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那時 你淋漓著江南的小雨 穿著篾草織的蓑衣 挽著的褲腳剛好在膝蓋以下 褲子上的碎花落在花鞋上許多 一片春愁的日子里 濕軟的泥土沾染著你的腳背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季節中 你含苞欲放的身體散發著油菜花的清香 搖曳的背影調和漫山遍野嬌滴滴的花黃 我最近總是想抒情 不知道怎么了 望著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丁星雨點 似乎還有幾片雪花胡亂飛舞 這種想法越發凝重 它動我沒動 我說的是雨點雪花和那個被心思鎖住 在三四肋骨間跳動的器官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斷云收 籬笆上斜掛的蓑衣面對木屋窗前的留影 輕輕的漏下余存的雨水 仿佛心思 一滴一滴 深院靜 小亭空 多想風雨再起 你去撐起一把油紙傘 踩著春泥 在風里 在雨里 撐得相思 飄散飄散著久遠 飄散著凄迷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那時 你是長大了的你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 我說這不是江南是粉巷 你的眼神沒有了那時的清澈 你笑 笑得好招搖 我說江南是一幅畫 花殘杏小 燕飛水繞 柳絮和風細雨一起飄飄 你說江南其實更是一種心境 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說哪個qing 你說晴朗的晴 水清則無魚 浴池中 藍瓦瓦冒著氣泡的水里 泡著的永遠不是魚 《廊橋遺夢》中的那座廊橋下沒有水 沒有水便沒有魚和欲望 什么是欲望 欲望就是看著那座廊橋下叢生的雜草 想那片亂草中可以有清澈的水然后再有魚 草雖紛亂 卻有情 你若在其中走過或者搭過帳篷什么的 草也會讓你不已溫馨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杏花村館酒旗風 舉杯換盞間。
眉宇間既有江南女子的繞指柔情 也有西北大漠的悲傖豪邁 既能醉里挑燈看劍 也能似花還似非花 看著你真的長大了 無所不能 我說我走了 人將別 心難舍 一點相思幾時絕 相處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 在不遠不近的距離微笑著 看著對方想著江南 雨中蓑衣還在 風中紙傘斜斜 人去也。
2.求一篇800字作文,要古詩改寫的
我喜歡古詩。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里。每天晚上,聽著錄音機里播放的古詩,伴隨著窗外蟬鳴聲,一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著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問爸爸“綠絲絳”是什么意思,爸爸說,“綠絲絳”是柳條垂下來像一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扎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絳”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松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宋朝詩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南宋詩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同樣是寫春風,詩人一個喜,一個憂,兩相對照,反映 出兩位詩人當時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社會環境,感受到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領悟了不同的寫作手法。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云卷云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3.唐詩宋詞相關的作文800字
在唐詩宋詞里惝徉 唐詩宋詞可稱作國粹,是國人的驕傲,說它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恐怕不足為過。
它能把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事一物,一個細節、一個過程,無不納入作品之中。其細膩、其委婉;其粗獷、其直白,如行去流水、似自然天成,它有時跌宕起伏、有時別有洞天。
說它是一幅畫,它色彩艷麗,國色天香、秀色可餐;說它是一朵奇葩,它芬芳四溢、花枝招展、姹紫嫣紅。千百年來,它的理想境界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國人世代研習,視作瑰寶。
但是,唐詩宋詞又有著明顯的區別,不說它本身的寫意與風格,單說它們的氛圍,就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我們不得不承認唐代發達的經濟沃土,讓唐詩的工整絕句達到了極至;宋代的開放盛世與歷史滄桑,使宋詞婉約與豪放走向頂峰。
我喜愛它們的華麗與樸實,即使唐詩在視覺上顯得嚴謹刻版,我仍然喜愛有加,讓我無法割舍。但是,如果硬要我在唐詩和宋詞中二選其一的話,我還是要不由自主地被異彩紛呈的宋詞所傾倒。
其理由是,宋詞里有倍受仕途折磨的蘇東坡,有命運多舛的女強人李清照,有多情才子柳永,有多情善感又不違母命的陸游,有秉承發展豪放詞派的愛國詞人辛棄疾……耳熟能享的詞人太多太多,相傳的詞人佳話源遠流長,讓我不得不愛,讓我無法不傾倒。如果說我喜歡宋詞的婉約與纖巧,不如說我更喜歡它的粗獷與豪放;如果說我羨慕宋朝的歌舞升平,不如說我更同情詞作者與南宋國的挫折和不幸。
