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送別的詩句有哪些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贈汪倫------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洲.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 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關于離別的古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3.關于離別的詩詞
問君何事輕離別,人生能幾團欒月。
【納蘭】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蘇軾】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元稹】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蘇軾】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辛棄疾】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辛棄疾】 總是別時情,那得分明語。
【納蘭】 人生千里與萬里,黯然銷魂別而已。【吳梅村】 壺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壺中傷別離。
【李商隱】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柳永】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
【晏幾道】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
4.關于離開的詩句
送兄七歲女別路云初起離亭葉正稀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飛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樣,雁行能一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
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真摯。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
在此地一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萬里遠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你依依不舍。
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愿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這首詩像一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
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北國千里,滿天的陰云使白日顯得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雁在分飛的雪花里朝南方飛去。
不要憂愁前面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誰不認識您呢?前兩句寫的北國風光,所繪之景烘托出詩人送別董大時的失意心情,后兩句則對友人進行安慰與鼓勵,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贈別詩。易水送別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當年荊軻在這里告別燕太子丹入秦刺殺秦王,臨行時,壯士慷慨激昂,怒發沖冠。
如今古代的壯士早已死去,但這里的水還是像當年一樣冰冷。這首詩與一般的送別詩的那種傷感情緒不同,詩人對古代壯士的追懷,似乎在激勵友人也要學習荊軻去干一番事業。
贈別杜牧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分別的時候,分明是多情的,總覺得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無情。別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成。
宴席上的蠟燭好像也理解我們的惜別之心,替我們垂淚點點滴滴一直到天明。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那難舍難分的深沉而真摯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 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首先是佩服其人品。
這有《贈孟浩然》可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詩歌藝術。孟作《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昏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衡門猶未掩佇立待夫君寫自己凝情望著“下山路”,所見所聞一樁一件地在眼前和耳邊飄過,在心底則漾起種種的情感波瀾,無非是要傳達出對那位落伍朋友的關切。
那種癡癡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李白那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靈活運用這一手法的出色的匯報演出。
至于前兩句,西辭的是“黃鶴樓”,東下的是“揚州”,都帶著“迷花不事君”的瀟灑,作為客體的孟浩然之神躍然紙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躍然紙上了。這首詩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沒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給孟浩然一個人的。
喜見外弟又言別李 益十年離亂后長大一重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事態原是這樣:李益與表弟邂逅于旅途,問姓稱名才相認,皆大驚喜。但如果按照這個次序來寫,詩情洶涌處就被平庸的敘述掩蓋了。
詩人把“十年離亂后,長大一重逢”放在前頭,反映著他自己被觸動之深,也更能喚起讀者悲憫人生苦難的心思。“問姓”兩句非常細膩:初見而“驚”,實際心中已經有個揣測,于是去“問”對方姓名——我們要是把這一聯作互文句來看,當時那種“請教臺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
而當對方一說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詳著表弟勾起串串回憶。其后竟日長談,親情濃濃的,時光飛逝,會少離多,讀者自會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灌注其中,為之驚喜,為之嘆息。
然而樂事還來不及充分高揚,詩人的心卻早已被次日的離別折磨了。他凝想著來日的巴陵道上,依舊是孤身一人,過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攔,就未免沮喪得很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城闕輔三秦烽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代士大夫階級其實都以能“致君堯舜上”、作“帝王師”為人生最高價值的實現。因此,他們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
這首詩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這種“戀京情結”,故而對送別處的長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將要赴任的方向一望,就覺得特別的風煙迷漫。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別點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著自己的也許同樣是外放的命運。
命運既然相同,那就心有靈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擔了。然而初唐士子畢竟有樂觀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擺脫悲切切的情調,喊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言壯語。
我們仿佛看到他堅定地把手一揮,就把前面的萬縷愁思通通斬斷。這首詩的起承轉合是最規范的。
一、二句點出送別之地,三、四句承接著傳達離別之愁,五、六句擺脫離愁轉向樂觀,七、八句以“在歧路”應首聯,以“兒女共沾巾”應次聯,以。
5.【關于“送別”的古詩有哪些啊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2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3 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4 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6 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7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8 別離陸龜蒙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9 于易水送人一絕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1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11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12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1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14 謝亭送別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15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適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16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17 《賦得暮雨送李曹》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18 送別詩隋無名氏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1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20 金陵酒肆留別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6.寫一句與離別有關的故詩,有哪些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7.與離別有關的詩句
【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內容】: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內容】: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天地睹一擲,未能忘戰爭。
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嘆君倜儻才,標舉冠群英。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
鞍馬若浮云,送余驃騎亭。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心知不得語,卻欲棲蓬瀛。
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
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樂毅儻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驅馬還貴鄉。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百里獨太古,陶然臥羲皇。徵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觴。
賢豪問青娥,對燭儼成行。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
歡娛未終朝,秩滿歸咸陽。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
一別隔千里,榮枯異炎涼。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云海。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
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輿菹。
二圣出游豫,兩京遂丘墟。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
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仆臥香爐頂,餐霞漱瑤泉。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
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嵋雪,川橫三峽流。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里目,曠然散我愁。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吳娃與越艷,窈窕夸鉛紅。
呼來上云梯,合笑出簾櫳。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剪鑿竹石開,縈流漲清深。
登臺坐水閣,吐論多英音。片辭貴白璧,一諾輕黃金。
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五色云間鵲,飛鳴天上來。
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旌頭。
【年代】:魏晉【作者】:曹操【作品】:卻東西門行【內容】: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年代】:魏晉【作者】:蔡琰【作品】:胡笳十八拍【內容】: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楊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喑喑。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