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秦淮河的詩詞和故事,越多越好
秦淮河,古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過秣陵,以此地有“王氣”,下令在今南京市區東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帶,鑿晰連崗,導龍藏浦北入長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據這一傳說,改稱秦淮。后人指出:,實是。唐杜牧《泊秦淮》詩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對此河之來歷,《六朝事跡編類》載:“淮水……分派屈曲,不類人工,疑非始皇所開”,經地質、考古學者證實,秦淮河屬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為人工所開鑿,仍不能排斥。
1 游賞心亭 王圭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2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 游秦淮 秦大士
金粉飄零野草新,女墻日夜枕寒津。
興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4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5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6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7 登賞心亭 陸游
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游。
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
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涕已流。
8 秦淮雜詩 王士禎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艷景似殘秋。
9 秦淮泛舟 王安石
強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風溯午潮。
花與新吾如有意,山於何處不相招。
10 秦淮海圖 唐寅
淮海修真遺麗華,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紅顏別,地下相逢兩面沙。
11 高郵雨泊 王士禎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12 桃花扇
孔尚任
梨花似雪柳如煙,
春在秦淮兩岸邊;
一帶妝樓臨水蓋,
家家分影照嬋娟。
白骨青灰長艾蕭,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興亡夢,
兒女濃情何處消。
13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2.有關南京秦淮河的詩歌
1. 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2.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
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3.登 鳳 凰 臺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3.劉禹錫有一首描寫南京秦淮河的詩作名叫什么呀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注解】:1、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2、朱雀橋:今江蘇省江寧縣,橫跨淮河.【韻譯】: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晉代時王導謝安兩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卻飛入尋常老百姓之家.【評析】: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這首詩據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4.描寫“秦淮河”的句子有哪些
有雨,就有了秦淮河蕩漾的綠。
翻新的油紙傘,做舊的旗袍,那些如花美眷,到底去了晚晴樓,還是桃葉渡?過往的君子,是在文德橋下馬,還是在白鷺洲沽酒?歲月被抽空一截,雨水就來填滿一截,讓光陰的波紋,不增不減。朱雀橋邊,唐代的青苔連著野草花,對面眾多的人里,一定有那個劉禹錫,翹首等待那些早就消失的燕子,就像我在烏衣巷口,等一場詩題里的艷遇。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燈影輕薄灑、淡月映秦淮”。在我的記憶中,南京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總統府,也不是夫子廟,而是秦淮河。
秦淮八艷、烏衣巷、朱雀橋、王謝故居、秦淮酒家、畫舫,都讓我記憶猶新。朱自清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里寫道:“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
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靄和微漪里,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他用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無數次的縈繞在河月的夢里,久久回蕩…… 夢里幾度,在秦淮河畔,這個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的地方,我留戀徜徉。
