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頌祖國的山河壯麗的古詩有什么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望 洞 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李白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詩句有哪些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七絕·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絕·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樂府·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七絕·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絕·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七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現在就這么多了,希望采納!如若需要,還會補充。
3.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有哪些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西岳華山 西岳嶺嶒竦處尊 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 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 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 高尋白帝問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鳥 秩禮自百王 歘吸領地靈 鴻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 行邁越瀟湘 渴日絕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蓋獨不朝 爭長嶫相望 恭聞魏夫人 羣仙夾翱翔 有時五峯氣 散風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岡 歸來覬命駕 沐浴休玉堂 三嘆問府主 曷以贊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4.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
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包括: 1、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譯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
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
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2、唐代王維《漢江臨泛》 原文: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譯文: 楚國邊塞連接著三湘之水,荊門山下茫茫九派相匯合。
江水滾滾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時隱現。 波濤洶涌城郭仿佛飄江上,大浪翻滾遠空好似在搖晃。
襄陽的風光真是無限美好,愿與山翁留此地長醉不歸。 3、南北朝時期民歌《敕勒歌》 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
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一陣風吹過,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4、宋代蘇軾《題西林壁》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5、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 原文: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6、唐代王維《終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 高聳的終南山似乎接近長安,山巒延綿不絕遙遙伸向海濱。回望山下白云滾滾連成一片,鉆進青藹眼前霧團沓然不見。
巍峨終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國,山川里的陰晴也就各不相同。我想投宿人家在這度過一夜,隔著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詢問。
7、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8、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 原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9、唐代杜甫《望岳》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東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5.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是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云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6.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望 洞 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7.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古詩名句
1. 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2.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9.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12.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4.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祖國壯美山河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