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語文關于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三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關于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 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請采納一下。
2.小學生有關清明節的詩歌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清明時節細雨綿綿,路上的行人心中煩悶,像是丟了魂似的。
請問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這首詩語言通俗易懂,竟境含蓄優美,寫雨中行人的憂愁,但不令人消沉,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于我來說都顯得很淡漠,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清明節適合兒童朗誦的詩歌: 1、清明的雨呀紛紛揚揚,是我們的熱淚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們集合在一起,向您敬禮!為您歌唱。我們就像紀念碑邊的小松樹。
時刻守衛在您的身旁,我們就像墓地上的鮮花,向您送去問侯,向您送去芬芳。清明的雨呀是點點滴滴的音符,譜寫出英雄的篇章。
2、想當年,抗日的烽火燃燒大地,在腥風血雨的日子里,多少將士迎著風雨英勇出擊。為了華夏的錦繡河山,他們面對敵人的屠刀,笑迎明天;八年抗戰換來了壯烈的勝利。
想當年,解放戰爭的軍號響徹天地;有多少英雄在槍林彈雨中所向無敵,為了華夏兒女的翻身解放。
3.適合小學生的清明節現代詩
清明節詩
我寫下家鄉,稻子;我寫下清澈的河流
我寫下那水底游魚,我寫下那岸邊綠草
我寫下夜里點燈尋找愛情的女鬼
我寫下奶奶和觀世音的傳奇
一個人一輩子行善,最后就真的成了仙
雖然她一直說還有未了的心愿
我必須得寫下這些,夢里久久纏繞的鄉愁啊
我必須從你簡陋的農舍寫出風景
我必須從你貧困的脊梁寫出生命的剛強
就像父親從田里挖出金娃,我們都知道那是假的
但他挖了一輩子,你能不信我必須得在清明節之前寫出這些
祖墳已經遷移,我快說不出方言
唯一沒變的姓氏啊,因你才保留我與母親的聯系
我必須在清明節把這些未盡的詩句
對著北方的天空焚燒
祭魂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風景一片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仿佛為了溫暖
彼此靠近
這些靈魂安謐無聲
在各自的匣子里
緬懷曾經走過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無法得到的愛情
如今身子已被鋸過
被雕刻過,油漆過
不同于先前
聽呵,鞭炮聲不絕,像許多人用手
猛擊擺著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
我們將各種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后一把收起
發出同一種聲音
哦,潔白的骨灰,道德的極品
這些靈魂已不再使用
語言、動作和眼睛
他們早把生命打掃干凈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們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們時長時短的回憶
今天我們帶來的
糕點與水果,貨真價實
在他們看來,如同夢中的一個人
在做各式的夢
間接的事物,豐美的幻想
吃吧,這就是生活
觸手可摸
穿過火焰,這些靈魂如鳥
已經安巢,在一個自足的匣子里
不分春夏秋冬;他們開始懊悔了
這些久被禁錮的靈魂
多么渴望如粉塵
在天地間,如風中的雨水
或樹間篩落下來的光線
看哪,輕煙四起,我們看見
真摯的懷念,已漫成大霧
一年一度,在臺階上
在草坪間,這些匣子
被我們所崇拜,被淚水所揩擦
而香燭像我們的悲傷
逐漸燃成灰燼
彼此靠近
仿佛為了溫暖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風景一片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清明
作者:石望湘
綿綿春雨
不知道瀟瀟了多少清明
想這雨 從杜牧的年代就一直這么下著
想這雨 淅淅瀝瀝的
依舊徐徐拂濕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紙錢
想這雨 陪著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盞明滅的青燈
這搖曳的風啊、雨啊 冰冰涼涼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負的不僅僅是祭奠
積淀的也不僅僅是鄉愁
借問酒家何處 何處可以讓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聲 不絕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亞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攜酒來
4.誰能幫我找一個小學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詩歌一百字左右的
奠清明節(組詩)
(一)
是偶然還是必然
是無意還是巧合
天空——你的臉
為何總到這個時節
便開始陰沉哭泣
大地——你的心
為何莫名開始顫抖
仿佛要將整片大地顛覆
(二)
風蕭蕭
雨綿綿
人終惶惶而又凄凄
我默默站在
堆堆亂崗墳前
憑吊每顆游蕩的孤魂
我聽到了
你們在鬼嚎 你們在狂笑
所有聲音 和著風聲,嗚咽
(三)
不知是堆堆黃土
還是墳頭孤伶搖擺的狗尾巴草
還有被風雪滌滌后的斑駁碑文字跡
像把把鋒勵的劍
刺向我的眼睛
剖開我的淚腺
于是
毫無意義的淚滴
潤濕了我的唇齒——苦澀
(四)
他們都跪拜在那里
盡管路是泥濘
嶄新的褲子上滿是黃泥
他們依然如雕像般 久久不愿離去
香燭裊裊
鞭炮轟鳴
是為那些亡死的靈魂追悼魂靈嗎?
我不想
我只想用我的雙指
挖開每一座墳墓
讓那些魂靈能透一透氣
古詩: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寫了當時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日貍渡道中》
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紙鳶鳴半空。(土番)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這首五律有如廣角鏡頭,攝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書生們瀟灑的游春,空中風箏爭鳴,鳥雀啄食(土賁)間祭品。哀歡相映,這真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節日。不過,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樂游賞的風氣也已形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學生和清明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