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凈沙 秋思》是宋詞還是元曲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元曲。
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原文:
天凈沙·秋思
【元曲】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老樹枯黃的枝干上站著昏昏欲睡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古老蒼涼的路上有一匹瘦馬頂著西風前進。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愁苦的人還在天涯漂泊。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在這首元曲的詞句的錘煉上,馬致遠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個字中,全是名詞和形容詞,無一動詞,各種景物的關系以及它們各自的動態與形狀,全靠讀者根據意象之間的組織排列順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把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天凈沙·秋思
2.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是詞還是曲
是曲,天凈沙為曲牌名。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話釋義: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
于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文章賞析: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并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這首被贊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征。 與意象的繁復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單一性。
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較均衡,并無刻意突出的個體,其情感指向趨于一致,即眾多的意象往往共同傳達著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調。此曲亦如此。
作者為了表達自己惆悵感傷的情懷,選用眾多的物象入詩。而這些物象能夠傳達作者的內心情感,情與景的結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現一致性、單一性。
眾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線索串聯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3.天凈沙·秋思是不是元曲
是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作品名稱
天凈沙·秋思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體裁
散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天凈沙秋思是宋詞還是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