讀宋詞,我有一種個人的渺小與國家弱敗的倉涼與悲傷,有一種性格堅強與命運無情抗爭的感動,有一種唇亡齒寒、國破家亡的壯烈與沉痛。 大唐盛世造就的雄厚基業,讓子孫后代有享不盡的富貴和榮耀。
也許從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大宋王朝崇尚的將是一派鶯歌燕舞、歌舞升平。也許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就注定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最后導致大金蠶食,命隕踏平歐亞大陸無敵手的強盛大元。
最可笑的是到南唐后主李煜那,作為一國之君,一心沉迷在詞曲歌舞上,他面對宋朝的強大壓力,無心治理國家,只圖逆來順受,以圖茍且偷安,郁悶中只能是飲鴆止渴,最后命喪他鄉。宋朝開國后寬松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文強武弱的事實摧生了宋代文化的大發展,成就了一批文化名人,造就了宋詞的異軍突起,使宋詞由僅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迷迷之音,發展到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時代強音。
這不能不說是時代創造了宋詞,宋詞又還時代一個奇跡。使宋詞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形成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歷史高峰。
其中,蘇東坡對宋詞的貢獻是令人敬仰的,他不僅拓寬了宋詞的寫作題材和寫作范圍,而且,把自己的一生與詞作緊密相聯,他的生活是一首詞、他的愛情是一首詞、他的仕途是一首詞,他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態度,甚至整個生命都融入了詞作中。遠大的抱負與事業上屢受打擊,數次貶謫,沒能把他擊倒,反倒造就了一個精神永立、以苦為樂的文學巨匠。
我們學習蘇軾的詞,不僅從中學習了他的作品,更學習了他的人品;不僅學習了他的寫人、狀物、抒懷,更學習了他的勇于面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敢于直面人生的積極態度。 如果說北宋時期的蘇軾面對的是個人的挫折與不幸的話,那么到了南宋的辛棄疾、陸游、岳飛、李清照,面對的不僅僅是個人的不幸,而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不幸和災難。
因為金人南侵,國破家亡。我們從中不難看到那一個個“夢里挑燈看劍”的惆悵、“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無奈、“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錚錚誓言! 個人的力量畢竟太渺小,歷史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時空飛轉、時代變遷,使多少仁人志士空有一腔報國夢!看古詞、學古人,讓我們珍惜擁有、把握現在、聚沙成塔! 行走在唐詩宋詞間 向往古人,向往古詩詞中清靜自在的女子。初夏季節,遠處總會傳來時高時低的鳥鳴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
三炷沉香已沓,瑤琴置于案幾。女子青絲低挽,斜臥在榻,衣袂半拖。
一手扶頭,一手隨意垂下,細看她“……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
玉釵頭上風”。書卷半掩著,似睡非睡。
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輕風起處,潮濕的香氣,微微一蕩,撲面而來。女子輕蹙眉頭“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眼前的好風貼水,好樹綴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
感傷愁怨歷來是中國古詩詞的主調,從楊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癡男怨女,無不有著美麗徹骨的感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溫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較喜愛的一首小詞,那種閨思難了,那種伊人盼歸,從一個“望”字,到“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這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腸寸斷,百轉千回? 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書卷,便會不知不覺地浸入古詩詞,似于古人同行。
你看那秋涼之夜,月圓之時,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遺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時”,心中的人來了書信,便覺“月滿西樓”月圓人團圓了。
當然,縱。
4.《我看唐詩宋詞》作文800字
行走在唐詩宋詞間向往古人,向往古詩詞中清靜自在的女子。
初夏季節,遠處總會傳來時高時低的鳥鳴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三炷沉香已沓,瑤琴置于案幾。
女子青絲低挽,斜臥在榻,衣袂半拖。一手扶頭,一手隨意垂下,細看她“……藕絲秋色淺。
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書卷半掩著,似睡非睡。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輕風起處,潮濕的香氣,微微一蕩,撲面而來。
