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居的古詩
村居
北宋 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
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
帶得寒鴉兩兩歸。
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bīn)州(今陜西彬縣)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佑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其文集今存《畫墁集》8卷,補遺1卷,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及《叢書集成》本。
村居
清代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生卒年不詳,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詩人。有關他的生平及創作情況歷史上記錄下來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詩卻使他名傳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詩稿》。
2.村居的古詩
村居 北宋 張舜民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
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bīn)州(今陜西彬縣)人。
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進士,為襄樂令。
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佑初做過監察御史。
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
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
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其文集今存《畫墁集》8卷,補遺1卷,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及《叢書集成》本。
村居清代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生卒年不詳,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詩人。
有關他的生平及創作情況歷史上記錄下來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詩卻使他名傳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詩稿》。
3.描寫村居的古詩有哪些
1. 《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 通:無)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2.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 《村居》
宋代: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4. 《南鄉子·秋暮村居》
清代: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5.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臥有馀溫。
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6. 《村居》
唐代:韓偓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蕪。前歡入望盈千恨,
勝景牽心非一途。日照神堂聞啄木,風含社樹叫提壺。
行看旦夕梨霜發,猶有山寒傷酒壚。
7. 《村居二首》
唐代:白居易
田園莽蒼經春早,籬落蕭條盡日風。
若問經過談笑者,不過田舍白頭翁。
門閉仍逢雪,廚寒未起煙。貧家重寥落,半為日高眠。
8. 《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9. 《村居(四首選二)》
元代:王冕
其 一
英雄在何處?氣概屬山家。
蟻布出入陣,蜂排早晚衙;
野花團部伍,溪村擁旗牙。
抱膝長吟罷,天邊日又斜。
其 二
避世忘時勢,茅廬傍小溪。
灌畦晴抱甕,接樹濕封泥。
乳鹿依花臥,幽禽過竹啼。
10. 《題文川村居》
唐代:滕白
種茶巖接紅霞塢,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戲兒孫。
11. 《社日村居(一作張演詩)》
唐代:張蠙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12. 《村居書事》
唐代:韋莊
年年耕與釣,鷗鳥已相依。砌長蒼苔厚,藤抽紫蔓肥。
風鶯移樹囀,雨燕入樓飛。不覺春光暮,繞籬紅杏稀。
13. 《越溪村居》
唐代:戴叔倫
年來橈客寄禪扉,多話貧居在翠微。黃雀數聲催柳變,
清溪一路踏花歸。空林野寺經過少,落日深山伴侶稀。
負米到家春未盡,風蘿閑掃釣魚磯。
14. 《村居寄張殷衡》
唐代:白居易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靈迂。唯看老子五千字,
不蹋長安十二衢。藥銚夜傾殘酒暖,竹床寒取舊氈鋪。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15. 《過司空曙村居》
唐代:盧綸
南北與山鄰,蓬庵庇一身。繁霜疑有雪,枯草似無人。
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賤貧。何言張掾傲,每重德璋親。
4.村居 古詩所有詩句的拼音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草長鶯飛二月天,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拂堤楊柳醉春煙。
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兒童散學歸來早,
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草木生長鳥兒飛舞的楊春二月時節,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般的水汽之中。
村里的孩子們放學回家天色還早,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作者:清代高鼎
擴展資料: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于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第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
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村居
5.村居古詩的詩作者是誰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綠草茂盛,黃鶯飛舞,正是二月早春,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 ){春天景色}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清平樂 --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又美好!一對白發蒼蒼的公公、姥姥.){吳地田園生活}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呵呵……一首詩,一首詞,都解釋了前兩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6.【讀了村居這首古詩你有什么畫面】
是這首嗎?村居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還有這首村居 張舜民 宋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描寫的是一幅靜謐談雅,又帶有一縷清寂氣息的秋日村居圖.另有首《清平樂村居》描繪了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7.古詩村居的意思
一、意思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二、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作者
清代《村居》。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于上饒地區的農村。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于春天的來臨,而寫下此詩。
二、賞析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于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寫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寫的靜態,后半部分則添加了一個動態。物態人事互相映襯,動態靜態彼此補充,使全詩在村居所見的“春”景這一主題下,完美和諧地得到了統一。
農歷二三月間,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萬物欣欣向榮,遍地姹紫嫣紅,而村野田間,尤能感受到這浪漫的春光之美。詩的前兩句,詩人以輕快活潑的筆調,選取了這美麗春景中最富有特征的幾項景物進行了描繪,點染出了一派美不勝收的融融春光。
三、作者簡介
高鼎,清代后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其人無甚事跡,其詩也多不合那個時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為他寫了一首有關放風箏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詩稿》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高鼎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