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鑫”的詩句
登臺作 趙善括
一壇橫壓紺天低,好向云端覲紫微。
林鶴慣聞鑫磬舞,煙鸞疑認玉臺飛。
步虛聲徹空猶響,寶篆香銷露未晞。
星斗繡天長不夜,疑乘風馭扣瑤扉。
偶成二詩 虞儔
間處田園好,愁邊歲月催。
事鑫違壯志,吾亦愧無材。
有底金千鋝,無何酒一杯。
漫憑詩遣興,情至卻生哀。
失鶴 郟亶
久鎖沖天鶴,鑫籠忽自開。
無心戀池沼,有意出塵埃。
鼓翼離幽砌,凌云上紫臺。
應陪鸞鳳侶,仙島任徘徊。
陳秀才問詩於余次韻贈之 戴表元
秋半說詩秋又闌,覓從忘處更哦看。
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業成身轉寒。
竊木野風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鐫刊。
扳君更上最高頂,莫羨千鑫游子鞍。
2.含“況”字和“鑫”字的詩句
含有“況”字的詩句: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 唐 · 杜甫《月夜憶舍弟》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 唐 · 王勃《山中》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 先秦 · 屈原《離騷》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 唐 · 杜甫《兵車行》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 唐 · 李賀《將進酒·琉璃鐘》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宋 · 程顥《郊行即事》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 宋 · 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 宋 · 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更祓除 —— 唐 · 杜甫《清明》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 唐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 宋 · 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 唐 · 杜甫《夏夜嘆》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 宋 · 蘇軾《守歲》
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堪插滿頭歸—— 宋 · 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 —— 宋 · 王沂孫《聲聲慢·高寒戶牖》
何況園林下,欣然得朗之 —— 唐 ·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唐 ·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 唐 ·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 唐 · 杜甫《新安吏》
況有文章山斗 —— 宋 ·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何況到如今 —— 宋 · 歐陽修《望江南·江南柳》
況值闌珊春色暮 —— 宋 · 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三十六峰猶不見,況伊如燕這身材 —— 唐 · 無名氏《雜詩(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詩)》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 唐 · 李頎《送魏萬之京》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_旅 —— 宋 · 陸游《鵲橋仙·夜聞杜鵑》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 唐 ·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 唐 · 白居易《秋思》
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 —— 唐 ·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含有“鑫”的詩句:
久鎖沖天鶴,鑫籠忽自開 —— 宋 · 郟亶《失鶴》
林鶴慣聞鑫磬舞,煙鸞疑認玉臺飛 —— 宋 · 趙善括《登壇作》
事鑫違壯志,吾亦愧無材 —— 宋 · 虞儔《偶成二詩》
扳君更上最高頂,莫羨千鑫游子鞍 —— 宋 · 戴表元《陳秀才問詩於余次韻贈之》
3.有帶鑫字與澤字的詩詞
以下為帶鑫與澤字的詩詞:(1)登臺作 趙善括一壇橫壓紺天低,好向云端覲紫微。
林鶴慣聞鑫磬舞,煙鸞疑認玉臺飛。步虛聲徹空猶響,寶篆香銷露未晞。
星斗繡天長不夜,疑乘風馭扣瑤扉。(2)偶成二詩 虞儔間處田園好,愁邊歲月催。
事鑫違壯志,吾亦愧無材。有底金千鋝,無何酒一杯。
漫憑詩遣興,情至卻生哀。(3)失鶴 郟亶久鎖沖天鶴,鑫籠忽自開。
無心戀池沼,有意出塵埃。鼓翼離幽砌,凌云上紫臺。
應陪鸞鳳侶,仙島任徘徊。“鑫”字與“澤”字在中國古典意象中有吉祥如意,財源廣進之意,如成語:福澤鑫厚,意為福到,金多興盛。
表達了古人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因而在詩詞中也常用“鑫”與“澤”,在詩詞中寄托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也有詩人在困頓時在詩詞運用“鑫”“澤”,突出對生活的憧憬,反襯生活的不濟。
4.帶“鑫”字與“澤”字的詩詞有哪些
(1)登臺作 趙善括一壇橫壓紺天低,好向云端覲紫微。
林鶴慣聞鑫磬舞,煙鸞疑認玉臺飛。步虛聲徹空猶響,寶篆香銷露未晞。
星斗繡天長不夜,疑乘風馭扣瑤扉。(2)偶成二詩 虞儔間處田園好,愁邊歲月催。
事鑫違壯志,吾亦愧無材。有底金千鋝,無何酒一杯。
漫憑詩遣興,情至卻生哀。(3)失鶴 郟亶久鎖沖天鶴,鑫籠忽自開。
無心戀池沼,有意出塵埃。鼓翼離幽砌,凌云上紫臺。
應陪鸞鳳侶,仙島任徘徊。“鑫”字與“澤”字在中國古典意象中有吉祥如意,財源廣進之意,如成語:福澤鑫厚,意為福到,金多興盛。
表達了古人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因而在詩詞中也常用“鑫”與“澤”,在詩詞中寄托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也有詩人在困頓時在詩詞運用“鑫”“澤”,突出對生活的憧憬,反襯生活的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