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譽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其中什么什
一說七絕,自然不能不提七絕圣手王昌齡。
《出塞》 被歷代詩人公認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
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被歷代詩人公認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2.唐絕句壓卷之作是那一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處:《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此詩為當時的梨園樂工廣為傳唱,納入樂府三疊而成為“陽關曲”,被后人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經陽關,即今甘肅敦煌。詩的首二句點明送別的時令、地點、景物;三、四句寫惜別。前兩句為送別創造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后兩句再寫頻頻勸酒,依依離情。
此詩后來被編入樂府,廣為傳誦,成為餞別的名曲。或名《陽關曲》,或名《陽關三疊》。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句,且注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
所謂《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樂天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渭城曲
3.唐人七絕壓卷之作是哪幾首古詩
王昌齡。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亦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著名的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就是他的手筆。除此之外,他筆下還有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頗受人們的喜愛。而其中一首邊塞詩,享有“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的美譽。明人胡應麟《詩藪·內編》中評價道:少伯七言絕超凡入圣,俱神品也!(王昌齡字少伯)這首詩就是《出塞》(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4.唐絕句壓卷之作是那一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出處:《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此詩為當時的梨園樂工廣為傳唱,納入樂府三疊而成為“陽關曲”,被后人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
赴安西必經陽關,即今甘肅敦煌。詩的首二句點明送別的時令、地點、景物;三、四句寫惜別。
前兩句為送別創造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后兩句再寫頻頻勸酒,依依離情。 此詩后來被編入樂府,廣為傳誦,成為餞別的名曲。
或名《陽關曲》,或名《陽關三疊》。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句,且注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
所謂《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
按白樂天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渭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