女子輕蹙眉頭“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眼前的好風貼水,好樹綴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感傷愁怨歷來是中國古詩詞的主調,從楊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癡男怨女,無不有著美麗徹骨的感傷。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溫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較喜愛的一首小詞,那種閨思難了,那種伊人盼歸,從一個“望”字,到“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這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腸寸斷,百轉千回?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書卷,便會不知不覺地浸入古詩詞,似于古人同行。你看那秋涼之夜,月圓之時,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遺憾。
然而,一旦“雁字回時”,心中的人來了書信,便覺“月滿西樓”月圓人團圓了。當然,縱使短暫的團圓,終究“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閑愁,淡如輕煙;這情思,纏綿俳側,更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你再看她,”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隨性隨情的快樂,“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無奈輕嘆。
李清照的詞,讀罷,總能令人回味無窮,仿佛已經感受到在那樣一個紅蓮、玉簟、蘭舟的秋夜,思念之人的無可奈何,情何以堪……李清照之詞的婉約清麗,更多的表現在前期的哀傷清愁中,常令少女時期的我,無端的感傷惆悵。比如這首有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疊七字,此傷,此悲,無人能及。
更有那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每逢秋雨梧桐葉落時,便會想起。雖然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卻也總愛念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古詩詞中對我影響深刻的感傷文人,另還有秦少游和李后主兩位。秦觀將詩詞中的那種無峰無由、無端無緒的感傷具體化也情景化了。
《滿庭芳》中“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一個“抹微云”,一個“連衰草”,令人拍案叫絕。
這句“斜陽外,寒鴉點點,流水繞孤村”有名家評論:“雖不識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語”。而此詞的最后一句“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與李后主“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那種互相印證的感傷,讓人覺得感傷即是一種傾訴又是一種寄托。
李后主丟失了江山,秦少游丟失了愛人,這種人間最根本的丟失使今生今生變成了他們的傷心之地,也就有了這種徹骨絕筆的描繪。而秦觀的“兩情若是長久,又豈在朝朝暮暮”和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被后人傳唱詠頌至今。
記得那年張家界之行,置身于奇山秀石的仙境之地,人也愈發的豪情浪漫,詩情大發。金鞭溪水溫婉如玉,清冽透徹。
讓我想起張志和《漁歌子》中的一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多想重溫夜游山腳的時光“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開懷的雙溪漂流,如在眼前。
那時的心情,惟有蘇東坡詩詞的豪放才能比喻“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如今想來,詞中“一蓑煙雨任平生”淡泊從容的生活態度,依舊包含我們所追求的人生哲學。有了“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超越寵辱得失,才能坦然自若,才會感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
此時,窗外的風,吹來一絲的清涼。今夜,星稀月淡,不知覺地在唐詩宋詞中倘佯了許久,在古文人的感傷情懷中噓唏慨嘆,竟沒覺得時間的流逝。
真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5.以 “唐詩宋詞背后的故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雨霖鈴 (原創的,放心使用)鴿灰色的夜在秦淮河畔靜靜鋪開,蓬船徜徉在夜中,已是燈火闌珊,我獨倚欄桿,愁,濃化不開。
柳郎醉了,酒后的他更顯落寞,劍眉緊鎖,所有的愁,深含具中。我知道,他在念著蕓娘,這么多年來,他應科趕考,為的就是報慰愛妻的亡靈,然而屢次不第,“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是天意弄人,還是命該如此?“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一句抱怨,換得了“且去填詞,要這浮名做甚。”
