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詩經.

    1.詩經全文及詳解

    詩經中的詩歌,可以確定具體寫作年代的不多。

    大致地說,《頌》和《雅》產生年代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時期;《國風》除《豳風》及“二南”的一部分外,都產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 就詩歌的性質來說,《雅》、《頌》基本上是為特定的目的而寫作、在特定場合中使用的樂歌,《國風》大多是民歌。

    只是《小雅》的一部分,與《國風》類似。但必須指出:我們在這里說的“民歌”,只是一種泛指;其特點恰與上述《雅》、《頌》的特點相反,是由無名作者創作、在社會中流傳的普通抒情歌曲。

    大多數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假如以詩中自述者的身份作為作者的身份,則既包括勞動者、士兵,也包括相當一部分屬于“士”和“君子”階層的人物。

    “士”在當時屬于貴族最低的一級,“君子”則是對貴族的泛稱。此外仍有許多無法確定身份的人物。

    所以只能大致地說,這種民歌是社會性的群眾性的作品。 由于詩歌的性質不同,其描述的內容也相應有所不同。

    下面,我們分別選擇若干重要的類型加以介紹。 《頌》詩主要是《周頌》,這是周王室的宗廟祭祀詩,產生于西周初期。

    除了單純歌頌祖先功德而外,還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際向神祈求豐年或秋冬之際酬謝神的樂歌,反映了周民族以農業立國的社會特征和西周初期農業生產的情況。如《豐年》中唱道: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在豐收的日子里,人們興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們賜給更多的福分。

    而《噫嘻》則描繪了大規模耕作的情形: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谷。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在廣闊的田野上,數萬名農夫同時勞動,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同時我們也會想到:在這種強大有力的集體活動中,個人的存在價值是很容易被忽視、被抹殺的。

    這是在那一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經濟條件下必須付出的代價。 《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組周民族的史詩,記述了從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創立者武王滅商的歷史。

    其產生的年代大致也在西周初期。《生民》敘述后稷的母親姜嫄禱神求子,后來踏了神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后稷,不敢養育,把他丟棄,后稷卻歷難而不死:“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

    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這段描寫,表現了后稷的神話色彩。后稷長大以后,發明了農業,所種的莊稼都非常茂盛。

    后來他在有邰(今陜西武功西南)成家立業,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礎,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農業之神。這首帶有神話和傳說色彩的詩歌,反映了周民族的發生觀念和歷史觀念,以及以農業立國的社會特征。

    《公劉》敘述后稷的曾孫公劉率領部族從有邰遷徙到豳(今陜西旬邑縣、彬縣一帶),在豳開辟土地,建屋定居的歷史。其中寫周人在公劉帶領下剛到豳地住下時的情景是:小松博客--匯集精品文章 HTTP://liuhuisong.blogchina.com“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一派歡歌笑語的景象,很是傳神。和《生民》相比,公劉身上已經沒有了神話色彩,而完全是一個歷史人物。

    《綿》敘述了公劉的十世孫,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從豳遷徙到岐下(今陜西岐山)直到文王受命為止的歷史,其中寫古公亶父從豳遷徙到岐下,同姜女結婚,在岐下筑室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大修宗廟宮室,委任官吏,然后建立國家,消滅夷人,最后是文王受命。敘事條理分明,結構嚴謹,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其中寫建筑場面時,用了許多象聲詞,很有氣氛:“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那盛土、倒土、搗土、削土的聲音,把巨大的鼓聲都掩蓋住了。

    以上三首史詩,敘述了周文王出現以前的周民族的歷史,大概是西周初年王朝的史官和樂師利用民間傳說寫成的。此外,《皇矣》從太王、太伯、王季敘述到文王的伐密伐崇,《大明》從文王出生敘述到武王伐紂,都記載了周民族的開國歷史,大抵也是出于史官和樂師手筆。

    除了西周前期的《大雅》中的這些史詩之外,在西周后期的《小雅》中也有一些史詩性的敘事詩,如《出車》記周宣王時南仲的征伐玁狁,《常武》寫周宣王親征徐夷,《采芑》、《六月》記周宣王時同蠻荊和玁狁的戰爭等等。如果把這些詩篇有次序地排列起來,那末,西周以前及西周時期的歷史就可以理出一條線索來了。

    這些史詩作為敘事之作,其長處在于簡明而有條理。但由于其寫作目的主要在于記述史實(包括被當作史實的傳說)和頌揚祖先,故于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不甚重視。

    而且在《詩經>》里面,敘事詩并不多,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可見從《詩經》起,就顯示出中國詩歌不太重視敘事詩的傾向。

    西周后期至平王東遷之際,由于戎族的侵擾,諸侯的兼并,統治秩序的破壞,形成社會的劇烈動蕩。《大雅》、《小雅》中產生于這一時期的詩,有很多批評政治的作品,均出于士大夫之手。

    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說的“公卿至于列士獻詩”(《國語。

    2.詩經全文

    《詩經·鄭風·子衿》

    原 文

    青青子衿,①

    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

    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

    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④

    在城闕兮。⑤

    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1,

    踴躍用兵2。

    土國城漕3,

    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4,

    平陳與宋5。

    不我以歸6,

    憂心有忡7。

    爰居爰處8?

