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的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全部20首古詩詞有哪些
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2) 散入春風滿洛城。 (3) 此夜曲中聞折柳,(4)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故園②東望路漫漫③,雙袖龍鐘④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⑤君傳語⑥報平安。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2) 崔九堂前幾度聞。
(3) 正是江南好風景,(4)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夕)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未選擇的路 未選擇的路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2.七年級下冊 語文書的12首古詩是什么
1.《傷仲永 》
2.《木蘭詩 》
3.《孫權勸學 》
4.《口技 》
5.《短文兩篇 》
《夸父追日》、《小兒辯日》
6.《狼》
課后古詩:
1.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8.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9.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抱歉、我現在跟你一樣、也是初一上。希望我找的是對的厄、都在這里了,希望能幫到你!
3.七年級下冊語文書古詩十首
語文七年級下冊課后十首古詩
1.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8.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9.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求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后十首古詩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后十首古詩: 1、《山中雜詩》——作者:吳均 (南朝)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釋義: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2、《竹里館》——作者: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釋義: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
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3、《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釋義: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
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釋義: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5、《逢入京使》——作者: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釋義: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的淚沾濕雙袖模糊面容。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托你給我的家人報個平安。
6、《滁州西澗》——作者: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7、《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 (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釋義:岐王府第里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又重逢李君。
8、《送靈澈上人》——作者: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釋義:蒼翠的叢林掩映著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鐘鳴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9、《約客》——作者:趙師秀(南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10、《論詩》——作者:趙翼(清)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釋義: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5.人教版的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全部20首古詩詞有哪些
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2) 散入春風滿洛城。(3) 此夜曲中聞折柳,(4)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故園②東望路漫漫③, 雙袖龍鐘④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⑤君傳語⑥報平安。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2) 崔九堂前幾度聞。
(3) 正是江南好風景,(4)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夕)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未選擇的路 未選擇的路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6.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附錄十首古詩和七年級下冊語文書附錄十首
七上1、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2、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3、浣溪沙 蘇軾(北宋)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4、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5、水調歌頭 蘇軾(北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 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7、西江月 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8、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9、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10、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11、雪梅 盧梅坡 (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12、霜月 李商隱(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樂游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13、故人莊 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14、游山西村 陸游(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淳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5、一剪梅 李清照(南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七下1.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馀鐘馨音.2.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4.《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5.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6.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7.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7.求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后古詩詞十首和5、10、15、20、30全文
5.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10、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 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當初,吳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只是要粗略的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你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的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認為讀書非常有益。”
于是呂蒙便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魯肅非常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吳縣的那個呂蒙了!”呂蒙說:“有抱負的人分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兄長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就告別了。
20、口技(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堂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夫語猥褻事。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
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一大兒醒,狺狺不止。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床聲,夫叱大兒聲,溺桶中聲,一齊奏發,眾妙畢備。滿堂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嘿嘆,以為妙絕也。
既而夫上床寢,婦又呼大兒溺,畢,都上床寢。小兒亦漸欲睡。
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
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
30、*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只)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一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頃,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