的嘲諷。“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流連于花街柳巷,歌樓舞館,他卻無時無刻不再麻醉著自己的心,日子流水般劃過,他對蕓娘的思念,有增無減,“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對于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我該說什么?柳郎啊柳郎,我該拿什么安慰你滿是瘡痍的心,拿什么撫平你的傷痕? 蕓娘的離去是他毀滅性的打擊,試問普天之下,還有哪個男子肯對自己的亡妻抱以這樣的深情,轉軸撥弦,輕挑素琴,一腔愁怨,緩緩飄出。
昨日,皇帝的詔書自汴梁砸張,“宣謝玉英進宮侍駕,擇日起程,不得有誤”接過旨,心,卻再也不的安寧,我清楚抗旨不尊的下場,琴聲錚錚然,十指在弦上流連,纏綿忘返,柔風輕搖著柳郎的衣擺。“玉英,若能離開,便走吧。”
提起筆又是一首新詞,“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接過詞,換了琵琶,不作聲的彈著。柳郎啊,你怎么會不知道我舍不得你,琴弦被撥的百轉千回,嚶嚶的低唱著,渭出滿滿的無奈,琴聲突兀的斷了,看著手中的斷弦,千言萬語哽在喉間。
往事翻轉,幾度流年? 柳郎還是走了,帶著他的驕傲與才氣,飄零的離去。半城縞素,一片哀聲,功名利祿與他絕緣,然而他卻走的輝煌,千古流芳。
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把千年的詞濺的好婉約…… 伊人不再,獨不能忘記的是煙花三月,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中的相遇。 獨不能忘記的是杭州城里,西子湖畔參差十萬人家,吟賞煙霞。
獨不能忘記的是你離開江州,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 獨不能忘記的…… 淚,泛濫開來,便再也止不住,想我謝玉英,不過是一介弱質女流,何德何能,擁有你的憐愛,滿身“污泥”流連于達官顯貴之中,看那些“正人君子”們的丑陋嘴臉,拖著一副沒有魂靈的軀殼,咽淚裝歡,唯有你,輕捧起我的臉,眼中的悲憫,濃的不散。
此生,你我雖不曾為夫妻,對于我,卻已是足矣。 小山重疊,金輝明滅,這世間再不會見得你凝眉的愁顏,我笑靨婉婉,該為誰現?別后暗負,光陰多少,淚灑秦淮,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6.作文:品味唐詩宋詞800字數
品味唐詩宋詞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人燦若星漢。
白云般出世,春雨般入世。他們用自己曠達、豪邁的胸懷肆意書寫著豪情壯志,勾勒出一幅幅清幽空靈的傳世名作,語重心長地道出世間滄桑,天道無常。
以對自然風景的寫意朝覲生命的壯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文人們撐起一片底色常青的天空,滿天星斗。
我懷著無比的敬意攬下其中最眩目的兩顆星辰:唐詩,宋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是否已經從滾滾歷史長河中,聆聽到他豪放不羈的吶喊?提起唐詩,少不了的是李白,那個“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謫詩仙,那個佇立風雨中的飄逸的騷客,那個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狂傲詩人,一個傳奇,一個隕落的不世之才……長安回望繡成堆,你是否能想象盛唐時的繁華景象,無數詩人們的豪情壯志便湮沒在長生殿上的軟語呢喃中。
那“寂寂江山搖落處”的風急雨驟終究敵不過貴妃妖嬈的“回眸一笑”,可那“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傾城之貌,卻最終埋葬了一代江山,一曲《長恨歌》最終為這段為世人所稱道的愛戀劃上句號。無數的詩人在那“廄馬肥死弓弦斷”的年代,傲然挺立,棄筆投戎,挺拔為一介武將,錚錚的誓言縈繞于玉門關外。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句句豪言壯語化作斗志印入血肉之中,一顆顆赤子之心碰撞出厲聲吶喊。那些詩意磅礴如噴發巖漿的歌者們以亂世為舞臺,用戰士們的血汗譜寫出一首首邊塞詩歌,鼓舞著他們悸動的心。
無論是豪邁、繁華抑或是悲壯,一切皆是唐詩的魂,為我們述說著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悲歌。“以月為容,以柳為眉,以玉為骨,以冰為肌,以詞為心。”
只因這一段話,我迷上了宋詞。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余韻悠揚,一言一語之間無不洋溢著詞人的心意。
不僅僅是傷春悲秋的哀怨,更有“聊發少年狂”的豪邁,“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壯烈,一切都激蕩著我的心,仿佛心中的一根弦,有了驚嘆的弦音,我為之陶醉。撐一葉輕舟,轉過秦淮河畔,你是否聽到岸上的歌女低唱《后庭花》,那被稱為亡國之音的靡靡之聲。
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南唐李煜,一個生錯帝王之家的詞人,一個讓我無法去忘懷的人。傾心“落花流水”,垂淚“故國難現”,憂思“梧桐深院”的亡國之君。
在北宋兵馬的凌厲攻勢下,承受著南唐迅速滅亡的苦痛,終以膾炙人口的“一江春水”換取一杯毒酒,化作無盡的哀怨。誦讀之間,不禁潸然淚下,心緒如同瘋長的蒿草,似乎一剎那間填滿,又被抽空。
閉眼,感動著,品味著,陶醉著……黃昏時分,當天際暈染開一片曖昧的嫣紅,手捧一本唐詩抑或宋詞,輕吸一口氣,翻開泛黃的紙張,淡淡的書香,攜著情結入夢——揚鞭策馬駝鈴古道,玉驄踟躇杏花江南。遠處,一陣書香飄來,香如茉莉卻又淡如芷蘭。
