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家道清貧的詩句
描寫家道清貧: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描寫清貧的詩句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具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可清貧有志,不可濁富多憂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神童詩》
書生自古不清貧,一筆文才天下勻.——清 黃景仁《書生自古不清貧》
清貧聊自爾,素責將如何.——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三
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釋道元《景德傳燈錄》
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可清貧有志,不可濁富多憂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3.杜甫描寫百姓生活困苦的詩句
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工具。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4.描寫百姓生活苦難的詩句有哪些
唐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的“三吏三別”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一作卻)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自嗟貧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無家別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鼙.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近行只一身,遠去終轉迷.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李白:《丁都戶歌》,反映纖夫之苦。
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督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 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 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 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 三謝不能餐。
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上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赦,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王粲《七哀詩》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生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李紳的憫農詩(一)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二)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爺娘”),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元結《賊退示官吏》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今被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5.杜甫描寫百姓生活困苦的詩句
杜甫《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工具。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
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6.描寫“百姓生活苦難”的詩句有哪些
1.《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代: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貧女》
唐代: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4.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唐代: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云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誤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沉飲聊自遣,放歌破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5.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7.形容一個人生活得艱辛不易的詩句
《賣炭翁》-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翻譯:有位賣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烤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所得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卻擔心天熱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氣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休息。
前面兩位輕快灑脫的騎馬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太監的爪牙。
他們手里拿著文書,卻說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轉車頭,大聲呵斥著牛往北面拉去。
一車炭,有非常重,宮里的使者們硬是要趕著它走,老翁可惜它,卻沒有辦法。
宮里的使者們將半匹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當作炭的價格。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生活清貧困苦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