淚光幾許,追尋著槳聲燈影,融合著秦淮煙雨,在我漸漸凝重的眼眸中放映出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的人間往事。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這一條流淌了幾千年的薔薇色的河流,終于再現在我的面前。
雖然不愿意回來,不愿意揭起那道傷,但我還是一步一步地走進,走進心海翻騰的世界。重回這里,已看不見我走時的那一條路,代替的是這里一座座小樓和新街商鋪。
驀然,我從水與光的諧舞中,意會到了已經作古千百年的英雄豪杰,他們建功立業的豪氣并沒有隨著歷史的流失淡去,就在不遠處,他們向后世的我們招手;意會到了美艷絕倫的歌妓佳麗,她們回眸一笑,就裊裊婷婷地依著水流飄向秦淮殘夢的那一端,從此芳蹤難覓……腦海中早早就有了一條從前人的詩詞歌賦中流來的秦淮河,只不過略顯零碎罷了。劉禹錫那首著名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句,讓我以為秦淮河是一條香艷的河,流淌著許多紅塵弱女美麗的身影和軟軟的琴聲,這也正應了成見中金陵那濃濃的脂粉氣。
泮池碼頭位于夫子廟前,籠罩在一片厚重的燈光和水霧之中。當我坐進有各色花燈裝扮的畫舫內時,南北兩岸的巨燈彩照撲面而來,霎時有一種宛如夢中的感覺。
南岸的照壁上,兩條金色的巨龍騰空飛舞,下面是由藍色光影織成的水幕,似滾滾河水奔流而下;北岸那恢宏的夫子廟、高大的江南貢院,在一排金黃色燈光的暈染下,顯得莊嚴而肅穆。金黃自古為帝王之色,我立時感到帝王的威嚴,我想到自宋明以來這里曾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的墻壁上“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八個大字仍在熠熠生輝。
我真的好希望秦淮河能如鳳凰涅盤一般,輕身振翅,扶搖于新的輝煌之中。雖然心有遺憾,但倚靠玉欄,任目光隨意漂浮在水波之上,心仍然被瑰麗的水色光影陶醉了。
這是怎樣的景象呀!近的,遠的,強的,弱的七彩光芒,紛紛墮入水中,把滿河的水印染得姹紫嫣紅,猶如水晶宮般璀璨,猶如彩虹般奪目,猶如萬花筒般奇幻。船兒從遠處緩緩駛來,蕩起水波,剎那間,水和光一齊顫抖起來,然后,光影被打碎,滿世界金光閃閃的,我就想,這是秦淮的星眼在閃爍,這是秦淮的夢境在變幻,這是秦淮的魂魄在舞蹈。
可當我真正站在秦淮河畔時,才發現“紙醉金迷”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韻。碧綠的水面沉潛著歷史的清流,靜靜地流淌著,河面畫舫凌波,燈籠高掛,不是晚上,自然就看不到燈影,聽不到槳聲了。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當年秦淮河兩畔賓朋滿座的酒家,如今依然林立,只是和熱鬧非凡的夫子廟相比,這里卻顯得有點冷清了。
那些夢里的艷麗燈花,披著輕紗的曼妙女子,纏綿悱惻的吳儂軟語,還有那錦瑟琵琶,都帶著遙遠而朦朧的顏色,只在古舊的書頁里重復吟唱。夢里依稀,媚香樓里那個一襲白衣、清骨傲神的叫李香君的女子呢?還站在那灑滿月光的樓里憑欄尋思。
秦淮河的水越發變得深綠了,早已看不見河里的小魚兒,只有那搖搖曳曳在河里的小船兒,伴著艷紅的燈籠,慢慢悠悠地穿過一座又一座的橋,向著夢想,向著夢里的情緣劃去。多年的傷感隨著這楚楚的河風消散了,我的愛戀,我的秦淮,此時正在溫柔地等待我,她依然繁華,依然千家萬戶,依然紅紅火火。
我仿佛還能看見昔日風華絕代的秦淮八艷,在燈火迷離的幻影中嫵媚風情,裊裊多姿,溫柔蜷娟,可有多少人會憐惜她們背后的癡情相守,年年腸斷呢?紅顏薄命,有情女子總遇負心之人。朱自清那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又知道了秦淮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淌著桂舫蘭棹、燈曳波漾的美景,尤其是在迷蒙的夜里。
再后來,讀了孔尚任的《桃花扇》和余懷的《板橋雜記》,方知道秦淮河還是一條厚重的河,流淌著秦淮八艷美麗動人的故事,以及自六朝而明清悠長的歷史文化。從美人到美景到美談,秦淮河的美漸漸。
5.有關秦淮河詩句
1、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
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 4、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5、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6.夜游秦淮河詩句
1、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注釋: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2、秦淮夜泊 宋 賀鑄 官柳動春條,秦淮生暮潮。樓臺見新月,燈火上雙橋。
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誰憐遠游子,心旆正搖搖。
賞析: 《秦淮夜泊》是五言律詩。賀鑄這首詩色調明麗,人們從“春條”‘新月”“燈火”“朱箔”等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溫馨的氣息,一種優美的清調。
與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那樣迷蒙清冷,因為它和杜牧詩感嘆興亡、諷喻現實的著眼點不同。 3 、七絕·秦淮河 錦瑟微瀾棹影開,花燈明滅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夢里來。 注釋:在琴聲中,小船的槳蕩起的微波慢慢散開,花燈忽明忽暗,我在夜里徘徊。
一池的水被燈光映射為紅色,慢慢的不驚會想到前朝的那些憂愁的事。 4、《石頭城》唐 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賞析:此詩選取了山水明月加以擬人化的描寫,在低徊感嘆中充滿了對興亡變化的無限沉思。
詩中淮水指秦淮河。 5、《泊秦淮》 唐 杜牧 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
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 注釋:秦淮河,是多年來夢中一道纖柔的身形。
