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對方不了解我心情的詩句~
1、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琵琶記》作者:高明(元)
釋義: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情。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2、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作者:岳飛(宋)
釋義: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知音稀少,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作者:李商隱(唐)
釋義: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4、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作者:納蘭性德 (清)
釋義: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5、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蝶戀花·春景》作者:蘇軾(宋)
釋義: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2.形容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的詩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李濤《登高丘而望遠海》釋義: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么尋求。
2、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楚辭·漁父》釋義:這世上的人都是污濁的,唯獨我才是清白的,所有的人沉迷在表面上的太平,只有我清醒。
3、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高明《琵琶記》釋義:我本來一心向往著明月,可是無奈明月偏偏照到溝渠里面去了。
4、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釋義:,可惜知音太少了,弦斷了又有誰知道呢?5、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桃花庵歌》釋義:別人笑話你,很傻,很瘋, 但是你笑別人看不懂你的意圖。有什么詩句表達別人不懂自己的內心 悠悠天地,奈何獨立蒼茫 滿座衣冠尤勝雪,更無一人是知音 形容別人不懂自己內心的詩句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
有什么詩句表達別人不懂自己的內心1、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出自宋代蘇軾的《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釋義: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出自先秦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釋義: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我駕著小舟在河上漫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夠與王子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不因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棄我,責罵我。心緒紛亂不止啊,因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著你啊你卻不知道。3、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釋義:人年少時不明白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吟賦新詞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4、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出自元代施耐庵的《念奴嬌·天南地北》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釋義:普天之下,請問這個世界,什么地方可以使我容身?暫棲身在水泊梁山,今日來觀賞京城之春。翠綠的衣袖散發著香氣,紅色的綃絹籠罩著潔白的肌膚,真是一笑值千全,美如仙女的體態,與薄情人沒有緣份。
想那蘆葉蕭蕭的灘頭,開滿蓼花的岸邊,縱然有月色如水如銀。魚在水中雁飛天上,只盼金雞報曉的佳音。
雖有包天的義膽,蓋地的忠肝,有誰能理解我的心。滿懷的離愁千萬種,醉鄉里一夜霜染雙鬢。
5、無人解,樹轉午陰涼。出自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釋義:到處采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
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
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有什么詩句表達別人不懂自己的內心 表達別人不懂自己內心的詩句,我覺得《詩經-國風-王風-黍離》比較合適。
這首詩全文如下: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首詩描寫一位周朝的大夫,經過故都鎬京,發現這里已經破敗不堪、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只能看到大片的禾苗,想到了周王朝的衰落,頓時一股悲涼之情涌上心頭,偏偏這種感情是別人無法理解的,因此只能抬頭向蒼天傾訴。
古代別人不懂自己的詩句怎樣說的 《桃花詩》 ——唐伯虎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
3.形容對方不喜歡自己的詩句
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意為: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情。形容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出自元代詞人高明的《琵琶記》。
2、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語出《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庸人:平庸的人;擾之:自己擾亂自己。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方本來不喜歡自己,自己卻無端惹來煩惱。
3、問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這是民諺。落花遇見流水,實屬天意,而流水不戀落花,亦是無奈,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鐘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情愿,構成了一幕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
4、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出自蘇軾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是一首對現實的調侃之作,借惜春傷情之名,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嘆和浮生顛沛的無可奈何。也可形容一廂情愿的情緒。
4.意思是“說別人不了解我”的句子和詩句有哪些
1. 團扇不堪題往事,斷弦惟恨知音少。(李俊明)
2.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
3.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詩經》
4.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桃花庵記 》唐寅
5.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6.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7.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識。(利登)
8. 子非魚,焉知魚之喜怒哀樂。
9. 以我心 ,換你心,始知悲之深!
10.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11. “團扇不堪題往事,斷弦惟恨知音少。”源自李俊明《滿江紅》
解釋:團扇歌曲譜出不敢去想象以往的事情,等到琴弦斷了才悔知懂自己的人太少。
12.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源自岳飛《小重山》。
解釋:想要用彈琴來抒發自己的心事。知我的朋友很少,琴弦斷了有誰能聽懂。
13.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源自《詩經》之《王風黍離》。
解釋:了解我心情的人,認為我心中惆悵;不明白我心情的,還認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可求的呢!
14.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源自唐寅《桃花庵記 》
解釋:別人笑話我不懂我,認為我很瘋狂,我卻笑話他人不懂自己。
15.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源自高明《琵琶記》
解釋:我一心忠誠于某人,為某人不斷努力貢獻。可是,無奈某人卻誤會了我的一番努力,根本不是那么看待他。
16.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源自屈原
解釋: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獨來獨往,不茍合,不妥協。
17.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識。源自利登《和希聲蓮華樵人遇仙行》
解釋:這又不是仙人變幻的化石,這世人的眼光也不會認識。表達了別人看不懂自己。
18. 子非魚,焉知魚之喜怒哀樂。源自《莊子?秋水》
解釋:你不是魚,又怎么會知道魚的喜怒哀樂。暗指:你不是我,又怎么會懂我?
19. 以我心 ,換你心,始知悲之深!
解釋:用我的心換你的心,才知道悲傷是多么深切。
20.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源自《續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
解釋:淺顯地表明了心靈對事物感知的大道理,也說出了凡人看世界,只會用眼,不會用心的禪理。
5.形容彼此不了解的詩句有沒有
1《詩經》之《王風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原意為:了解我心情的人,認為我心中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要求呢!
2,《論語 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強調個人修養。
3,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齊怒。”意即:楚王[你]不覺察我的本心啊,反而聽信讒言[火上加油]燃燒起怒火[一同發難] 。強調楚王失察。(如果朋友之間相互調侃,一人正色道:“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齊怒。”另一人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答之,可謂連璧。)
4,陳勝:“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粗俗直接。
5,如果顯得孤高一些:“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李商隱·《安定城樓》)。或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又似乎有些狂氣。
6,誠如樓上所言,“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其出處不詳,按出現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記》最早。網上有帖子說最早的出處是《封神演義》,但《封神演義》為明代天啟年間所作,而《琵琶記》卻是在元末,所以《琵琶記》最早,除非找到比《琵琶記》更早的。但是更早的至今只能找到半句,在唐代齊澣的詩中有“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的說法,這不能算。
7,以上都是稍顯其志的,至如以隱喻來表達內心情感的,幾乎篇篇皆是。如果你考了第一名,別人妒嫉你,你可以微嘆一聲“高處不勝寒”;如果你是男生且失戀了,大叫一聲“天涯何處無芳草”,別人都能理解,如果是女生有人追求,可到處炫耀“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非來貿絲,來即我謀”,呵呵呵。
至于愁緒,不但詩詞曲能拿來佐興,還有《秋色賦》、《秋聲賦》、《赤壁賦》拿來借鑒。
古典詩詞幾乎都是具象的,心情有好多種,具體哪一種,要對應而論。
6.別人不了解自己的詩句
1、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譯文:別人都笑話我太瘋瘋癲癲,我卻笑別人根本看不穿這世間萬物。 2、滿座衣冠猶勝雪,更無一人是知音。
——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譯文:所有的人都穿戴白衣白冠就像雪花一般,卻沒有一個人和自己是談得來的知音。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出自宋代李濤《登高丘而望遠海》。 譯文:懂我的人知道我心里擔憂,不懂我的人問我還要什么? 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出自先秦屈原《漁父》 譯文:大家都污濁,只有我一個人清廉;大家都沉醉,只有我一個人清醒。這就是被放逐原因。
5、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譯文: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于衷,毫不領情。
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對方不了解自己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