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蝶戀花》柳永的詩的繁體字是什么
《蝶戀花》柳永的詩的繁體字是: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原文: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這首詞采用“ 曲徑通幽 ”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佇倚危樓風細細”。說登樓引起了“春愁”。
作者: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少年游》、《望海潮》、《八聲甘州》、《定風波》等。
2.優美經典的宋詞``~有繁體最好``謝謝``
李清照 孤雁兒(并序·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滿庭霜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
從來,知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柔。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玉樓春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
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
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清平樂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轉調滿庭芳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金鎖,管是客來BE37。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醿落盡,猶賴有□□。 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
□□□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
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時。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多麗(詠白菊)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
3.歐陽修蝶戀花賞析800字 左右跪求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復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樹多霧濃、簾幕嚴密,愈見其深。“章臺路”當指伊人“游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可知物質環境之華貴,終難彌補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暗淡蕭索。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同一命運。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凄婉動人,意境渾融,語言清麗,尤其是最后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贊譽。
本詞抒寫了一片難以指實的、濃重的感傷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種對于整個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脫的苦悶,詞中也同時包含著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以及他甘心為此憔悴的執著感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兩句,表現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狀,語淡而意遠。[歐陽修的詩詞:歐陽修蝶戀花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