不同于“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的風姿,秦淮河是內斂的,連岸邊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搖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嬌柔的女子的影響吧。
古時的氣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古詩中長用秦淮二字來表達對前朝的感慨懷念與借鑒。
7.描寫“秦淮河”的句子有哪些
1. 有雨,就有了秦淮河蕩漾的綠。
翻新的油紙傘,做舊的旗袍,那些如花美眷,到底去了晚晴樓,還是桃葉渡?過往的君子,是在文德橋下馬,還是在白鷺洲沽酒?2. 歲月被抽空一截,雨水就來填滿一截,讓光陰的波紋,不增不減。朱雀橋邊,唐代的青苔連著野草花,對面眾多的人里,一定有那個劉禹錫,翹首等待那些早就消失的燕子,就像我在烏衣巷口,等一場詩題里的艷遇。
3.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燈影輕薄灑、淡月映秦淮”。在我的記憶中,南京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總統府,也不是夫子廟,而是秦淮河。
秦淮八艷、烏衣巷、朱雀橋、王謝故居、秦淮酒家、畫舫,都讓我記憶猶新。4. 朱自清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里寫道:“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
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靄和微漪里,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他用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無數次的縈繞在河月的夢里,久久回蕩…… 5. 夢里幾度,在秦淮河畔,這個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的地方,我留戀徜徉。
淚光幾許,追尋著槳聲燈影,融合著秦淮煙雨,在我漸漸凝重的眼眸中放映出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的人間往事。6.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這一條流淌了幾千年的薔薇色的河流,終于再現在我的面前。
雖然不愿意回來,不愿意揭起那道傷,但我還是一步一步地走進,走進心海翻騰的世界。重回這里,已看不見我走時的那一條路,代替的是這里一座座小樓和新街商鋪。
7. 驀然,我從水與光的諧舞中,意會到了已經作古千百年的英雄豪杰,他們建功立業的豪氣并沒有隨著歷史的流失淡去,就在不遠處,他們向后世的我們招手;意會到了美艷絕倫的歌妓佳麗,她們回眸一笑,就裊裊婷婷地依著水流飄向秦淮殘夢的那一端,從此芳蹤難覓……8. 腦海中早早就有了一條從前人的詩詞歌賦中流來的秦淮河,只不過略顯零碎罷了。劉禹錫那首著名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句,讓我以為秦淮河是一條香艷的河,流淌著許多紅塵弱女美麗的身影和軟軟的琴聲,這也正應了成見中金陵那濃濃的脂粉氣。
9. 泮池碼頭位于夫子廟前,籠罩在一片厚重的燈光和水霧之中。當我坐進有各色花燈裝扮的畫舫內時,南北兩岸的巨燈彩照撲面而來,霎時有一種宛如夢中的感覺。
南岸的照壁上,兩條金色的巨龍騰空飛舞,下面是由藍色光影織成的水幕,似滾滾河水奔流而下;北岸那恢宏的夫子廟、高大的江南貢院,在一排金黃色燈光的暈染下,顯得莊嚴而肅穆。金黃自古為帝王之色,我立時感到帝王的威嚴,我想到自宋明以來這里曾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的墻壁上“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八個大字仍在熠熠生輝。
10. 我真的好希望秦淮河能如鳳凰涅盤一般,輕身振翅,扶搖于新的輝煌之中。雖然心有遺憾,但倚靠玉欄,任目光隨意漂浮在水波之上,心仍然被瑰麗的水色光影陶醉了。
這是怎樣的景象呀!近的,遠的,強的,弱的七彩光芒,紛紛墮入水中,把滿河的水印染得姹紫嫣紅,猶如水晶宮般璀璨,猶如彩虹般奪目,猶如萬花筒般奇幻。船兒從遠處緩緩駛來,蕩起水波,剎那間,水和光一齊顫抖起來,然后,光影被打碎,滿世界金光閃閃的,我就想,這是秦淮的星眼在閃爍,這是秦淮的夢境在變幻,這是秦淮的魂魄在舞蹈。
11. 可當我真正站在秦淮河畔時,才發現“紙醉金迷”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韻。碧綠的水面沉潛著歷史的清流,靜靜地流淌著,河面畫舫凌波,燈籠高掛,不是晚上,自然就看不到燈影,聽不到槳聲了。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當年秦淮河兩畔賓朋滿座的酒家,如今依然林立,只是和熱鬧非凡的夫子廟相比,這里卻顯得有點冷清了。
那些夢里的艷麗燈花,披著輕紗的曼妙女子,纏綿悱惻的吳儂軟語,還有那錦瑟琵琶,都帶著遙遠而朦朧的顏色,只在古舊的書頁里重復吟唱。夢里依稀,媚香樓里那個一襲白衣、清骨傲神的叫李香君的女子呢?還站在那灑滿月光的樓里憑欄尋思。
12. 秦淮河的水越發變得深綠了,早已看不見河里的小魚兒,只有那搖搖曳曳在河里的小船兒,伴著艷紅的燈籠,慢慢悠悠地穿過一座又一座的橋,向著夢想,向著夢里的情緣劃去。多年的傷感隨著這楚楚的河風消散了,我的愛戀,我的秦淮,此時正在溫柔地等待我,她依然繁華,依然千家萬戶,依然紅紅火火。
我仿佛還能看見昔日風華絕代的秦淮八艷,在燈火迷離的幻影中嫵媚風情,裊裊多姿,溫柔蜷娟,可有多少人會憐惜她們背后的癡情相守,年年腸斷呢?紅顏薄命,有情女子總遇負心之人。13. 朱自清那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又知道了秦淮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淌著桂舫蘭棹、燈曳波漾的美景,尤其是在迷蒙的夜里。
14. 再后來,讀了孔尚任的《桃花扇》和余懷的《板橋雜記》,方知道秦淮河還是一條厚重的河,流淌著秦淮八艷美麗動人的故事,以及自六朝而明清悠長的歷史文化。從美人到。