鱸肥菰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祖國山河無限好,家鄉父老不患貧。
淡云出岫刪發何日,也味爭如鄉味醇。”"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3、唐代詩人杜甫雖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許多關于美食的詩。《麗人行》中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的詩句,即為"八珍" 。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描寫唐代廚師加工魚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們爭食的熱烈場面。"春日春盤細生菜""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梁(《贈衛八處士》) 甲第紛紛厭梁肉 廣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揮雙刀 膾飛金盤白雪高 徐州禿尾不足憶 漢陰槎頭遠遁逃 魴魚肥美知第一 既飽歡娛亦蕭瑟(《觀打魚歌》)4、鄭板橋不僅是有名的畫家,而且 對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鄭板橋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惟有莼鱸堪漫吃,。
3.形容土特產的句子有哪些
1、家鄉的餛飩個兒小、皮兒薄、餡兒多,很講究做湯,湯內佐料齊全,除豬油、醬油、味精、胡椒粉外,還要有蔥花、蒜汁、榨菜丁等,五花八門,合在一塊和,百味同嘗。
2、小城這樣的餛飩攤其實很多,往往是一副擔子挑著走:一頭架子上放一只爐子,上面再坐上一只隔成兩格的鍋,一邊下餛飩,一邊用蝦皮做成湯汁(若講究些,放些肉骨頭更好);另一頭做成柜子,上面包餛飩,下面放碗盞。使用時抽出墻板,把兩端擱在擔子上,就是一副很好的案板。所用的原料也極簡單,搟得極薄極薄的餛飩皮,近乎透亮;剁得很碎很碎的肉餡,調成糊狀。
3、豐都雜酒源于隋朝,至今約有1400年的歷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于818年被貶任忠州刺史,第二年中秋節登鬼城名山痛飲雜酒并留下杰作,使豐都雜酒經忠州一直傳遍整個長江中上游地區。因此,豐都雜酒也叫“香山雜酒”。
4、‘莫笑農家雜酒渾”。的確香山雜酒乃農家所釀,但它卻含有四十多種氨基酸,且含酒精少,味濃醇,甘甜。雜酒久而彌駕,久貯不壞。香山雜酒就是以獨特的色、香、味馳名中外,一直為豐都著名土產之一。
5、江寧金箔除了能裝飾之外,還有一種鮮為人知的用途:藥用。金箔的微量元素被人體吸收后能“鎮心而安魄”,達到滋養的目的。據報載:日本己將金箔用于晚宴。
6、臘八節,人們要喝臘八粥。可是我故鄉魯南集市上賣的粥與臘八粥略有不同,臘八粥是用大米、紅棗做成,而這里所說的粥乃是用磨碎的小米、大豆熬成的。二者比起來,臘八粥倒是遜色多了。
7、媽媽的葦葉粽子在家鄉縱橫十幾里是有名的。那窄窄的、碧青的、鮮嫩的葦葉,幾片疊在一起,然后擰成一個漏斗形,裝進洗好的糯米,包住裹緊,再用細繩扎牢,放進鍋里煮。媽媽的手巧極了,包得又快又好。那粽子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叫斧頭腦,一類叫三角石。每類大小一致,形狀一樣。這中間的包、煮、剝、藏等都有一套學問。
8、這種糯米錁用萱葉汁制成,呈草綠色。萱葉用野生的,因為家種的萱葉汁有苦味,而野生萱葉卻有一種異香,清甜可口。萱葉采來后搗碎出汁&上糯米粉攪勻,制成錁蒸熟。錁的體形小,每五個一組,用某種葉托著,買者要買就是五個。錁的黏性特強,吃時稍不注意,就弄得手上都是粘汁。因為色美味甜,加上一年中只此一天有賣,所以小孩子特別愛吃,感到有說不出的新鮮。
9、南寧有卷筒粉,柳州有螺螄粉,云南有過橋米粉,雖然各有風味,但我總覺得桂林米粉最好吃。
10、桂林幾乎條條街有米粉店,家家米粉店賓客盈門。桂林人天天吃米粉,中外游客也最愛品嘗桂林米粉。為什么桂林米粉百吃不厭呢?