    爰喪其馬?

    于以求之9?

    于林之下。

    《詩經 衛風 伯兮》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死生契闊10,

    與子成說11。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12,

    不我活兮13。

    于嗟洵兮14,

    不我信兮15。

    《詩經·小雅·鹿鳴》三首

    鹿鳴之什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啴々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骎骎。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々征夫,每懷靡及。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咨諏。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咨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

    我馬維骃,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咨詢。

    《詩經·周頌》

    1.《清廟》:

    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

    2.《維天之命》: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3.《維清》:

    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維周之禎。

    4.《烈文》:

    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3.詩經的詩有哪些

    詩經的詩有很多,它分為風 、雅、頌三部分。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

    《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

    《小雅》七十四篇;

    《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

    《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中比較著名的詩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周南·桃夭》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王風·黍離》

    式微,式微,胡不歸?《邶風·式微》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衛風·氓》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衛風·木瓜》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采葛》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鄭風·風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鄭風·子衿》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魏風·碩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風·無衣》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小雅·鹿鳴·鹿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鴻雁·鶴鳴》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小雅·節南山·小(上日下文)》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谷風·北山》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大雅·抑》

    4.詩經有哪些

    《詩經》是產生于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一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無詩文的“笙詩”,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最初只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詩經》按《風》、《雅》、《頌》三類編輯。《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5.《詩經》

    通過學習《蒹葭》、《關雎》、《碩鼠》、《相鼠》體會《詩經》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難點:知道《詩經》的基本常識;

    四首詩中情感的體會與藝術手法的運用;

    把握誦讀要領,掌握背誦技巧。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它是選自《史記》的。我們知道《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傳記文學,那有沒有同學知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經,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了解《詩經》概況:

    1、請同學們自讀文化常識,然后同桌討論,用盡量簡潔的語言來向大家介紹詩經。

    明確:(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2)成書于春秋。本名為《詩》,又因其篇目為305篇,故又稱《詩三百》,漢朝被奉為儒家經典《詩經》

    (3)六藝:風、雅、頌、賦、比、興

    (4)句式上:四言為主,重章疊句

    (5)反映內容

    (6)《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的源頭。《楚辭》是我國浪漫主義的源頭。

    三、關于《蒹葭》和《關雎》的理解

    1、在早讀的時候,我發現同學們朗讀《蒹葭》時最為整齊,那今天我們就學習《蒹葭》,先請同學們齊讀一下,注意一下它的結構

    2、在讀的時候我們發現它一共分為三章,這三章的結構是否一樣?

    明確:重章;

    6.詩經有幾部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

    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詩經》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采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于此。

    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現之詩,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其中,部分詩歌曾有人考證其作者,有臆斷者,有有理有據者,不過不很重要。

    至于《詩經》編撰者,有以為周公者,現在看來無法成立。另有孔子刪詩的說法,也沒有說服力。

    《詩經》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葉,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時,立于學官,后有《毛詩》。

    《毛詩》盛行后,齊、魯韓三家詩先后亡佚。歷代解《詩經》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

    《詩經》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于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后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詩經》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江漢流域。

    成書過程《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于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鸮》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600年。

    關于《詩經》的收集和編選,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的說法:王官采詩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采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后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孔子[/url]刪詩 這種說法見于《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

    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

    體例分類關于《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

    “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

    風、雅、頌《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并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

    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

    從內容上說,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

    對于《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

    也有人說“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

    《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內容幾乎都是關于政治方面的,有贊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的詩。

    但是沒有情詩。《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

    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

    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

    “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興”是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毛詩序西漢初年,傳授詩經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魯國人申公,一是齊國人轅固,一是燕國人韓嬰。

    但是這三家著作除《韓詩外傳》,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詩。

    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

    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

    7.詩經里的詩有哪些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又稱《詩三百》。 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侶。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你的衣領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8.詩經里的經典名篇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魏風.碩鼠)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1]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3]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5]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7]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1]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2]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詩經.

