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父親期待孩子降臨的詩句有哪些
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3.父愛如山。
4.母愛之愛,春天常在。
5.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
6.母親的心是一個深淵,在它的最深處你總會得到寬恕. 巴爾扎克 。
7.青春會逝去;愛情會枯萎;友誼的綠葉也會凋零.而一個母親內心的希望比它們都要長久. 奧利弗·溫戴爾·荷馬 。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2. 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宋元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后,詩句內容逐漸擴充和演繹,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期,詩句演變成沒有了字數的限制的自由體詩歌。
2.表達“希望父母安好”的詩句有哪些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譯文:母親的愛子之心無窮,大喜之日兒子回到了家中。《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譯文:趙光義當上皇帝以后,趨炎附勢之徒日益多了起來 《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誰氏子》【唐】韓愈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譯文:不癡不狂的誰氏子,進去王屋稱道士。《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譯文:人剛出生,太陽剛出來。
上山很慢,下山很快。《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譯文:背負了薪水的老翁往北州走,往北望去看看家鄉的憂愁。《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譯文:我獨自在旅館里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讓我這個游客的心里變得凄涼悲傷?《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她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譯文: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歲末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注釋: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作者:蔣士銓(1725-1784年),字心馀、苕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晚號定甫。
清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鉛山(今屬江西)人,祖籍湖州長興(今浙江長興)。
乾隆二十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乾隆二十九年辭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書院講席。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釋:【1】《游子吟》:題下原注:“迎母溧上作。”
當時作者居官溧陽縣尉時所作。【2】吟:吟誦,誦讀。
【3】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4】臨:將要【5】 意恐:心里很擔心【6】歸:回家。【7】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兒女。
【8】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譯文:吟慈母手中那一條條的針線,是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誰說子女那小草一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形容父母告別子女的傷感詩句
1、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出自元代張鳴善的《普天樂·詠世》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譯文
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干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于離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么時候能再來呢?
2、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譯文
落日里寒鴉歸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如果不是眼下親自遭遇離愁別恨的折磨,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亂山無數,遮斷了遠方的天空,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罷休。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4、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父母盼望子女平安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