那書香,從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飄來,從烽煙四起的戰場飄來,從青山綠水的大自然……在那個詩的王朝里,我們嗅著陣陣詩香,品讀著詩一般的生活,詩一般的人生……詩里,我們讀出了盛唐的精神,盛唐詩人所獨有的高昂向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說的是一種超然的自信,像陽光下的花香四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道的是不畏艱險孤愁的俠客般的豪邁,如大山里飛舞的雪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抒的是男兒救國的一腔熱血,一片赤誠……唐詩,讓我們看到了多少詩人的抱負與志向。詩里,我們讀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不同的生活取向。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孤傲的李白在朝要力士脫靴、貴妃研磨,在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面對日益腐朽奢侈的統治階級,他憤然離去,在山水中放縱自己以求解脫。
而詩佛王維,則在清幽淡雅的自然中悟出禪理,詩里一片清新寧靜與恬淡自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給世人展現的是一幅桃花源式的田園風景圖。詩里,我們讀出了中唐凄苦的百姓生活,安史之亂后國家的一片狼籍。
杜甫用沾滿血淚的筆觸為人們寫下了歷史承載不了的沉重與真實。我們仿佛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里看到了無奈而又痛苦的身影;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里讀出對殘酷現實的憤怒與不滿。
唐詩不僅記載了盛唐的激昂樂觀,燦爛輝煌,也記載了戰爭不斷的民不聊生,悲慘凄涼。詩里,我們讀出了多少游子鄉思,離婦閨愁。
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親情便如綿延不斷的山巒在心靈深處延伸著,倚窗眺望,其間有多少思念如絲如雨,永遠剪不斷。我們沉醉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愿景里,驚詫于“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在“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里遐想。
在那個詩的王朝里,有李太白、王維、杜子美、王昌齡……多少自成一家的大詩人,他們輕唇一啟,繡口一吐,便嘯成了整個盛唐。詩香輕輕地飄著,漫漫的歷史長河里,香氣滿乾坤……。
7.作文宋詞的魅力八百字
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煉的便是詩歌,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王維的詩中有畫,明明只是讀詩,眼前卻常常表現一幅幅畫面。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并沒有新奇的結構,奇特的想象,絢麗的情思,有的只是平淡如水,近乎白話的語言,可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去品。其實,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己金光閃閃,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罷了。
一個真正自信的,有才華的人并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種讓人折服的氣場。“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內而外的。
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內蘊的人吧!讀詩,讓你成為一個灑脫的人。
時光易逝,一生幾十年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人于世光,如蚍蜉于天地,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傷懷。這時去讀一讀李白,蘇軾的詩,去品味詩中的灑脫人生。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他們活得隨性,沒有為世俗所累,難道不是這樣嗎?人生短短數十載,如果不能活得充實灑脫盡興,豈不可惜?讓我們做一個灑脫的人吧!讀詩,讓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現在的人,少了一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多了一份利欲熏心的貪婪,少了一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堅持,多了一份溜須拍馬的奉承;少了一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的博愛,多了一份自私的貪心。
所以,讀詩,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古詩,就像茶一樣,初入口只覺苦澀,但卻有綿長的回味,期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仔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的魅力吧!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悠揚,在抑揚頓挫里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凄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歷經千年后,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們走向生活,面對挑戰。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于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于現在,當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