    詩詞

    關于母愛的詩歌

    閱讀(17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母愛的詩歌,內容包括寫一首關于母親的小詩.(要短,還要自己寫),關于母愛的詩句,5句是句子,有關母親的詩歌,詩,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別老母》

    詩詞

    關于秋天的詩歌

    閱讀(14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秋天的詩歌,內容包括寫秋天的詩歌,關于秋天的詩歌,四季古詩——(要全詩)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四首詩。描寫秋天的古詩: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

    詩詞

    詩經采薇的意思

    閱讀(1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采薇的意思,內容包括《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采薇的詩意。釋義: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

    詩詞

    贊美老師的詩歌

    閱讀(16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贊美老師的詩歌,內容包括贊美老師的詩歌50字^^,贊頌老師的名言、詩句.,贊美老師的詩句注意:要4句一首的詩要十首。(一)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

    詩詞

    詩經小雅伐木

    閱讀(14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小雅伐木,內容包括《詩經小雅伐木》全文,《詩經小雅伐木》全文,《詩經》是怎樣描寫伐木聲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聽之

    詩詞

    關于青春的詩歌

    閱讀(1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青春的詩歌,內容包括青春有關的詩句,有關青春的古詩詞多一點的,有關青春的詩句。白首壯心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林伯渠 青春豈不惜,行樂非所欲.------(宋)文天祥 少壯及時宜努力,老大無堪還可憎.-

    詩詞

    詩經共有多少篇

    閱讀(12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共有多少篇,內容包括詩經一共收錄多少篇詩,詩經一共有幾篇,詩經一共多少篇。公元前七世紀,中國誕生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史詩 、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盡管它不是一

    詩詞

    冰心的詩歌

    閱讀(17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冰心的詩歌,內容包括冰心的哲理小詩,快,冰心的詩歌,冰心的詩歌代表作。(1)毋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2)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

    詩詞

    詩經的

    閱讀(16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的,內容包括《詩經》的內容詩經的主要內容及分類,詩經的全文是什么,詩經的詩。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一部現實主義的詩歌總集,它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詩歌305首,其中6

    詩詞

    雪萊的詩歌

    閱讀(2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雪萊的詩歌,內容包括求一首英國詩人雪萊的詩《選擇》就是當中有“夜里選擇黎明的人黎,英國詩人雪萊《西風頌》的詩句,英國雪萊《西風頌》全詩全詩內容都要,。查良錚譯本 西風頌 1 哦,狂暴的西風,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無形,但枯死

    詩詞

    詩經中

    閱讀(15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中,內容包括詩經中的經典名句有那些,詩經里有那些經典名句,詩經中的頌包括哪三部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魚鷹和鳴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美麗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對

    詩詞

    祖國的詩歌

    閱讀(19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祖國的詩歌,內容包括贊美祖國的詩歌,關于贊美祖國的詩歌,歌頌祖國的詩文30字。我的祖國長江、黃河橫越的山川神洲處處呈現出燦爛輝煌的征程如金色的燈盞光芒照亮了遠航的船帆我的祖國您用睿智的靈魂帶領普天大眾開拓了廣闊

    詩詞

    詩經中的

    閱讀(14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中的,內容包括《詩經》里的詩歌,詩經中的經典名句有那些,《詩經》中的“風”是指《詩經》里的什么。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正是我的好

    詩詞

    詩經詩句

    閱讀(14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詩句,內容包括詩經中的經典名句有那些,詩經中的優美句子,《詩經》里的詩歌。《詩經》經典名句集錦(43句)001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

    詩詞

    詩經采薇的意思

    閱讀(1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采薇的意思,內容包括《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采薇(節選)的意思,詩經·采薇的詩意。釋義: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

    詩詞

    詩經小雅伐木

    閱讀(14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小雅伐木,內容包括《詩經小雅伐木》全文,《詩經小雅伐木》全文,《詩經》是怎樣描寫伐木聲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聽之

    詩詞

    詩經共有多少篇

    閱讀(12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共有多少篇,內容包括詩經一共收錄多少篇詩,詩經一共有幾篇,詩經一共多少篇。公元前七世紀,中國誕生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史詩 、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盡管它不是一

    詩詞

    詩經全書共有

    閱讀(13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全書共有,內容包括詩經全書共有多少篇,詩經全書共有多少篇,詩經全書共有多少篇。311篇。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其中

    詩詞

    詩經蜉蝣

    閱讀(18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蜉蝣,內容包括詩經里的蜉蝣,《詩經.曹風.《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詩經里的蜉蝣。《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詩詞

    詩經伐檀

    閱讀(16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伐檀,內容包括《詩經伐檀》譯文,《詩經》——《伐檀》原文和譯文一定要是詩經里的,,《詩經》——《伐檀》原文和譯文。《詩經-伐檀》譯文: 叮叮當當砍檀樹, 把樹堆在河岸上。 河水清清起波紋。 既不耕種不收割, 為何取

    詩詞

    詩經三首

    閱讀(25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三首,內容包括急求~~《詩經》三首的全文~謝,詩經詩三首,宋詞,元曲,詩經,各三首。無 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

    詩詞

    詩經賞析

    閱讀(14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賞析,內容包括《詩經》里的名句賞析誰能提供,詩經《蒹葭》賞析,詩經的賞析和原文。1.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揚揚,可以樂饑.《詩經·陳風·衡門》 譯:陳國城門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饑腸.2

  • <td id="mii4i"></td>
  • <noscript id="mii4i"><kbd id="mii4i"></kbd></noscript>
  • <tt id="mii4i"></tt>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