4.關于家鄉特產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家鄉特產的古詩有: 《葡萄》——唐·唐彥謙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
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 2.《賦棗》 ——宋·王安石 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
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余甘入鄰家,尚得饞婦逐。
況余秋盤中,快噉取饜足。風包墮朱繒,日顆皺紅玉。
贄享古已然,豳詩自宜錄。沔懷青齊間,萬樹蔭平陸。
誰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廣庭觴圣壽,以此參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儻予燭。 3.《白櫻桃》 ——唐·于鄴(一作韋莊詩) 王母階前種幾株,水晶簾內看如無。
只應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4.《恩賜櫻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韓偓 未許鶯偷出漢宮,上林初進半金籠。
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 俱有亂離終日恨,貴將滋味片時同。
霜威食檗應難近,宜在紗窗繡戶中。 5.櫻桃》 ——宋·陳與義 四月江南黃鳥肥,櫻桃滿市粲朝暉。
赤瑛盤里雖殊遇,何似筠籠相發揮。 6.《和裴杰秀才新櫻桃》 ——唐·杜牧 新果真瓊液,未應宴紫蘭。
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遠火微微辨,繁星歷歷看。
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難。忍用烹騂酪,從將玩玉盤。
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 7.《櫻桃》 ——唐·張祜 石榴未拆梅猶小,愛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風裊裊,碧油千片漏紅珠。 8.《謝楊尚書惠櫻桃》 ——唐·盧延讓 滿合虛紅怕動搖,尚書知重賜櫻桃。
揉藍尚帶新鮮葉,潑血猶殘舊折條。 萬顆真珠輕觸破,一團甘露軟含消。
春來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腸似火燒。
5.描寫美食的詩句
1、《江上漁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
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2、《漁歌子》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 3、《游山西村》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4、《上元竹枝詞》 清代: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譯文: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
5、《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6.描寫特產的句子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蘇東坡(荔枝)
黃橙紅柿子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柿子)
《葡萄》
——唐·唐彥謙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
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
《賦棗》
——宋·王安石
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余甘入鄰家,尚得饞婦逐。況余秋盤中,快噉取饜足。風包墮朱繒,日顆皺紅玉。贄享古已然,豳詩自宜錄。沔懷青齊間,萬樹蔭平陸。誰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廣庭觴圣壽,以此參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儻予燭。
《白櫻桃》
——唐·于鄴(一作韋莊詩)
王母階前種幾株,水晶簾內看如無。
只應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恩賜櫻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韓偓
未許鶯偷出漢宮,上林初進半金籠。
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
俱有亂離終日恨,貴將滋味片時同。
霜威食檗應難近,宜在紗窗繡戶中。
《櫻桃》
——宋·陳與義
四月江南黃鳥肥,櫻桃滿市粲朝暉。
赤瑛盤里雖殊遇,何似筠籠相發揮。
《和裴杰秀才新櫻桃》
——唐·杜牧
新果真瓊液,未應宴紫蘭。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遠火微微辨,繁星歷歷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難。忍用烹騂酪,從將玩玉盤。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
《櫻桃》
——唐·張祜
石榴未拆梅猶小,愛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風裊裊,碧油千片漏紅珠。
《謝楊尚書惠櫻桃》
——唐·盧延讓
滿合虛紅怕動搖,尚書知重賜櫻桃。
揉藍尚帶新鮮葉,潑血猶殘舊折條。
萬顆真珠輕觸破,一團甘露軟含消。
春來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腸似火燒。
《乞櫻桃》
——唐·齊己
去年曾賦此花詩,幾聽南園爛熟時。
嚼破紅香堪換骨,摘殘丹顆欲燒枝。
流鶯偷啄心應醉,行客潛窺眼亦癡。
聞說張筵就珠樹,任從攀折半離披。
《吳櫻桃》
——唐·白居易
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濃氣味殊。
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
鳥偷飛處銜將火,人摘爭時蹋破珠。
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應無。
《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唐·崔興宗
未央朝謁正逶迤,天上櫻桃錫此時。
朱實初傳九華殿,繁花舊雜萬年枝。
未勝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聞道令人好顏色,神農本草自應知。
《石榴》
——唐·無名氏
蟬嘯秋云槐葉齊,石榴香老庭枝低。流霞色染紫罌粟,黃蠟紙苞紅瓠犀。玉刻冰壺含露濕,斒斑似帶湘娥泣。蕭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萬粒。
《石榴》
——唐·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宴山亭·賦楊梅》
——元·張雨
鶴頂朱圓,豐肌粟聚,寶葉揉藍初洗。親翦翠柯,遠贈筠籠,脈脈紅泉流齒。骨換丹砂,笑尚帶、儒酸風味。誰記。曾問譜西泠,綠陰青子。君家幾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纖手素盤,歷亂殷紅,浮沉半壺脂水。珍果同時,惟醉寫、來禽青李。爭似。為越女、吳姬染指。
《項里觀楊梅》
——宋·陸游
山中戶戶作梅忙,火齊驪珠入帝鄉。
細織筠籠相映發,華清虛說荔枝筐。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
——宋·陸游
宣城繡瓜有奇香,偶得并蔕置枕傍。
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嘗。
7.描寫小吃的詩句有哪些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釋義:和風吹著柳絮,酒店里溢滿芳香;吳姬捧出新壓的美酒,勸客品嘗。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釋義:蘭陵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明代丘浚《詠荔枝》
釋義:世上的珍果沒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樣的肌膚罩著一層紅紗。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宋代陸游《幽居初夏》
釋義: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白居易《問劉十九》
釋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代陸游的《游山西村》
釋義: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釋義:君返鄉后,黃雞白酒慶祝秋社。
8.描寫小吃的詩句有哪些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釋義:和風吹著柳絮,酒店里溢滿芳香;吳姬捧出新壓的美酒,勸客品嘗。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唐代李白《客中行》 釋義:蘭陵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明代丘浚《詠荔枝》 釋義:世上的珍果沒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樣的肌膚罩著一層紅紗。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宋代陸游《幽居初夏》 釋義: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白居易《問劉十九》 釋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代陸游的《游山西村》 釋義: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黃雞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釋義:君返鄉后,黃雞白酒慶祝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