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喜歡詩詞,喜歡陶醉于詩詞的意境。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
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于蘇軾“水風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只愿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詩經》起,一直到今天,古詩詞以其廣泛的內容,深邃的內涵,真摯的情感,承載著華夏民族輝煌的歷史。古詩詞正是先人給予我們的一份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詞是經過篩選出來的精品中的精品。短短的幾行字,寥寥數語,卻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韻。
而這其中的哲理與美韻是讓學生受益終生的知識積淀。那么,如何在小學古詩教學中使學生領悟蘊涵在古詩詞中的各種美,從而陶冶學生自身的情操呢?一、吟——古詩詞聲律之美吟,即“吟詠”。
古詩詞教學,我認為“吟詠”是第一位。所謂“吟詠”,就是有節奏地誦讀詩文。
說“吟詠”是第一位,這是古詩詞這一特定文學形式所決定的。作為古詩詞,其語言本身就是有音響、節奏、旋律的,是抑揚頓挫的,是音樂性的。
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中指出“聲轉于吻,玲玲如振玉;辭靡于耳,累累如貫珠。”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感悟古詩詞,還是要從“吟詠”開始。
當然,就現階段而言,我們不可能向學生灌輸有關古詩詞聲律方面的知識。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用“吟詠”的方式來讓古詩詞呈現其特有的聲律之美韻。
就拿程顥的《春日偶成》來說吧。全詩的內容是這樣的:“云淡風輕近午天,旁花隨柳過。
8.~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那時
你淋漓著江南的小雨
穿著篾草織的蓑衣
挽著的褲腳剛好在膝蓋以下
褲子上的碎花落在花鞋上許多
一片春愁的日子里
濕軟的泥土沾染著你的腳背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季節中
你含苞欲放的身體散發著油菜花的清香
搖曳的背影調和漫山遍野嬌滴滴的花黃
我最近總是想抒情
不知道怎么了
望著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丁星雨點
似乎還有幾片雪花胡亂飛舞
這種想法越發凝重
它動我沒動
我說的是雨點雪花和那個被心思鎖住
在三四肋骨間跳動的器官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斷云收
籬笆上斜掛的蓑衣面對木屋窗前的留影
輕輕的漏下余存的雨水
仿佛心思 一滴一滴
深院靜 小亭空 多想風雨再起
你去撐起一把油紙傘
踩著春泥 在風里 在雨里
撐得相思 飄散飄散著久遠 飄散著凄迷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那時 你是長大了的你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
我說這不是江南是粉巷
你的眼神沒有了那時的清澈
你笑 笑得好招搖
我說江南是一幅畫
花殘杏小 燕飛水繞 柳絮和風細雨一起飄飄
你說江南其實更是一種心境 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說哪個qing 你說晴朗的晴
水清則無魚
浴池中 藍瓦瓦冒著氣泡的水里
泡著的永遠不是魚
《廊橋遺夢》中的那座廊橋下沒有水
沒有水便沒有魚和欲望
什么是欲望
欲望就是看著那座廊橋下叢生的雜草
想那片亂草中可以有清澈的水然后再有魚
草雖紛亂 卻有情
你若在其中走過或者搭過帳篷什么的
草也會讓你不已溫馨
我在宋詞中見過你
杏花村館酒旗風 舉杯換盞間。
眉宇間既有江南女子的繞指柔情
也有西北大漠的悲傖豪邁
既能醉里挑燈看劍
也能似花還似非花
看著你真的長大了
無所不能 我說我走了
人將別 心難舍
一點相思幾時絕
相處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
在不遠不近的距離微笑著
看著對方想著江南
雨中蓑衣還在
風中紙傘斜斜 人去也
9.唐詩如山,宋詞如水作文800字
人生如歌,美麗甜蜜,悅耳動聽;人生如詩,意味深長,表達真摯;人生如畫,絢麗多彩,美不勝收。而我說,人生如水,奮斗不息,澎湃豪邁。
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然而也只有水能夠百折不撓地滴千萬滴,最后穿破巨石。這說明日積月累的重要性,以及百折不撓,始終如一的奮斗態度。人生如這水一樣,應該艱苦奮斗,百折不撓。
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說明我們應該不斷運動,拼搏,才能進步。然而,從另一面來說,這足以說明水的不懈堅持,努力,毫不放棄。人生如這水一樣,應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才能成功。
河水順著沿岸不斷向前流淌,永不停止并且推動碎石,樹葉向前走。反映了水的可貴精神:樂于助人奮斗不息。人生應具有這種博**懷:自強不息,幫助別人。
水能沖刷污垢,不僅自己清澈透明,同時無私地洗去別人的污穢,使別人也白凈靚麗。人生如同水一樣,應懷有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水在向前流動,遇到阻礙時,會積極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